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有聽到家長這麼說:「這次數學考試的題,孩子其實懂得做啦,都是粗心才做錯的。」又或者:「我家孩子很聰明的,可是上課時候老是坐不住,所以學業才會差一些!」當你聽到這些情況,你可能會想是因為孩子沒辦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吧。這麼想也沒錯,但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孩子 「執行功能」比較低!
執行功能是指處理認知信息、記憶、控制心理模式,以達到一個目標的能力。他的核心功能有三種:工作記憶、抑制控制、思維靈活性!
工作記憶,短時間內記憶信息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工作記憶允許我們存儲重要的信息,這樣我們就可以在需要的時候訪問它,像開始的例子,數學題目孩子明明會做,但就是在考試時候不小心做錯,實際上就是工作記憶較差。(使用信息部分)抑制控制,抵制衝動的能力,它可以讓我們行動之前停下來好好思考,比如:孩子面前有糖果和蘋果,抑制控制能力弱的孩子,馬上就會選擇拿起糖果,相反抑制控制能力強的孩子在選擇前就會更認真的想一想「哦,媽媽說過小孩子吃糖會蛀牙。」然後去選擇蘋果!通俗一點理解抑制控制就是我們常說的自控力和自律,思維靈活性,能夠根據不斷變化的需求調整計劃,迅速地將注意力從一件事轉移到另一件事上,比如你正在煮飯,電話進來,你可以馬上把注意力從煮飯切換到接電話上!孩子思維靈活性差,就沒有辦法靈活地根據外部條件切換任務,比如坐到飯桌上了,還在看電視的狀態,然後導致吃不下飯!
總得來說「執行功能」就像是一個指揮交通的交警,它掌握交通規則幫助司機和行人保持安全(工作記憶),它會在紅燈的時候讓車輛停止路人先行(抑制控制),如果出現交通意外,它也能根據現場情況靈活的處理(思維靈活性),最終保證馬路暢通(實現目標)。
「執行功能」就像個交警
「執行功能」是孩子非常重要的一個能力,有大量的研究證明,小朋友的「執行功能」對學業的影響比孩子的IQ智商要高得多。
美國學前教育有推出一種非常新穎的幼兒園課程tools of the mind簡稱tools,這課程是由兩個心理學家創辦的,課程的設計是基於上世紀俄羅斯心理學家Lev Vygotsky的教育理念,他認為對於6歲前的小朋友,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是玩遊戲,所以tools的學生每天上學就是玩一些特別設計的遊戲,雖然只是玩遊戲,但tools學生評估測驗的成績和紀律都明顯比其他學校的學生更好。
在辦學初期tools有一半的學生都是來自低收入的家庭,他們的英語水平比一般的小朋友要差,但一年之後tools學生的語言評估測驗表現反而比其他學校的學生高出50%!因為tools效果確實很好,所以就有專家專門針對它進行研究,最終發現tools學生的閱讀、認字、智商、自制力等方面確實都明顯比其他小朋友好很多!而 tools的效果之所以這麼好的原因,不是因為他們針對發展孩子讀書寫字能力,更加不是孩子的IQ智商,它針對的正是我們上面說到的「執行功能」。當然執行功能對孩子的影響並不只有學業一個方面,對孩子生活、社交未來的步入社會都有很重要的影響,所以家長要知道怎麼培養孩子的「執行功能」。
執行功能在孩子1歲就開始發展,2-5歲的孩子可以在這些技能上獲得巨大的發展,所以家長從小就可以根據孩子的能力選擇不同的方式開始培養孩子的「執行功能」,今天介紹兩種類型的培養方式:遊戲、體育
執行功能的定義,網絡百科(截圖)
第一類:玩遊戲
俄羅斯學者做過一個實驗,讓一個4歲的孩子站著不動,一般的小孩,都沒有辦法站過1分鐘。但當學者叫小朋友去扮士兵,守住一個城堡時,孩子們盡然可以站超過4分鐘。還有一個類似的實驗,研究人員和一班幼稚園學生說:「接下來我們要記住一組生字」,再同另一班能力一樣的學生說:「我們來玩買送遊戲,你們要記住要買的物品。」然後研究人員用同一組生字讓他們去記,結果玩遊戲一班孩子記得生字要比另一班要多一倍
從案例中可以看到,兩個遊戲分別提高了「執行功能」中抑制控制、工作記憶的能力,而前文提到的tools也是利用這種原理圍繞「執行功能」三大功能:工作記憶、抑制控制、思維靈活性,精心設計遊戲,從中訓練小朋友的「執行功能」,讓小朋友學習變成一個由內而外的自發過程!比如tools的老師會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玩一場消防員救火的遊戲,學生會先選擇自己的角色,然後不論是消防員、消防車司機、遇難者、報案中心接線員,他們都要自己做一個遊戲計劃,用他們有限的能力加上老師的輔助,寫出自己所有的對白、決定各種劇情場景等等,對他們來說這些準備非常細緻複雜,當然老師會給他們充足的時間和輔助,而為了這個遊戲可以好玩,孩子就會很自覺的學習對白、遵守遊戲規則、克制自己的行為,從而讓「執行功能」得到很好的發展。
總得來說玩遊戲是一個很好培養孩子「執行功能」的方法,而遊戲的形式多種多樣,很多遊戲也不需要到課堂上才能玩,像傳統的「木頭人」遊戲,動靜之間也可以很好的訓練孩子的思維靈感性、抑制控制。
父親陪孩子玩遊戲
第二類:體育
大家常說「頭腦簡單、四肢發達。」所以很多人沒有辦法把體育和提高孩子成績聯繫在一起,有些家長還會幹預,不讓孩子經常跑出去玩一些體育項目。但實際上經常參加體育鍛鍊對孩子的「執行功能」有著很積極的影響。
北京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副院長殷恆嬋等人以326名小學生為研究對象,在課外體育活動實施兩種運動干預方案,分別是「武術 跳繩 8字跑」和「花樣跑步」,干預持續20周!研究人員在實驗前、實施10周後和實施20周後都對學生進行了多種任務測試全面評估孩子的能力,結果發現兩種運動干預方案都對孩子的執行功能有著促進作用,而且隨干預時間增加,效果越明顯!
所以家長要鼓勵孩子多參與體育鍛鍊,比如帶孩子去踢足球。孩子在踢足球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監測環境變化,並做出快速反應,對於選擇性注意、觀察、抑制控制、行動來說,都有不小的挑戰,長此以往孩子的 「執行功能」就可以得到有效的發展了!
孩子們一起踢足球
執行功能是當前認知神經科學研究的前沿問題,它不僅對孩子能力發展的意義重大,也讓家長在教育方法上有了更多的選擇。
頭條的@李永樂老師,在一篇視頻中說到兒童的超前教育是一場旅行者困境,想的越多,就越容易選擇更早更多的對孩子進行學前教育。父母為了孩子未來不比別人差,可能幾個月就讓他開始玩閃卡認字,兩歲就送進早教班讀書寫字,希望孩子最好小學入學前就已經學會1年到3年級的所有課程,這樣才能贏在起跑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