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漸冷的白露節氣,一碗「板栗姜棗飲」開啟秋冬養生

作者:CUP       2019-09-09 22:59:23


"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詩意棲居的創造,衣食動養皆依季候而運作。2019年,《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推出系列策劃 「二十四節氣·靚湯」,在湯湯水水中,品嘗四季輪轉的滋味。

9月8日~9月22日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白露

9月8日是白露節氣。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從這一天起,露水一天比一天凝重。

白露節氣到來代表日夜溫差將進一步增大,秋燥也更加明顯,鼻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及胃腸道疾病容易發生。

若夜間寒氣內侵,也可引起關節疼痛。

下面介紹一道以板栗、大棗、生薑為食材的湯水,有助於散寒、止瀉。

板栗姜棗飲

健脾補腎

食材

栗子150克

大棗8枚

生薑15克

做法

1

板栗剝殼取肉

2

每枚切成小塊

3

板栗和紅棗、生薑一起加水1.5升

4

大火煮開

5

煮開後,文火再煮30分鐘即可

養生功效

散寒止瀉

板栗姜棗飲。散寒、止瀉,適合有脾胃虛寒導致的噁心嘔吐、胃脘隱痛、大便溏泄等症狀的人。

板栗,中醫認為,板栗性溫,味咸,入腎、脾、胃經,具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的功效。

孫思邈認為,「栗,腎之果也。腎病宜食之。」他在《千金方·食治》中用板栗治療「腰腳不遂」等疾病;《名醫別錄》也認為,板栗「主益氣,厚腸胃,補腎氣。」

板栗食療用途很廣,如江西民間用板栗瘦肉湯治療氣管炎,《本草綱目》也有單次食用二三十枚煨熟的板栗治療脾腎虛寒型泄瀉的記載。

需要提醒的是,板栗食療價值雖高,但生食難消化,熟食過多容易滯氣,因此,老人及小孩單次食用不宜過多。

白露時節

重在防乾燥和寒氣

傳統養生學認為,此時飲食應以「益腎健脾、養陰潤燥」為原則,少量多餐,且以溫軟、甘潤食物為主,不可過食生冷、過硬、辛辣等食物,以免腸胃積滯。

可選擇芡實、蜜棗、蘿蔔、葛根、淮山、板栗等藥食兩用之品制膳。

白露時節,晝夜溫差明顯。此時打好三個方面的身體基礎,可為冬季到來儲備能量。

潤燥

面對秋燥,建議大家日常可吃些有潤肺、清心降火作用的食物,比如梨、百合、枇杷、銀耳等,也可每天煲銀耳蓮子百合粥喝。

可在早晨和睡前用清水潤洗鼻腔,室內和辦公場所開加濕器,以保持空氣濕潤。

防寒

民間有「白露勿露身」的諺語,以防著涼受寒。

早晚溫差大時要添加衣被,應注意頸部、臍部、腳部的保暖;春捂秋凍要有限制,體質相對比較弱的老人和兒童,以及有心腦血管疾病、慢性支氣管炎和哮喘的人群,都不適合「秋凍」。

護腎

白露天氣變化無常,有腎臟病的人身體調節能力弱,故應格外注意補養腎氣。堅持每晚溫水泡腳,以身體微微出汗為宜,泡腳時可同時揉按腰部的腎俞穴。

受訪專家

池曉玲

廣東省名中醫

廣東省中醫院教授

本期編輯:王曉晴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歡迎朋友圈。

往 期 回 顧

立春丨雨水丨驚蟄丨春分

清明丨穀雨丨立夏丨小滿

芒種丨夏至 | 小暑 | 大暑

立秋丨處暑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微信ID:LT0385

電話垂詢

業務合作:010-65363765

內容合作:010-65363786

"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不同的人群食補的清單也不一樣,看你要補啥


喝水太多會導致水中毒!如果因此引發腦疝,很難存活下來


關腱元:三種食物,早上不要吃,否則很傷身


年紀輕輕就有白頭髮,是不是「未老衰老」?揭秘白髮與身體的關係


明日節氣說:最不起眼的二十四節氣白露,竟然有這麼多的講究


出汗能預測健康?醫生:用4種方法自檢,不花一分錢,在家就能做


秋天多給孩子吃這瓜,促進骨骼發育,眼睛健康視力好,特實惠


汽車天窗請這樣用 ! 五個超實用功能,你不知道就浪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