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芥子名字可能很多人不了解,多年前我問過身邊的一些朋友們是否見過白芥子,朋友均是搖搖頭,不怪他們,他們中的許多人雖然並不知道我所提到的白芥子到底是一味什麼樣的中藥,不過,我卻是真正看見過白芥子的人。
不瞞大家說,白芥子其實就是我們在油菜地裡面見到過的「辣菜」,根莖十分發達,歷經一個寒冬,這種野菜不僅沒有像是白菜一樣早早的就被凍掉了外皮,相反,這些野菜還逐漸占據了菜地裡面的一大半。
菜園子在冬天來臨的時候,白菜早早就皺縮成了一個小團,經霜的蘿蔔爽口甜脆,不過沒有綠葉蔬菜搭配總覺得是一件憾事。於是我總是在媽媽的攛掇下,選一個爽朗的好天氣,到外面尋覓這些好吃的「辣菜」,將這些辣菜仔細切成小小的絲,加上辣椒籽和切好的蒜瓣,與香油一起拌炒,味道簡直不要太好了哈。
辣菜好吃,其辣菜子的藥用價值更是令我們咋舌。辣菜子在秋天時候就可以採收,將這些菜籽挑選出來之後,在太陽底下仔細暴曬幾天就可以入藥使用,其味辛,性溫,能夠入肺經,胃經。汪昂總結白芥子的功效為「利氣豁痰」,以白芥子辛溫入肺經,辛辣走竄的特性,上傳下達,最是能夠利氣豁痰,適宜於治療老年病人痰氣不利,如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等一些疾病都是白芥子治療的範圍。
白芥子又能夠入胃經,善於辛溫開胃散寒,治療中寒反胃,氣行不利有寬中順氣利膈的作用,用來治療胸中氣機不利是有效的好藥材。
白芥子辛溫之性極為強烈,李時珍說它「多食昏目動火,泄氣傷精」誠然如是,儘管患者有肺氣不利,氣機不暢的疾病,也需要仔細辨證清楚之後方能夠入藥使用。
這麼口感極好的野菜,種子還能入藥,這樣的植物,遇見了請珍惜。
【本文由「本草世界」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千鍾粟,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