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國家文化的不同,導致對孩子教育方式也會存在很大的差別。
對於中國父母和老師來說孩子在進入學校學習之後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把學習放在第一位,可以不用管生活中任何的事情,只要成績上去了就可以當呼風喚雨小王子或是小公主,甚至有的中國父母為了幫助孩子學習不惜花費自己的休息時間去教導孩子。現在總有人會說中國的這種高強度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會造成諸多影響,但不得不承讓的是,就是因為這樣高強度的學習,才使得中國孩子比起其他國家的孩子來說知識儲備更為充沛,善於學習也已是現在其他國家對中國孩子的普遍看法。
其次,對於中國的家長來說,任何事都比不上自己的孩子重要,有好吃的先給自己的孩子吃,一到冬天就時不時的問孩子有沒有穿秋褲之類的問題。等孩子長大了也絕對會幫孩子準備買房的錢,來幫助孩子付首付,更有的還會幫忙碌的子女帶孩子。中國的子女們無時無刻不能感受到父母對其自身的關懷。
日本是全球國家中和中國各方面相似度都很高的一個國家,但是日本教育和中國的教育就有著天壤之別。
一、比起學習,日本教育孩子更注重孩子的自理能力
有一位日本華裔說:「來到日本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的孩子放學回來之後從來沒有家庭作業,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學著把自己當天的髒衣服和襪子都洗乾淨,而且有時間的時候還會幫助打掃家裡的衛生。」這位華裔還說:「我們最後才知道打掃家裡的衛生其實就是他們的家庭作業。
因為在日本有一門課叫」家庭實踐課「,就是教會學生生活的技能,裡面的內容包含:洗衣、打掃衛生 、做飯、如何使用道具等詳細的生活問題。學生白天在學校學完這些生活方面的技能需要回家實踐運用起來,所有這就是為什麼日本上學的小孩晚上回家就開始幫助家裡人幹活的原因。
二、日本人不會把給孩子買車買房當做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
在日本家庭中,成年以後的孩子和自己的父母在經濟上是相互獨立的。對大多數的日本青年來講,結婚以後租房生活是很正常的事情,掙得多的就住的好一點,掙得少的就住的差一點,父母一般是不會幹預的,當然這也可能是日本房價沒有中國這麼高的一個小原因。
三、日本的父母一般不會幫忙找工作
即將大學畢業的日本青年都會自己去心儀的公司參加面試,很少有因為父母的關係而忽略掉面試這樣的考核環節。
就拿豐田公司的第三代領導人豐田章男舉例,在豐田章男大學畢業以後,並沒有靠父輩的關係直接進入公司,而是隱姓埋名參加公司的面試,經過一層層的考驗,順利通過後又在小城市裡賣了5年的車。可能就是因為豐田家族這种放手讓孩子去闖蕩吃苦的教育方式,才讓豐田集團能一直領軍日本的汽車領域吧。
四、在公眾場合,如果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父母會教育孩子注重禮儀,不能給別人帶來不便。
日本父母會把他人或者說禮節放第一位的,孩子放第二位的。這可能跟中國家長的心理又有些不一樣,在中國的公共場所特別是公交地鐵上,時常能看見放任孩子大哭的家長,或者放任孩子穿著鞋子就站在公共座椅上。
總而言之,與中國父母相比,日本父母不會把孩子當做自己的「私有物品」(總體來說,不排除個別),更鼓勵孩子自立自強,不會過分溺愛,尤其是孩子成年以後,也會在經濟和時間上分的比較開,這使得日本孩子的自立能力要遠遠超過中國孩子。
但這也使得日本孩子與父母的關係普遍都比較冷淡,當孩子組建了自己的家庭之後,回去看望父母的情況就會變得很少,日本孤老的情況也逐漸增多。你認為究竟是中國的教育方式好?還是日本的教育方式好呢?歡迎在下方留下您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