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取名】現在的年輕人,生寶寶還按輩分取名嗎?

作者:CUP       2019-10-19 00:47:17


"

年輕人,生寶寶還按輩分取名嗎?

古人云:「賜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藝;教子一藝,不如賜子一名。」可見咱中國人認為名字和一個人成長、命運息息相關,從古至今高度重視。可您相信嗎?隨著時代變遷、經濟文化高度發展,在今天,傳統的依照家譜取名的方式正漸漸淡出「歷史舞台」,以至不少年輕人不知道自己的輩分呢。

中國人輩分寓意大

據介紹,中國古人起名除姓名外常有字、號等,後演變為以「姓+族輩+名」為主的家族式起名方式。輩分,作為族譜上的約定俗成,有史以來不可輕改,其除了規定家族縱向的血緣關係外,還寓意名望、寄託理想。

如《紅樓夢》賈家按名的偏旁部首定輩,多數家族則在姓和名中間加第三個字為輩分,如孔姓有「祥」「令」輩分、張姓有「作」「學」輩分。照這樣的傳統,很多孩子尚未出生,其姓名中至少有兩個字就早已被家族長輩們規定好了。「從積極意義上看,這有利於一個家族血緣宗親的凝聚以及文化上的傳承!

按家族輩分取名不到10%

但隨著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大量如「建國」、「建設」等包含政治意味新名字的出現,中國人開始一改傳統家族輩分式起名法,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一代新人開始選擇簡單而意深的兩字姓名,如韓雨、呂天等,90年代至今,姓名越發彰顯個性,不少家庭在給孩子取名時,還動用了父母雙方的姓氏,有的則融入更多現代元素,甚至略顯西化,如取雙姓+貝克漢姆的,還有叫楊二車娜姆的(我國最長姓名可取6字)。這導致的結果是,按家族輩分起名法越來越少有人採用,調查顯示:在每百萬嬰兒中,沿用家族輩分起名的已不到10%。

取名字還是要有點中國特色

簡化了傳統縟節,起名更加自主,減輕了社會重名壓力。

資料顯示:我國現有1601個姓氏,如採用父母雙姓,會增加到128萬個雙姓。但另一方面,新式起名法卻使不少現代家庭存在失「根」危險,一項城區千人調查顯示:50%的20歲左右年輕人不知道有輩分起名傳統;80%的該年齡段人不知道自己輩分。有的社會學家則擔心:原本姓氏輩分在一起可區分血緣,一旦不按輩分,自由改變後給認親帶來不便,甚至可能導致近親通婚。

「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日益豐富以及東西方文化日益互滲,姓名多樣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然而,我還是希望家長們在給孩子們起名時儘量不要全盤西化,畢竟,中國人起名最好還是要有我們中國人的特色!」

"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一個姓夏一個姓匚,上課叫他倆名,學生都開心往外跑,老師很無奈


孩子總穿親戚孩子的舊衣服,長大後有什麼影響?家長們要重視


兒童叛逆不聽話,不要全怪孩子,想一想父母是否缺席了孩子的成長


不是嚇唬你!如果想毀掉孩子的智力、想像力,就讓他看電視吧


一篇動人的育兒故事,在信任和鼓勵中成長的孩子,潛力會超常發揮


蘋果不再直接吃!這樣做輔食,無糖無油軟糯好吃,營養提高好幾倍


孩子很平常?你只是不知他的閃光點罷了


懷孕後房子要供,沒有辦法就得節儉,婆婆催我回娘家 ,自己卻在大魚大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