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來說,懂得放手的愛,才是真正的愛

作者:CUP       2019-06-22 06:31:44


關注「家學寶」 每天收穫專業家庭教育知識

對孩子來說,懂得放手的愛,才是真正的愛

(圖片來自網絡)

家學寶主筆團 | 公子時年

周末,帶甜甜去小區里的遊樂場玩,看到這樣一個小男孩:

他想爬滑滑梯,剛伸出小腿,媽媽立馬抱住他,並且告訴他:不可以,太危險了。

他悶悶不樂的走開了,看到一群小朋友在玩泥巴,也想去玩,但還沒加入進去,媽媽立馬將他抱開了,一臉嚴厲的對他說:

不可以,太髒了。

他撅著小嘴跑開,找了一圈,沒有人和他玩,媽媽看他一個人,拿出了一個小汽車給他。有個小妹妹看見了,也想要玩,但他卻不願意分享,於是兩人發生了爭執,小妹妹被他推倒在地,開始哇哇大哭起來。

小男孩的媽媽看見後,立馬責罵他:

「你不能太小氣,要大方一點,你是哥哥,要借給小妹妹玩。」

媽媽剛說完,小男孩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甜甜看到這一幕問我:

媽媽,那個阿姨感覺好討厭,怎麼小男孩做什麼事情都要管著呀!

我望著那個大哭的小男孩,深深的同情他。雖然媽媽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她卻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是過度的干預孩子的成長,讓孩子失去了自由。

對孩子來說,懂得放手的愛,才是真正的愛

(圖片來自網絡)

在心理學上有個詞語可以解釋這種行為,叫魚缸法則。

孩子的成長需要自由的空間,要想使孩子茁壯成長,就一定要給他們活動的自由,而不讓他們拘泥於一個小小的「魚缸」,這種由於給孩子更大的空間而帶來孩子更快發展的現象,即稱為"魚缸法則"。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傾其所有,給與孩子最多的愛,但父母過度的干預孩子的成長,並不能讓孩子真正的快樂起來,反而給孩子帶上了一套枷鎖。

比起過度干預孩子的成長,不如引導他們,給予孩子體驗和創造的機會,這樣才更有利於孩子的發展。

1

父母過度干預,是孩子一生的災難

在綜藝節目《我家那小子》中,有一位奇葩媽媽讓人印象深刻,那就是朱雨辰的媽媽。

朱媽媽對朱雨辰的過度干涉,不僅是在兒子的感情方面,甚至還滲透進了生活里。

已經70多歲的她,卻對39歲的兒子還是像孩子一樣事事操心:

每天凌晨四點給兒子熬梨汁,如果不喝就是不愛她。

除非是自己在洗澡出不來,否則兒子需要任何東西,她都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兒子面前;

給兒子做了菜,硬逼著他吃下去,還上演「苦肉計」,不吃就是不孝;

兒子去拍戲,她就跟劇組,不管在五星級酒店還是民宿,只要有一個電飯鍋,她就有個能給你做出全世界的架勢。

她不無自豪地坦言:

「我一個人頂兩個菲傭!」

「我是用我整個生命來愛兒子的!」

看到這裡,深深同情朱雨辰,媽媽的愛就像是一座牢籠,將他囚禁在裡面,以至於,已經39歲的朱雨辰活的像個沒長大的孩子,離不開媽媽的照顧。

宮崎駿曾說:

成長,是每個孩子的權利,也是他們必經的征程。或平坦、或崎嶇、有悲歡,有離合。

當父母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權利,對於孩子來說將是一場災難。

2

比起干預孩子的成長,不如引導

想起前幾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個小視頻,瞬間被視頻中的爸爸圈粉。

一個小男孩過生日,面前擺放著生日蛋糕,蛋糕上插了一根蠟燭。

對孩子來說,懂得放手的愛,才是真正的愛

(圖片來自網絡)

在爸爸媽媽唱完生日歌后,小男孩開始吹蠟燭。然而,小男孩吹了幾次都沒能吹滅蠟燭,對此,他的爸爸媽媽並沒有馬上幫他吹滅。而是告訴他吹蠟燭的技巧,不管爸爸怎麼教他,小男孩就是無法領會要領,一直無法吹滅。

看到這一幕的我,急得滿頭大汗,恨不得替他吹滅。

但小男孩的爸爸卻不是這樣想的,而是找來一根吸管,讓吸管對著蠟燭的火焰,小男孩一吹就熄滅了。

一個好的父母,能夠去激發孩子內心的渴望,引導孩子向前,並且幫助他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而不是一味地讓孩子去依靠父母。

3

如何在不過度管教的情況下,

培養出成功的小孩?

風箏之所以飛得高,是因為捨得放線,孩子要想走得遠,父母得學會放手。

那麼,如何在不過度管教的情況下,培養出成功的小孩?

1.學會放手,給予孩子自由

鄭淵潔曾說:

「對於未知的事物,孩子願意去嘗試才是值得鼓勵的事情,哪怕是嘗試的結果是錯誤的。如果不讓孩子們做錯誤的嘗試,等他們長大了,他們中的大多數就會喪失創新能力,並懼怕錯誤的嘗試。」

在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中,有一期小魚兒要和小朋友們獨自完成任務,必須要穿過水上的漂浮城堡,小魚兒很害怕,哇哇大哭起來,站在岸上的胡可急的立馬跑過去,卻在靠近時又停住了腳步,她很想立刻上前擁抱他,但她卻選擇了放手,站在岸邊鼓勵小魚兒,告訴小魚兒你是最棒的。

在媽媽的鼓勵下,小魚兒哭著做完了整個比賽,站在岸邊的胡可既心疼又高興。

在接受採訪時,她說:

「曾經在當媽媽的過程中,我想過自己要做一個很能夠讓他們躲在我羽翼下的媽媽,但是後來我覺得這個事情,不是這樣的,你要變成一個可以站在他們身後的媽媽,你站在遠處,用你所有的關懷和愛去支持他們的媽媽。」

父母應該學會放手,給予孩子足夠的自由,讓孩子在失敗和跌倒中學會成長,但這種自由要有一定的限度,過分的自由不是放手,而是放縱。

2.尊重孩子的選擇

最近,黃磊的女兒多多因為染髮登上了微博熱搜。

對孩子來說,懂得放手的愛,才是真正的愛

(圖片來自網絡)

照片中,13歲的多多染了紫色頭髮,搭配淡紫色的卡通T恤,牽著妹妹走在路上,那青春洋溢的樣子讓人驚艷。

其實,這不是黃多多第一次因為「裝扮」而登上微博熱搜了,在她9歲的時候因為打耳洞、塗口紅也曾登上微博熱搜,還因此引來不少爭議。

對於黃多多染髮,不少網友表示:多多才13歲,還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做什麼,父母就這麼由著她「胡來」,太不像樣。

但更多的網友表示支持羨慕黃磊一家的教育方式。

對孩子來說,懂得放手的愛,才是真正的愛

(圖片來自網絡)

我想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相信有不少家長會責備孩子,甚至有的父母會責罰孩子,然而黃磊並沒有因此而阻止多多,而是繼續尊重孩子的決定。

愛美是每一個女孩子都會經歷的事情,與其責備孩子,不如尊重孩子的天性,相信孩子會更快樂。

美國心理醫生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一書中寫道: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都明白,愛孩子,就要尊重孩子,尊重他們的意願和感受,尊重他們有做決定的權利;愛的最終目標不是要成為孩子生活的中心,而是要從孩子生命的重心中逐漸抽離出來,讓孩子去走自己的路。」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兒童繪本故事推薦《國粹戲劇圖畫書:西廂記》


為什麼家長越喜歡講道理,孩子往往越不聽話?


夏季再熱,家長也要做好「兩捂一飲」,不然小病總纏娃


懷孕後,幾種食物孕婦要捨得吃,對自身和胎兒發育有幫助


孩子犯錯作為家長該如何教育?6個步驟讓孩子乖乖聽話!


人生的「苦難守恆定律」,你知道的越早越好


寶寶幾個月會說話呢?這麼跟寶寶說話,寶寶大腦發育更快


有這5個壞習慣的寶寶,說明正在變「聰明」,家長別嫌煩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