很多家長都會有一個相似的困擾,那就是寶寶特別愛發脾氣到底該怎麼辦?不能打,不能罵,講道理又好像不管用,而且很多時候家長們會感覺,孩子們發脾氣好像完全沒有道理,尤其是針對隔輩教育的家庭,可能爸爸媽媽剛說孩子幾句,爺爺奶奶馬上就來護著,孩子也就愈發變本加厲了。
那麼對待這些不講道理的「小魔王」到底該怎麼辦呢?家長們或許可以從這三本繪本中找找答案。
「大衛系列」是一套非常經典的繪本,雖然很多家長會覺得這個豁牙子的大衛實在太醜,可孩子們卻愛他愛得不得了。
那麼為什麼說這本繪本會專治愛發脾氣的小孩呢,其實這本書里沒有任何教你怎麼教育孩子的方法,而且大衛本身就是一個特別淘氣的孩子,他和每一個孩子一樣喜歡看電視,喜歡在牆上亂塗亂畫,竟然還在屋子裡打棒球,不僅打碎了媽媽的花瓶,還把家裡乾淨的地毯踩得全都說泥。
可不知道為什麼,很多孩子在看了《大衛,不可以》之後,都會發生神奇地改變,好像一下子長大了一樣。很多家長會說,給他們講大衛的時候,孩子就會哈哈大笑,雖然總共也沒有幾個字,也沒有什麼連貫的劇情,可孩子們就是百聽不厭。繪本大師松居直曾經說過,「孩子都是讀圖的高手」。而孩子們之所以會這麼喜歡大衛,大概就是因為他們從每一幅畫里看到了自己,找到了共鳴,就好像大人遇到知己的欣喜一樣,當一個淘氣的孩子讀到大衛,看到那些熟悉的場景,他們自然會覺得一見如故。
可究竟是為什麼會讓孩子發生改變呢?或者就是繪本的魔力了。有一位家長說,在孩子讀了大衛之後,當他再一次拿著鉛筆想在牆上亂畫的時候,突然笑著說,大衛,不可以!然後就把筆收起來了。也許正是這些簡單的句子和熟悉的場景,讓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就逐漸學會了規則意識,知道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而相信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教育孩子,一定要比家長們的大喊大叫好太多了。
說到大喊大叫,這本繪本當然不得不提,大衛是個男孩子,也許男孩子們會更有共鳴,而這本繪本講的就是一個任性愛發脾氣的小姑娘,估計也會讓很多「小公主」們找到自己的影子。
很多時候家長們會覺得家裡的」小公主「特別難伺候,有時候出個門穿衣服穿鞋子都要花上好長的時間,這個不行那個不對,而且吃飯也特別費勁,總是這也不吃那也不吃,最難搞的就是動輒就躺在地上,一有什麼不滿意就滿地打滾兒。可以說,和書里的這個小女孩簡直是一模一樣。
既然這個孩子這麼不懂事,為什麼還要看這本書呢。其實和大衛一樣,不管男孩也好,女孩也好,有時候爸爸媽媽覺得孩子發脾氣沒有理由,但是對孩子來說,其實也都是有他們自己的原因的,而她們最需要的就是理解,因為她們還不會自己控制情緒,所以大人一定要更有耐心地引導孩子,讓孩子學會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從而達到自我情緒管理的目的。
所以這本大喊大叫的一天,雖然一直都在喊叫,但孩子看完之後卻會從中感受到喊叫是不對的,打滾兒更是不對的,通過閱讀,孩子可以從繪本中看到自己,從而去反思自己的行為。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也喜歡喊叫的話,一定要給她讀這本書哦!
菲菲生氣了,非常、非常的生氣。菲菲覺得自己就像一座馬上要爆發的火山一樣。看,菲菲噴火了!
而這本繪本之所以經典,就是像這樣將孩子的情緒狀態以直觀的畫面形式呈現,作為主角的孩子是整個情緒處理的主控者。不同於常見的以文字描寫來表達情緒的作品,作者以極具表現力的圖畫,直接抓住抽象的情緒,直觀形象地把它呈現了出來。
因而,在家長給孩子們講這本書的時候,就使得孩子們自然而然地認同了菲菲,也毫不設防地進入情節與氛圍的中心,同時獲得了閱讀的樂趣以及對情緒歷程的了解。
可以說,這三本書,每一本都是幫助孩子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也只有在了解自己的情緒歷程之後,才能學會掌控情緒,不再做一個大喊大叫的孩子。相信家長們也一定會在閱讀之後收穫很多驚喜,因為你會發現,孩子好像真的一下子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