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十二點剛過,二姨媽的摩托車風馳電掣地竄進小區,停在了我家樓下。二姨媽砸門的聲音通常是和表弟的氣人程度成正比的,今天她砸我家門的力道就仿佛胸口碎大石,沒多大勁兒但就是賊響。
擦著擾民的邊我被二姨媽帶去了附近的公園,月黑風高的場面似乎是勾起了她內心的惡氣,就\"開學一個月為何兒子比開學之前還皮\"的問題吐槽了有半個小時,說到激動之處大喝一聲\"殺人不過頭點地!讓我死了吧!\"
我說別,大晚上的,瘮得慌。不就是教娃,多大點事,好說好商量。
(1) 杜絕\"潑冷水\",學會有點皮的暗示問句
假期第一天的起床時分,決定了整個假期的相處氣氛,也決定了孩子是會變得更聽話還是更皮。沉溺在開學新鮮勁兒和假期興奮中的孩子,大多數是比較皮的,這個時候家長往往會憋著一股\"你看我怎麼收拾你\"的情緒在心裡,從孩子假期第一天起床就\"看娃不順眼\",以及內心潛台詞往往是\"你要敢說第一天你就開始玩,看我不收拾你\"。
可以,但沒必要,除非你想得到的是整個假期充斥著孩子的臭臉和全家人皺著的眉頭。
其實孩子心裡是明白要寫作業的,要乖一點的,但是當象徵著\"權力\"和\"學習\"的家長在孩子眼裡仿佛就是個沒有感情的監護機器,當你正面去問孩子\"你今天難道不做作業嗎\"的時候,孩子會非常自然地產生抵抗情緒和逆反心理,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但是嘴上就不說。
不如暗示性地問\"你今天要做什麼?\"當孩子回答\"出去玩\"時,繼續問孩子\"還有嗎\",\"還有呢\",在問的時候也讓自己忙著做事,而不要靠近並盯著孩子發問,那樣只是居高臨下的質問,失去了\"我把你當成大人\"的較為平等的態度。
得到孩子\"還要做作業\"的回答即可,不必命令孩子立刻去做,中午提醒一次,晚上驗收成果,你會發現孩子突然\"懂事了\"。
(2) 科學劃分國慶假期的時間安排
按照人們對於假期的普遍態度,可以得到興奮——享受——疲憊的情緒轉變過程,根據情緒來劃分假期的時間安排可以讓孩子的學習更有效率,同時也玩得盡興。
一般推薦在第1天情感\"興奮\"時玩耍時間多於學習時間;在第2~3天時保持玩耍和學習時間持平,在玩耍的過程中家長要學會隨機應變將一些趣味性知識加入孩子的所見所聞中;從第4天開始學習時間大於玩耍時間,但要注意要讓孩子保持與學校上課同樣的作息模式,起床、早飯、學習時長和課間休息的安排要完全和上學是一致,才不會導致孩子收假後起床難的情況;收假前1天要讓孩子預習功課,但不可學習過度,以免產生厭煩情緒。
(3) 穩定家庭氣氛,假期完美收尾
我們必須明白,孩子在放假時情緒是明顯亢奮的,有時候難免會得意忘形,做事和說話容易出錯,家長必須嚴格糾正但不可使用訓斥或打罵的態度,認為孩子\"丟臉\"之類。
認為\"小孩子淘氣\"而放任是堅決不允許的,注意不要讓孩子在景點亂塗亂畫,家長必須從小嚴格培養孩子的家教和素質。
(1) 姜還是老的辣
孩子的內心是非常簡單的,非常容易因為實打實的佩服而對自己心目中\"厲害的人\"言聽計從,這也就是孩子更愛看動畫片的原因,他們更崇拜\"直白的強大\"。
我爸力氣大、能爬梯子換燈泡、我媽可漂亮了、我媽兩句話就把那個找麻煩的解決了、我哥哥可聰明了什麼都懂——是最簡單的讓孩子崇拜的理由,假期和孩子一起玩的過程也是家長展現自身優點的好機會,不如試試挖掘自己的閃光點吧。
(2) 我比你喜歡的東西更吸引人
至於表弟為什麼那麼聽我的話以至於二姨媽每次都來找我,其實只是因為每個家長都已經習慣性地端起了架子,不再變得\"吸引人\"。
比如我\"套路\"表弟的方式就很簡單:反問一個他在意的有關於玩的話題,在他的追問下淡淡地回應\"你作業還沒寫完呢\",他會立即蹦著去寫作業,甚至會用寫得很認真來討好我希望我多給他講講故事,學習立刻失去了枯燥的原貌。
誘導式的解決眼前的作業並不難,只是要學會從孩子的玩耍中找出可以讓孩子學到點什麼的切入點,讓孩子感受到學習和玩耍都能學到東西,也有短暫的小目標,這樣才算是不斷地給孩子學習的動力。
在不斷吸引孩子從自己身上學到東西時,家長也就會變得越來越\"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