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發起脾氣來很討人厭,假如這種情緒是一種病,就恨不得有藥可以立馬讓孩子停止哭聲和吵鬧。
這種藥通常就是從說教到呵斥,逐漸加大劑量,到最後還止不住,甚至可能動起粗。而「喂藥」的立場就是頭腦簡單地站在對錯的審視中,認為孩子這樣哭鬧是不對的,得「治」。
那麼父母和孩子在有情緒的時候,該如何做呢?不妨和孩子去看一下這本情緒管理繪本——《傑瑞的冷靜太空》。
適合4~9歲的孩子/親子共讀
繪本的作者(美國教育家)簡·尼爾森曾經說過:「讓孩子誠實做自己,特別是情緒誠實。」
假如家長認識不到這一點,孩子小小年紀就被迫隱藏情緒,長大後他的性格也更容易走向兩個極端,或者極度壓抑,或者極度暴躁。
但父母需要注意:看繪本後,並不是當孩子有情緒的時候為他找個冷靜的角落,而是改變對孩子的看法,接納孩子,正面管教,把每一次犯錯都當成是孩子學習進步的機會。
在《傑瑞的冷靜太空》里,傑瑞一出場就是怒氣沖沖地摔門和踢餐桌腿。但是傑瑞的媽媽是如何做的呢?
1.
淡定和理解
她平靜地說:「我能看出來你很生氣,想說說是怎麼回事嗎?」得到傑瑞否定的答案之後,媽媽依然伸開雙臂,把傑瑞抱在了懷裡。
這樣的舉動表明了媽媽的立場,無論傑瑞因為什麼事情發脾氣,她都是理解和包容的,而不是簡單地去評判,你不該摔門和踢桌子。
有的媽媽急於知道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會一直不停地問:「怎麼了?發生什麼事了?別踢桌子啊,把事情說清楚。」孩子不說就不依不饒。其實這樣只會加重孩子的壞情緒。
2.
耐心等待孩子平復情緒後引導傾訴
傑瑞媽媽讓傑瑞在懷抱哭的差不多了,傑瑞也就主動把剛剛發生的事情說出來了。
他還按照媽媽教的方法,深呼吸了兩次。注意這個細節,教孩子深呼吸,既是讓他平復情緒,又能讓他清晰表達發生的事情。
原來他不小心摔倒,打碎了為爸爸生日做的陶碗。
3.
積極回應孩子的傾訴,建立聯繫
傑瑞媽媽第三步,就是積極回應孩子的傾訴。她說:「真抱歉,傑瑞。那個陶碗讓你感到那麼自豪,它碎了,你一定感到很傷心。」
4.
和孩子一起尋找緩解負面情緒的辦法
她說:「感到傷心和生氣沒有關係,但傷害自己、損壞桌子就不好了。你記住了做深呼吸。當你生氣的時候,還能做什麼幫助你平靜下來呢?」
通常媽媽把孩子哄平靜之後,都會開始一大輪的說教。
當然,孩子的情緒沒有對錯,但行為不一定就是好的。可是不尊重孩子感受的說教都是單向的輸入,永遠只能浮於表面。
傑瑞媽媽問:「如果你要建一個讓自己平靜下來的特別地方,那會是什麼樣的呢?」
這時候,我相信100個孩子會有100種答案,有的孩子可能說,讓我去玩具房玩會遊戲就能平靜下來了 。
假如孩子的答案真的天馬行空,也可以告訴他,這個「冷靜角」是屬於他自己的一個獨立小空間,比如書桌旁,比如床上的一角,或者陽台,引導他自己去選擇。
5.
和孩子一起打造他積極暫停的空間
為了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做出衝動的舉動,建立一個空間讓負面情緒積極暫停,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辦法。
但是這樣的空間,只有讓孩子積極參與建立,按照他自己的喜好去裝飾和布置,才會讓他覺得這是「屬於自己的安全溫暖的地方」。
還要讓孩子取一個他自己喜歡的名字,而不用完全照搬繪本里的名字。
傑瑞的冷靜太空做好之後,他生氣的時候,想起了自己的冷靜太空,便飛快地向自己的房間跑去。他坐在星星和星球下。傑瑞忘記了他是在自己的房間。
很快,他就想:「我的臉不像剛才那麼熱了。我的心跳也不那麼快了。」傑瑞感到他的怒火漂到了太空里。他冷靜了下來。
這讓孩子充分學習了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一旦出現了生氣和不滿的負面情緒,就可以躲進自己的冷靜角好好撫慰一下受傷的心靈。
不一會兒,心情就會像彩虹一樣美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