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肉,又名滾肉、東坡燜肉,是眉山和江南地區特色傳統名菜。東坡肉在浙菜、川菜、鄂菜等菜系中都有,且各地做法也有不同,有先煮後燒的,有先煮後蒸的,有直接燜煮收汁的。東坡肉的主料和造型大同小異,主料都是半肥半瘦的豬肉,成品菜都是碼得整整齊齊的麻將塊兒,紅得透亮,色如瑪瑙,夾起一塊嘗嘗,軟而不爛,肥而不膩。
五花肉方一塊 500克薑片 30克
小蔥 60克醬油 60克
冰糖 30克紹酒 200ml
1.湯鍋水燒開,下入肉塊煮5-8分鐘,煮好後撈出。
2.把煮好的肉塊放入涼水盆中清洗乾淨過涼。
3.先把把肉塊順切兩半。然後再切成小肉塊,每塊肉在80-100克左右。
4.在砂鍋的底部鋪上薑片,在薑片上鋪滿香蔥,然後把肉塊的皮朝下整齊的碼放在香蔥上
5.倒入適量醬油,每500克豬肉放大約50克左右的醬油即可。
6.撒入冰糖,冰糖的數量一般是醬油的一半就可以,用白糖也可以
7.往砂鍋中注入紹酒,紹酒以加飯酒為最好,用花雕酒也可以,一般肉塊碼放的越緊湊,空隙越小用的酒量就越少,通常1000克肉塊用紹酒250克就可以,
8.注入酒蓋好蓋子,用中火燒開,然後改為炆火,燜燒兩個小時,火苗不需要過大的火力,砂鍋的蓋子一定要嚴密,只要保持密閉不透氣就可以。
9.燜制兩小時後把肉塊取出,這次是皮朝上碼入準備好的燉盅或小砂鍋里都可以。
10.從砂鍋里舀出原湯,澆在揀出的肉塊上。
11.把小砂鍋和燉盅放入籠中,蓋好蒸籠的蓋子,用中火再蒸一小時
12.蒸一小時後取出,可以原盅上桌。也可以把肉塊揀出碼入盤中上桌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