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前「開骨縫」是什麼意思?看完這張圖,讓人從心底里心疼媽媽

作者:CUP       2019-09-09 23:01:32


"

本文為錦鯉媽咪原創作品。

都說順產的痛是世界上十大疼痛感的前三名,作為前三甲的陣痛是由於什麼原因導致疼痛感會如此之強呢?後來聽醫生朋友的介紹,才了解了其中的原因,那就是開骨縫。

開骨縫其實是民間通俗的講法,就是骨頭與骨頭連接處張開的意思,其實專業術語是指子宮口的張開,就是子宮口為了胎兒順利進入產道產出,首先展平,然後不斷張開,直到張開至10cm的這個過程就是開骨縫。

在生產前,護士或大夫都會對產婦進行產前檢查,其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測量開幾指,這裡所說的就是指宮口打開的程度,因為一般女性的一根手指就是1cm,開至十指就是宮口開至10cm了,也就是可以生產了。

那麼,為何這個開骨縫的過程這麼疼呢?

1.首先,開骨縫伴隨著宮縮,一緊一松的不斷進行,由於要將胎兒順利送入產道,子宮內要間斷性的擠壓胎兒,不斷向下的作用力,擠壓的同時,就會將胎兒送到子宮口了。

2.進入宮口處,需要宮口張開,方便胎兒進入產道產出,這樣子宮口就需要不斷延展,子宮收縮,子宮口延展,一縮一展後,就會將胎兒順利送入產道了。而延展的同時,子宮壁就會變得很薄,就像吹氣球一樣,將原本1cm寬的子宮口吹至10cm寬,其疼痛可想而知。

寶媽的親身經歷

寶媽欣欣就有過這樣「慘痛」的經歷,她當時生孩子就有種不想活的感覺。

其實欣欣在懷孕之前,並不是很胖,標準身材,但懷孕之後,飯量激增,可是運動量卻不大,最後在生產時體型較為龐大。快生產前的兩三個月,大夫便要求她適當控制飲食,經常走動,做一些產婦運動,可能是身體過於笨重、不便,她當時也沒有太在意大夫的這個建議,結果生產時,讓她有了一個慘痛的「教訓」。

陣痛開始於午後,午休後正在吃水果的欣欣。開始感覺腹部不適,馬上由家人開車,急匆匆送入醫院,可是還沒有到預產期,只好找大夫商量看能不能順產,因為欣欣提前了解到,順產,產道對胎兒的擠壓,有利於胎兒的自身成長,所以她比較希望自己能順產這個寶寶。

可是大夫檢查之後發現,孩子胎位並不是最好的順產胎位,頭位,而且宮口開的不是很快,將近四個小時了,才只開了四指,商量過後,大夫給欣欣打了催產針,但效果似乎不是很明顯,一個小時了,還是沒有什麼進展。

此時的欣欣,真是欲哭無淚啊!如果現在選擇剖腹產,那之前的忍耐和疼痛將毫無意義,如果繼續等待,不知道還要幾個小時,才能將宮口順利打開,真是進退不得啊!

在經過10個小時的陣痛過後,精疲力盡的欣欣,終於順產產下她可愛的寶寶,想想還有些心有餘悸,雖然寶寶的降生給全家人,都帶來了無盡的喜悅,可生產的疼痛卻讓欣欣不堪回首,很長一段時間,她都不敢去回憶生產的經歷。

其實,如果她早早聽從醫生的建議,產前多做一些運動,適當控制食慾,那麼自己和孩子就不會以那麼痛苦的方式見面了。

那麼,如何能降低開骨縫的疼痛感呢?

1.產前幾個月,要儘量做一些腿部、胯部運動,比如上下樓梯、慢走、產婦瑜伽等,縮短開骨縫的時間,可一定程度上降低疼痛感。

2.產前注意胎兒胎位,聽從大夫建議,適時調整胎兒胎位,方便胎兒儘快進入骨盆,在宮縮和開宮口的配合下,讓胎兒儘快進入產道,從而順利生產。

3.在生產的最後2、3個月,根據自身及胎兒的情況,適當增減食量,定期進行產檢,及時、準確的了解自己和胎兒的情況,為最後的生產做好準備。

其實,要想宮口開的快,順利產出寶寶,需要每個產婦不斷的學習和練習,控制食慾,多做運動,保持良好的心情,多掌握一些生產知識,才是每個待產媽媽應該做的事情。

我是錦鯉媽咪,家庭教育指導師,高級孕嬰師,多平台簽約作者。關注我,為您帶來實用的孕產、育兒知識,有困惑和疑問,歡迎發私信,我會及時回復。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讓身為家長的你豁然開朗,在育兒的路上不再孤獨。

"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不要把勁兒都用在打罵孩子上!為人父母,一定要上的5堂課!


寶寶「蔬菜輔食」8大誤區,營養流失不科學,反而會讓寶寶不舒服


厲害了!小學生奇葩作文火了一把


11個月寶寶除了麵條就是稀飯,單調輔食不可取,有經驗寶媽來支招


八個月月齡的寶寶輔食食譜,三種蛋黃羹,高營養易吸收


適合1-2歲的寶寶食譜推薦,值得學習


如何對付不肯吃早飯的寶寶,5個小方法完美解決


1歲寶寶想和媽媽一起睡,語言無法表達只能比劃,一個手勢就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