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講述了四個性格迥異的年輕人,來自四個不同的家庭,他們有的是學霸,有的是學渣,有的偏向文科,有的偏向理科
面對孩子的不同發展和性格,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父母,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四個家庭的四種教育觀念碰撞,堪稱一場視覺盛宴。
01.虎媽貓爸式教育(林妙妙父母)
王勝男的教育是棍棒下出孝子,作為一個嚴厲的母親,為了孩子好的心態可以理解,但是面對孩子的過失,就過分的指責,甚至不考慮孩子的自尊
面對林妙妙的偏科。王勝男偏偏不讓林妙妙學文科,覺得學文科沒有前途,就業率也不高,雖是為了孩子考慮,卻完全忽略孩子內心的渴望
慈父嚴母的家庭,媽媽的一頓傷自尊的話之後,還好有爸爸的「一顆糖」
在林妙妙在學校收到打擊後,林大為站在學校大門外「探監式」的看望女兒;在林妙妙考倒數第一的時候,林大為會搶著去開家長會;在家長會後王勝男對林妙妙的一頓指責後,林大為會有一頓肆無忌憚的燒烤
02.民主式教育(江天昊父母)
爸爸沒這麼管過,媽媽也沒有怎麼管過,但是江天昊卻依舊成績不錯
江天昊父母的放養式教育,又與鄧小琪母親的放養式不同,他們回到家裡,還是會坐在客廳好好研究一下兒子的試卷,但是從不會給孩子心理上的壓力,反而更多的是鼓勵式的教育,給孩子足夠的休息空間,讓孩子打遊戲,打心底為自己孩子感到驕傲
同樣偏科的江天昊,當江天昊說出自己想要學物理的想法時,江天昊表示搞體育和搞物理也不矛盾,不是又一個叫做運動物理學,這樣的父母反而更顯可愛。
更加尊重孩子的想法,釋放孩子的天性
03.過度干涉的教育(錢三一母親)
作為全班唯一一個陪讀的母親,從生活的精緻就能看出對於孩子的學習要求的完美
回到家中,給孩子各種補腦的核桃、牛奶,最誇張的是喝十全大補湯,錢三一不止一次的表達出自己想要住校的心愿,但是錢三一的媽媽都沒有當一回事,不能讓自己兒子離開自己的視線
在預告片中錢三一的母親哭著吼錢三一:你到底要什麼樣的生活?錢三一回到:一個你不干涉的生活,隨後摔下試卷,獨留母親一個人落魄的身影
錢三一「母愛過剩」的教育是否值得提倡?
04.過度自由式教育(鄧小琪母親)
所有的父母家長會剛進門都是在關注孩子的成績,只有鄧小琪的母親,絲毫不關心鄧小琪的成績,只將關注點放在江天昊的土豪父親身上
連假期的一頓飯都沒有時間陪著自己的女兒吃,就連女兒的盒飯都是點的外賣,面對女兒的抱怨,鄧小琪的母親:我給你最好的生活、最好的學校,我錯在哪了
父母的教育不一樣培養出的孩子性格也不一樣,這部劇反應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家庭,一種是像錢三一、林妙妙的將孩子當作自己生活的全部的母親,只是程度不同;還有一種就是像江天昊、鄧小琪放任自流的教育,只是方式不同。
這兩種教育在現在的家庭都是普遍存在的,這部劇也反映了不少社會的現實,至於這四個家庭,孩子最後的發展如何,還要拭目以待,對於這四種家庭教育,你更喜歡哪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