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父母就會經常都會覺得:我的孩子呢,很不聽話。叫他起床,他半天不起來。叫他吃飯呢?他躲在房間半天不出來。叫他做作業呢,他磨磨蹭蹭的,坐到晚上10點多了還沒有做完。經常要搞到半夜三更才睡覺。我們做父母的都快急死了。對這樣的孩子應該怎麼辦呢?
告訴你:你教育的方向錯了。你的目標,是想教出聽話的孩子。別說這不容易做到,就算你實現了目標,孩子也不過是被你教成了唯唯諾諾的應聲蟲。你的孩子呢,起床要等你來叫,吃飯要等你來叫,做作業要等你來叫他,還有什麼事情不用你來叫的?他根本就不會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所以,你的教育一開始就錯了。
教育的目標呢不應該是教出聽話的孩子,而應該,是教做自覺和自律的孩子。你不應該要求孩子按照你的指令去做事,應該讓孩子去學會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學會了自己管自己。看到這裡,你是不是有些恍然大悟呢?但是接下來,他們又問了一個新的問題,那要怎麼樣才能夠交出懂得自己管自己能夠做到自覺又自律的孩子呢?
有三個訣竅。只要你們按照他來做,就可以教出即自覺又自律的孩子。
問題的根源還在於人性,比如有些孩子明明已經長得太胖了,還不懂得自律還很貪吃,管不住自己的嘴,這是為什麼呢?
在美食和美色面前,只要是正常人都會產生慾望,這就是人性,那些胖孩子之所以會長那麼胖呢,往往是因為他對美食的慾望太強烈了。抵擋不住誘惑,所以呢,在飲食方面就很難做到自律了。
就要教孩子,學會用自己的理性即約束自己的天性,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性來去糾正他的天性。
《論語 陽貨》的第2章,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這段話的意思呢,是孔子說人的天性都是相近的,但後天養成的習性相差很遠。這段話可以這樣理解。人的天性都是好逸惡勞的,那為什麼在現實生活當中,有些人懶,有些人卻很勤勞呢?這就是習性的差異了。
有些人,從小被父母慣的養成了懶惰的習性,那有些人父母呢,不慣他經常叫他做事,他就養成了勤勞的習性。所以你假如想要培養出自覺而有自律的孩子,父母就要懂得從小培養孩子好的習性。
還有一些孩子明明道理他都懂。心裏面的很明白自己要早早的起床要趕緊做作業,但就是做不到。這是什麼原因呢?這是意志的問題。如果意志不堅定,孩子呢就會管不住自己控制不了自己。就像有一些已婚的成年呢,心裏面明明知道,不應該,但是呢,在受到美色誘惑的時候,他就會不由自主的犯錯,這就是因為意志不堅定。
在農村長大的孩子,農村干農活就很能鍛鍊孩子的意志。在夏天農忙時節中午呢,酷熱的太陽底下忙農活,汗流浹背,連腳都軟了,還要把上百斤的穀子跳回家,這真的,很鍛鍊一個人的意志。
那現在生活在城裡面的孩子沒有這樣的鍛鍊機會,但是父母可以創造條件,讓孩子吃一點苦,鍛鍊一下他的意思,比如你周末帶他去跑個5公里10公里,在他完全不跑不動的時候,要求他必須咬著牙,給我堅持下去,這樣時間長了,孩子的意志就會變得堅定起來,長大以後就不容易呢,因為誘惑不自律。
只有培養出自覺和自律的孩子。你的教育才算成功。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各位家長朋友能有所幫助,歡迎關注微博「-彩虹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