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說起雞這種動物,估計沒有人會不知道。因為就算是躲在原始森林裡面的部落,還能看到野雞呢。而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說一下「吃雞」!
咳,這裡說的吃雞可不是現在的熱門遊戲「吃雞」戰場的吃雞哦。
還記得在以前家境不是很富裕的時候,在農村裡每一家每一戶都會或多或少的養上幾隻雞,那個時候還沒有現在的各種飼料,所以雞都是放養,吃的也只是在草叢裡找到的蟲子之類的東西。
偶爾主人才會給它們加加餐,喂點剩飯什麼的。
然後到了過年或者過節的時候,家裡才會捨得殺一隻改善一下生活。
而這個時候也是小時候的我最高興的時候,不管是雞頭雞爪,還是雞翅,都可謂是小編的最愛。
現在生活好了,小時候不能經常吃到的雞肉也可以隨時吃到,但不知道為什麼,卻總是吃不到小時候的那種感覺了。
額,好像扯遠了,
好吧,我們回歸正題!
今天小編開給大家介紹一下關於雞的其中幾種吃法。
吃貨們可是注意了!
像在平常我們在逛街時經常可見的:燒雞、扒雞、燉雞等等。
大街小巷也可以經常看到許多有關雞的小吃,比如:炸雞柳、烤雞脖等等。
說到這裡小編都不由得咽了咽口水。
民間還有句俗語叫做:「無雞不成席」。大家應該都聽說過。
可見,始於1661年的燒雞至今已歷史悠久。從而也可以看出雞在民間的宴席上的地位有多麼重要及其古代人們對雞的情有獨鍾。
接下來我們來說說關於雞的一個典故,要想做一個吃得有靈魂的吃貨,就需要把食物的來源了解得透徹,做一個文化底蘊豐厚的小胖胖。
清朝順治年間,滑縣道口鎮揚名於乾隆中期,曾被乾隆皇帝譽為「天下佳饌」,至今以有近三百年歷史。1981年被商業部評為了全國的名優產品,道口鎮也就因此被命名為中國燒雞名城。道口燒雞還與北京烤鴨,金華火腿齊名被譽為「天下第一雞」。
民間還有兩句話:「想要燒雞香,入料加老湯」。
人們用丁香、草果、豆蔻、良姜、白芷、肉桂、陳皮。這八位調料作為燒雞的調料。
並且煮雞的是陳的老湯,必配用各種名貴重要和陳年老湯。
散發這誘人的香味,這就是可謂的「牽著鼻子走吧!」?
可真是讓人饞涎欲滴啊~也符合大多數人的口味,吃貨小可愛們快動手做做吧!
精心製作而成的燒雞:造型美觀、皮色鮮艷、風味獨存,肥而不立,熟爛離骨。
美味可佳,並且有滋補之功效。
而這美味的燒雞就是我國河南道口的特產。
除此之外,還有燒雞延伸而來的蜜汁燒雞!
顧名思義就是蜜糖蜂蜜與燒雞的完美結合。製作原料主要有蜂蜜、蔥段、料酒、蚝油等。也是別有一番風味同時也是一款家常菜,來點芝麻簡直是點睛之筆。
小可愛們,根據個人喜好,選擇自己可口的味道。
話不多說,上圖!
有著焦糖包裹的燒雞,不僅有迷惑的外表,還有誘人的「內心」呢。
讓我們味覺的小宇宙爆發吧!
論起吃,我們中國的吃貨可真是數一數二,
早在很久之前一段時間美國就出了一場鬧劇:「小龍蝦竟然在美國泛濫了?」美國因此作出多種措施,卻始終出不掉這泛濫成災的小龍蝦,這小龍蝦是成仙了嗎?!
之後就有網友,堪稱:「小龍蝦竟然在美國泛濫成災?」
「什麼東西?只要到了中國給中國大廚子手,別提什麼泛濫成災了!」
果然到了中國受到中國廚師改造變成了現在人們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又為中國食譜增添了一道菜品。
今改造之後的小龍蝦果然不凡受到好評,年年讚不絕口,仿佛成為菜單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看來中國廚師是擁有超能力吧,哈哈,難怪是從古至今傳承下來的名單,就有各種各樣中國人們可真是有口福了呢。
讓我們吃出一片天地!
好吧,小編對扯到另一種美食,小龍蝦上面了,咱們接著說吃雞。
接下來我們再說一種雞的吃法——叫花雞。
傳說一位「叫花子」得了只雞,沒地方去烹飪,於是他就把雞殺了,不洗,不去毛,只用荷葉包了,外面塗上泥,塞進火螗里就是一陣亂燒。燒得差不多了,他就拿出來,砸掉外邊的泥吃起來,竟然分外的鮮美,「叫花雞」從此出名。
這名字怎麼聽著就這麼較為特別呢?哪個季節做出的叫花雞味道都各自不同,其中最為特別的就是夏天的叫花雞了。
夏天的荷花有荷葉為她遮風擋雨,那麼夏天的叫花雞就有荷葉為她保駕護航。
叫花雞又叫常熟叫花雞,是江蘇常熟地區的傳統菜,是用江蘇好的雞用泥土和荷葉包裹起來的。
擁有著荷葉包裹的叫花雞,荷葉香雨,肌肉本身的完美結合,再加上外層籬笆的完美包裹在一起,不讓香味外散,還有適當的溫度圍繞。
「砰!砰!」外層的泥巴炸裂顯然叫花雞也就熟了。
美味也就因此而製作而成。
「人家用小錘錘錘你胸口」,哈哈哈,這裡可不是「小錘錘」哦。而是用鐵製作而成的小錘子,輕輕敲掉外層包裹著的泥巴,剝開荷葉,完完整整的吸收荷葉之精華的叫花雞,近在眼前。
可謂是大飽眼福啊,當然也少不了對味覺的款待啊!
小吃貨們要對得起我們的胃歐,不然生病了可就吃不了這麼些美味的東西了,那可真的只能大飽眼福了!
中國食物可謂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都吃得淋漓盡致。
約100多年以前超速線西北雨山聖地的三晉園菜館去粗取精,精工效法創造此雞。
吃貨的人生其實很幸福,提起一座城,只要想到那的美食,這就是吃貨的旅行意義所在吧。
吃貨的最高境界就是眼見為(實)食。
說到這裡,小可愛們有沒有對我們的「吃雞」有了更多的了解呢?需要靈魂。
小編都說得頓時胃口大開了,而且小編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十足小吃貨~會繼續努力,讓大家看到更多中國的傳統美食。
作者:薄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