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寶寶出去玩,我經常聽到一些媽媽或者奶奶在抱怨他們家孩子怎麼不願意吃飯、挑食、偏食?有時候辛辛苦苦做出來的飯菜,孩子吃不到幾口,就不吃了。這種情況在我家是沒有的。所以,有次好奇我就跟她們聊了一會,我就問,你們平時都是怎麼喂寶寶的?
聽到回答是這樣的:
樂樂奶奶說:「樂樂2歲零3個月了,一天三頓奶粉,每次200毫升左右,喝過奶粉,飯菜就不願意吃了,每天上午和下午他會吃些零食水果。」
小雨媽媽說:」小雨1歲半,早晚會給小雨喝兩頓奶粉,白天就吃點零食水果,少量飯菜,以前會專門給小雨做輔食,但是小雨不愛吃,每次就跟嘗菜一樣,吃一兩口就算了,也不能逼著她吃。因為每次辛苦做的輔食,寶寶不吃我也就不想做了。」
月月奶奶說:「月月1歲了,現在每天兩頓奶粉,吃飯呢,有時候吃的多,有時候不願意吃。她媽媽忙也很少關心她吃飯問題,像我們年齡大了,做飯也就根據自己的習慣來,月月就跟我湊合著吃些。」
可以看出,孩子不愛吃飯除了他們自己原因外還與父母家人的喂養方式有關。所以,如果想讓寶寶好好吃飯,建議父母不妨從以下面兩方面去分析、解決。
1、 寶寶缺鋅了
鋅在唾液中形成鋅唾液蛋白質,即味覺素,這是口腔黏膜上皮細胞的營養因子。如果寶寶體內缺鋅,味覺和消化功能就會減退,他們就會出現食欲不振,偏食、挑食的現象。
如果父母已經很注意寶寶的喂養方式了,他們還是不願意吃飯,最好帶他們到醫院檢測一下微量元素,孩子很有可能是缺鋅了。
如果檢測結果,寶寶真的缺鋅了,就要在醫生建議下,合理補鋅。
2、寶寶吃飯注意力不集中
有些寶寶喜歡一邊吃飯一邊看動畫片或者一邊吃飯一邊玩玩具,這樣他的注意力就很容易被動畫片和玩具吸引過去,自然就無法好好進食。
所以,爸爸媽媽在開飯之前提前5分鐘告訴寶寶要吃飯了,讓他做好吃飯前的準備:收拾玩具或者關掉電視,洗手,做到嬰兒餐椅前。吃飯的時候,父母自己要做到注意力集中:不玩手機、不看書、不做其他事情。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成專心吃飯的習慣。
3、零食吃多了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吃零食,可是對於小小的他們來說,胃容量實在是有限,零食一旦吃多,自然就沒有胃口吃飯了。何況零食大都含有防腐劑、添加劑等。吃多對寶寶健康也是有不利的。所以,建議父母在這方面意見一定要統一,就是要合理的引導他們吃零食。
如何才能做到合理引導寶寶吃零食?建議堅持以下三原則:
少而精:給寶寶吃的零食不要太多,要精選。儘量選擇天然無添加的,比如酸奶、手工餅乾或者自己做的一些零食。
定時定量:可以選擇上午和下午給寶寶各吃一次零食,每次不要給他吃太多,比如手指餅乾,每次吃2根就行了。
飯前2小時不吃零食: 很多寶寶看到零食就想吃,但是看不到也就算了,所以飯前兩小時,我們可以把零食收起來,然後提高陪伴質量,通過轉移他的注意力,讓他做到飯前2小時不吃零食,這樣到吃飯的時候他便會有飢餓感,就想吃飯了。
4、飯菜不合口味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小寶貝也不例外,當他們吃到不合自己口味的飯菜時就會抗拒。
所以,爸爸媽媽在給他們做輔食的時候,如果發現他們有時候吃的多,有時候卻不怎麼吃,那就要考慮是不是這次的做法或者口味有變化了,不符合他的口味了。
爸爸媽媽在平時要善於觀察和總結孩子的飲食喜好。比如昨天做的牛肉粥寶寶很喜歡喝,今天炒了胡蘿蔔牛肉,他卻不怎麼吃,過兩天就可以再煮一次牛肉粥給他喝喝看,如果他喝的挺多,那就說明他比較喜歡吃這樣做的牛肉。後面儘量投其所好就行了。
1、沒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進食環境
有些家庭吃飯比較隨意,哪兒方便就讓孩子在哪兒吃,一點約束力都沒有。加上孩子天生好動,他們很難安心的坐在那吃飯。於是,就會出現,邊吃邊玩的現象。有些爸爸媽媽看到寶寶這樣,就會忍不住生氣。其實,這真的不能全怪孩子。
如果他們有一個好的進餐環境,他們就不會這樣了。所以,建議父母在寶寶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就給他們準備專門的餐桌椅,他們一旦有了餐桌椅的制約,吃飯時候就不會出現上面的現象了。
2、事事包辦
現在,很多家庭都把孩子當作寶貝來養,捧在手裡怕摔著,放在嘴裡怕化了。他被保護的太好,事事被家人包辦。他們沒有機會體驗過程,而很多樂趣恰恰就在過程中。所以,他經常會對父母家人的勞動成果不以為然。比如,你辛辛苦苦做的牛肉羹,他說不吃就不吃了。
原因不是這個牛肉羹不好吃,而是他從中體驗不到吃飯的樂趣。不妨適當放手,在做好相關防護的前提下,鼓勵他自己去吃。
3、批評孩子產生反感
由於寶寶貪玩,很多時候,你站那喊半天,他們就是不過來吃飯。於是,很多父母就忍不住呵斥、批評甚至去打孩子。這樣孩子就很容易對吃飯產生牴觸情緒,因為他的腦海里很容易浮現這樣的場景」吃飯讓爸爸媽媽吼我」,「吃飯就不能玩玩具了」,「吃飯讓我挨打」……
所以建議,父母下次再遇到這種情況,不妨改變策略。比如你喊好幾聲他還是不過來吃飯,你不要生氣,不要呵斥他,你們吃,吃好就收,收過以後,寶寶跑過來哭鬧也不給吃,一句話過點了,下次準點過來!下次他就會乖乖的坐在那了。
這個方法李玫瑾教授之前在她的育兒專家講座中提到過,真的很好用,我之前就用過,不過有個前提,那就是全家要一條心,中途儘量不要給寶寶吃零食,可以把下一餐提前一點,這樣保准餓的寶寶乖乖的等下一頓飯。
孩子的生長發育離不開均衡的營養,而營養的獲取離不開吃飯。所以,無論如何,爸爸媽媽一定不要忽略孩子的吃飯問題。平時除了注意以上幾方面外,下面這2點也要注意一下。
1、寶寶吃飯過程中表現好的一面,爸爸媽媽要及時表揚一下,這樣他會很開心,很容易愛上吃飯。
2、寶寶吃飯過程中,如果停止不想吃了,父母千萬不要逼著他繼續吃。他這樣很有可能是真的吃飽了。
相信您的努力,一定會給孩子帶來一個不一樣的胃口!
關注可了解更多科學、有趣、有料、有愛的育兒分享。如果您覺得此文對您有幫助,歡迎留言、點贊、轉發、收藏,您的支持將是我今後創作的最大動力,非常感謝!
文:依科育兒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