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不要插隊哦」!孩子的社會敏感期家長怎樣引導教育?

作者:CUP       2019-05-29 22:31:53


如何媽媽帶著三歲半的小湯圓去超市買冰淇淋,等拿好商品準備付款的時候,才發現前面有很多人排隊付款,眼看著冰淇淋就要化了,於是家長走到前面跟顧客協商,看能不能先付款。

這個時候,小湯圓撅起嘴不高興的跟媽媽說:「媽媽,要排隊,不能插隊!」

家長心裡暗自竊喜,是不是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社會秩序行顯著提高了,都明白出門在外需要講規矩講文明了。

在我們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經常會發現孩子突然變得非常的講秩序,甚至有點刻板,其實,這都是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到來的表現。

「媽媽,不要插隊哦」!孩子的社會敏感期家長怎樣引導教育?

秩序敏感期的理解

孩子的社會敏感期是指孩子對於社會秩序行極端敏感的年齡,一般在3-6歲之間,每一個孩子都對事物有強烈的需求並且逐步獲得和發展對於事物擺放和規律性的遵守。

按照蒙台梭利的兩個觀點,每一個孩子都具有兩重社會秩序感,即內部秩序和外部秩序。

內部秩序指的是孩子意識到自己身上每一個部位和它們所對應的位置;外部秩序感指的是孩子對於外部世界存在發展的規律的遵守和感知;

當孩子在環境中逐步建立社會環境的時候,他們的智能也會得到一定的建構和發展。

在孩子3-6歲的時候,他們需要一個有秩序的環境來幫助他們認識世界和熟悉社會,一旦孩子們所熟悉的環境消失,就會令他們無所適從。比如在生活中很多的孩子因為無法熟悉環境而大發脾氣,因而,家長需要幫助和支持孩子建立起來一個有秩序和有規律性的環境。

「媽媽,不要插隊哦」!孩子的社會敏感期家長怎樣引導教育?

秩序敏感期的表現

不同的孩子在社會秩序敏感期表現出來的差異也是大有不同的。

1,孩子在這個時期身上不能沾一點灰塵或者污漬,一旦發現就必須要清理乾淨;

2,孩子吃飯和洗澡的時候,都需要有一定的順序,步驟不能有輕易的改變;

3,上樓梯的時候,必須孩子先上,大人隨後,如果突然有一天大人先上了,那你必須退回去重新來一次;

4,睡覺的時候,媽媽睡在左邊,爸爸睡在右邊,如果有一天,家長互換位置,孩子就不高興

…...

孩子的這些表現可能看起來有點刻板,但是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

蒙台梭利通過對幼兒的大量研究發現,6歲以下的孩子一般都有九大敏感期,而秩序是生命的第一需要,也會影響一個人終身的習慣和品質,孩子的社會敏感期對其一生都有重要的意義。

秩序感可以幫助孩子進行初步的思考和邏輯因果的推理,如果在孩子六歲以下,能夠獲得良好的秩序感,那麼孩子在以後的運算階段才能夠順利形成對比,分類、合併等方面的認知和思維。

「媽媽,不要插隊哦」!孩子的社會敏感期家長怎樣引導教育?

如何合理利用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培養他們良好的習慣

1,端正對孩子秩序敏感期的認識和支持

作為家長,應該知道秩序敏感期對於孩子的重要意義,明白這是孩子成長中必經階段,不以他們意志為轉移的階段。面對孩子這一階段出現的看似「刻板又不可理喻」的行為,家長需要弄清楚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用心去接納孩子的意見並且儘量滿足孩子在秩序敏感期的感覺需要;

而對於原則性的要求,如果孩子執意堅持,那麼我們就需要靈活變通來處理,或者轉移注意力,給孩子講道理,尋求替代目標等各種方式來對待孩子的不良行為,切忌蠻橫的去鎮壓孩子的要求。

「媽媽,不要插隊哦」!孩子的社會敏感期家長怎樣引導教育?

2,為孩子創造有秩序的生活學習環境

空間環境

在家庭教育中,保持整潔乾淨的室內環境和室外環境,孩子生活和學習的各個區域都要得到有序合理的規劃,學習工具,玩具,食品等各方面的選擇都要適應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個性發展。

對於孩子使用的物品需要保持秩序性和順序性,不要隨意去改變孩子物品的擺放地點,以免干擾孩子還未形成的物品使用之後安放的記憶模式,引起孩子的不安情緒。

在家庭中,儘量做到各個功能區都能夠有有序的分割,乾淨整潔的家庭布置,行對固定的物品擺放,都可以讓孩子形成較好的秩序感。

「媽媽,不要插隊哦」!孩子的社會敏感期家長怎樣引導教育?

時間環境

對於孩子日常生活和起居的時間,儘可能的固定下來,保持規律的生活。這樣有助於孩子認識到自己在一天的時間內到底該做什麼,形成良好的秩序感和安全感。

比如早晨起床,洗漱完畢去吃早餐,放學之後回到家需要吃完飯,練鋼琴,休息睡覺。這樣良好的生活規律,可以讓孩子獲得良好的學習經驗和生活體驗,還可以幫助孩子樹立積極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態度。

「媽媽,不要插隊哦」!孩子的社會敏感期家長怎樣引導教育?

心理環境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良好的心理環境,這是孩子內在秩序感的體現。和諧充滿愛心的家庭環境,良好的同伴關係,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都會給孩子秩序感的培養提供相應的幫助。

如果孩子生活的家庭充滿了懷疑,衝突,吵架和不信任,那麼會讓孩子心理受到嚴重傷害,讓他們恐懼和不安,從而沒有安全感和歸屬感,對於孩子的內在秩序感建立存在著一定的阻礙。

「媽媽,不要插隊哦」!孩子的社會敏感期家長怎樣引導教育?

3,重視對於孩子規則性意識的培養

培養孩子合理歸置物品的習慣可以讓孩子保持良好的秩序感,不管是在家還是外出,都應該培養孩子使用完物品後及時歸置和整理的習慣,讓每一樣物品都能夠擺放整齊並且保持固定的位置。如果孩子沒有這一方面的意識,那麼家長可以利用貼紙或者是貼數字的方式,引導孩子歸置物品。

最好能夠讓他們親自收拾東西,不能因為他們腿腳慢,不配合就幫助他們做。

4,注重強化和及時表揚

處於社會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年齡尚小,行為也具有一定的不穩定性和隨機性,在生活中要是出現行為反覆的現象,家長就要及時督導。

如果孩子表現較好,就要及時給予孩子強化和表揚,幫助孩子樹立良好的秩序感。

「媽媽,不要插隊哦」!孩子的社會敏感期家長怎樣引導教育?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美國留學:優弗教育帶你看美國人如何培養孩子逆商


家長如果要陪同寶寶睡覺,一定要注意以下十個方面


正視你的脾氣,做孩子一生的貴人


美國《父母》雜誌載文:如何教孩子學會分享,這篇文章給你答案


日本9.4分兒童短片:每天10分鐘,培養終身受益的思維方式!


說起小米,你只知道它養胃嗎?


親子溝通中7種最傷孩子的方式


如果不想讓孩子太自私,最好不要強迫他分享東西給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