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上說"羹者,五味調和",所謂羹湯,指的就是五味調和的濃湯。它們流行於全國大部分地區。今天,就要給大家帶來一道來自中國長壽之鄉的古法美食——敲肉羹。
敲肉羹是浙江省縉雲縣傳統的地方名點,是當地一大特色美食。縉雲無論城鄉婚慶喜宴,還是逢年過節、親朋待客都離不開這一道菜。
它狀似瓊脂,色如琥珀,肉質脆嫩,鮮香滑爽,色香味俱全,既可當一道"正餐"飽食,也可作為"小吃"點綴。
這道菜做法簡單,即使是廚房新手,也是看一遍我們的教程就能學會。這次我們找到了當地一位外婆教我們做最原汁原味,縉雲人的敲肉羹。
這位外婆年輕時曾經擔任一個大集團的董事長長達15年之久,年輕時也是個雷厲風行的"霸道總裁",在退休之後則是回歸家庭,閒來無事時也會與姐妹們一起做美食來犒勞自己。
做的最多的,就是縉雲敲肉羹。
外婆對我們說,這道菜是她對故鄉、對童年的記憶。
雖然走南闖北這麼多年,公司也越做越大,自己嘗過的珍饈百味數不勝數,但到了自己這個年紀才會發現,這一口年幼時初嘗的美味,才是這一生最放不下的風味。
年幼時最高興的事就是過年過節時,母親在廚房一下一下敲著肉片,記憶中那種節奏感,往往伴隨著咽口水的聲音。
比敲肉羹好吃的羹湯確實也有,但這麼多年會想到"美食"二字,記憶總是會滑像那間並不明亮的廚房裡,土灶里煙燻火燎出來的獨家美味。
對於樓外婆來說,這一碗簡單的敲肉羹大概就是內心深處那柔軟的那一塊,這裡藏著的不僅有美味,也有家庭的溫情。
想學美味敲肉羹的做法嗎,往下拉就能學會哦!
【食材】
瘦肉、鴨血、滷水豆腐、肥腸、鮮筍、土爽面、青豆、香菇。
【做法】
1.將準備好的食材,瘦肉、鴨血、滷水豆腐、大腸、鮮筍、香菇分別切成小丁備用。
肥腸,是敲肉羹中常用的一種食材。同時,它也是一種讓無數人又愛又恨的美味!愛它的人說肥腸炒上青椒,不需要太多花頭,就是世間絕味;恨它的人說這個食材不乾不淨,看了就難以下咽。
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它太難處理了,洗不幹凈,大家當然不敢愛它!今天就給大家透露3個清洗肥腸的秘訣,包你看完之後能將它處理的乾乾淨淨,再也不用擔心只能看著美味流口水啦!
用剪刀剪去肥腸外面的肥油。如果沒有剪刀,也可以用剔骨刀颳去,或是用手撕,這就辛苦點。
取一小碟澱粉,放入裝大腸的盆中,千萬不要放水,帶上手套,用手揉搓,麵粉或者澱粉能有效的吸附在豬大腸的表面,麵粉可以大量吸收豬大腸表層的粘液,這也是豬大腸最髒的東西。
最後再放入適量的鹽和菜籽油,反覆揉搓幾次,再用清水把它洗凈。
對於豬血,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這種美食很多人都很喜歡,其實這樣不起眼的美食,還富含營養。
它含有維生素B2、維生素C、蛋白質、鐵、磷、鈣、尼克酸等營養成分。據本草綱目記載,豬血味咸,性平,利生血、瘴氣、中風、跌打損傷、骨折及頭痛眩暈。
滷水豆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老豆腐,它是縉雲人民的心頭好,除了美味之外,它對人體也大有好處,一般人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