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朋友聚會的時候聊起來,有個朋友親戚家的寶寶出生後基本都在床上躺著,父母沒有抱起來過,更不知道如何陪孩子玩,結果孩子都快半歲了,看起來卻比較呆呆的。
寶寶滿月之後,睡眠時間就會減少1到2個小時,寶寶醒來的時間長了,我們更要利用好這個時間陪寶寶玩起來。
讓寶寶趴在床上練習抬頭,在鍛鍊頸部肌肉的同時,也鍛鍊上肢。
讓寶寶趴在大床上,父母拿一個玩具趴在寶寶的對面,把玩具豎起放在高於寶寶頭頂10厘米處,一邊叫他的小名,一邊搖動玩具引誘他來拿,這時候寶寶還不會自己拿東西,但是他看到玩具之後就會儘量的把頭抬高,並且用手幫忙讓自己撐得高一點。
足蹬大球
把一個直徑30cm帶鈴鐺的大球,放到寶寶腳可以夠到的地方讓寶寶雙腳自由蹬,也可以用一個較硬的塑料袋裡面放上一些小玩具讓寶寶蹬。當寶寶感到自己的運動會發出聲音後,會更願意玩。寶寶既開心,又能使下肢更加靈活。
注意:寶寶做完遊戲後,一定要把玩具都收走。
四肢同時蹬球
把大氣球用柔軟的繩子綁在寶寶手和腳上,寶寶就會伸出雙手和雙腳使氣球動起來。雙手和雙腳同時蹬踢球可以練習手足和眼的協調。
注意:等寶寶做完遊戲之後,一定要把這些玩具全部都收走,防止意外的發生。
蹬掉被子
讓寶寶只蓋一個輕便的小毛毯躺在床上,讓他自由活動,看一下他是否會用手腳蹬掉小毛毯。
注意:寶寶穿上寬鬆的衣服,不要讓寶寶著涼了。
用一個新的橡皮手套洗乾淨,在每個手指和手掌裡面都塞著剪碎的泡沫塑料或者棉花。把鼓鼓的手套掛在寶寶能看到的地方,大人拿著寶寶的手去摸手套,還可以用手套的任何一個手指去碰寶寶的手心,讓寶寶可以緊緊的握住其中的一個手指。媽媽還可以用棉線織的手套洗乾淨裝上泡沫塑料來替換橡膠手套,使寶寶感受兩種完全不同材質手套的手感
注意:凡是給寶寶玩的玩具,等在遊戲結束之後都要拿走。
握物遊戲
媽媽可以給寶寶提供不同形狀的搖鈴,看看寶寶用手是否可以拿緊,有的時候寶寶也會無意識的鬆手。媽媽可以觀察寶寶拿一個東西能拿多久?不同形狀是否是拿的時間不一樣?在陪寶寶玩是同時還可以觀察他的握物能力。
注意。寶寶的玩具不玩之後給寶寶收走,同時洗乾淨,以備下次再用。
漂亮的手
媽媽可以用紅色的絲帶,綁在寶寶的手腕上,觀察寶寶是否會注視自己的手。特別注意一下,當寶寶看自己的手的時候,另外一隻手在幹什麼?是否可以讓兩隻手相互接觸?
注意:綁在手上的東西在遊戲結束之後要馬上拿走。
媽媽在做事情的時候就可以告訴寶寶。當寶寶哭的時候,媽媽及時回應:「媽媽來啦,媽媽來啦。」
對話
在寶寶睡醒的時候把他抱起來,同他面對面的對話。媽媽可以一邊說話一邊沖他笑一笑,然後用手指著他的小胸脯說好啊,好啊,嘴巴張得大大的,這時候寶寶就會跟著張嘴。媽媽再同他笑著多說幾遍。
誘導發音
寶寶睡醒後躺著床上,他精神好的時候會自己發出聲音:「啊不,啊不」。媽媽可以在旁邊模仿他也發出同樣的聲音。寶寶會停一會聽著媽媽說話,然後再自己說。過一會媽媽可以改為:「啊姑,啊姑」等不同的聲音讓寶寶再作響應。
內容不同大幅彩圖,有人物,有顏色鮮艷的衣服,或者好看的水果,或是動物,漂亮的裝飾等。每天父母抱著寶寶的時候可以看,並給他說圖的名稱。寶寶50天左右的時候,可能就會對其中的一幅畫特別感興趣。如果寶寶沒有特別喜歡的,就可以換掉一些,或者是在圖畫上加上一些小裝飾做一些改變,重新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注視動的東西
寶寶看到會動的東西就會高興的。把東西放到桌子上或柜子里,對寶寶就不會有很大的吸引力。
胎教使用過的一首搖籃曲,在寶寶有入睡信號的時候給寶寶播放。
一首歡快的舞曲,在寶寶睡醒精神狀態好的時候,媽媽可以帶著寶寶一起來哼唱,同時可以拿著寶寶的手或者腳隨著音樂的節拍晃動。另外一首歡快的舞曲,媽媽可以抱著寶寶一起來跳舞。
注意。寶寶只能記住2~3首音樂曲,有些寶寶只記一首,所以說不要有太多的變化。
父母做鬼臉來逗寶寶笑。
拿一個玩具如小熊,大烏龜,大象等,慢慢的移到寶寶眼前,突然藏起來,大人哈哈大笑,寶寶也會跟著笑。
拿一個玩偶在寶寶跟前鞠躬,摸摸寶寶的肚子,然後哈哈大笑。
在寶寶睡醒的時候,父母可以抱著寶寶看看窗戶外的風景,或者天氣好的時候去戶外看看景色,都會讓寶寶很開心的。
聽到聲音警覺
寶寶聽到大人 的開門聲,寶寶的電話聲音都會扭頭或者抬頭觀看。
寶寶很快就可以分辨出那些聲音可以接受,那些聲音會引起驚嚇,以後大人要注意。
親子遊戲不拒泥形式,只要是寶寶睡醒精神狀態好就可以和寶寶玩起來。
記得多讓爸爸也參與進來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