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至,秋意濃八月初十
白露,是秋季的第3個節氣,指的是天氣轉涼後,清晨時分水汽在地面和葉子上凝結為露珠。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是以此節氣名為白露。
央視主持人海霞邀您共同關注24節氣——白露
白露三候
一候鴻雁來:指的是鴻、雁,感受到北方上升的寒氣,開始往南遷徙。
二候玄鳥歸:玄鳥即燕子,開始自北向南遷徙,以躲避即將到來的寒冬。
三候群鳥養羞:指鳥類開始囤積食物以備過冬。
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自白露以後,氣溫下降速度加快,晝夜溫差開始增大。人容易因著涼而誘發腹瀉、哮喘、肺炎等疾病。冷空氣下行,降水量減少,氣候變乾燥,是以人容易有秋燥症狀如咽干、皮膚乾燥、便秘等。
白露節氣養生
節氣是氣候變化的重要轉折點,提醒我們,飲食、生活習慣、作息規律等都要隨氣候變化而變,以免受「節氣病」的侵擾。白露節氣養生總體而言以防秋燥和防溫差為主,不同人群有不同側重,主要有以下幾點。
陰虛火旺者防秋燥
秋季天高雲淡,下行的冷空氣一路向南將水分也帶走了,中醫稱這種氣候特點為「秋燥」。乾燥的氣候波及肺、大腸與皮毛,容易導致陰虛火旺者出現乾咳少痰、口鼻乾燥、口舌潰瘍、便秘、皮膚乾燥等症狀。
陰虛火旺者在秋季可以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來緩解秋燥,如秋梨、枇杷、蜂蜜、冬瓜等。皮膚乾燥者可及時補充維生素E並抹身體乳,防止皮膚乾燥脫屑。
心血管病患者防溫差
對心血管病患者來說,太冷或太熱都是疾病急性發作的誘因。而白露後由於晝夜溫差增大,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病患者發生心腦血管急性事件的機率大大提升。
所以,心血管病患者在調整治療方案的同時,要注意根據氣溫變化及時增減衣物。鍛鍊時間也宜選用氣溫相對宜人的上午9點—10點或下午4點—5點。
呼吸道疾病患者防冷空氣
白露後早晚氣溫偏低,哮喘、鼻炎、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容易受冷空氣刺激而加重病情,免疫力相對較弱的幼兒、老人,無力抵禦寒邪,著涼後容易出現風寒感冒、支氣管炎甚至肺炎等肺部及呼吸道疾病。
建議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及免疫力較差的人早晚出門時佩戴口罩,避免受冷空氣刺激誘發疾病。
脾胃虛寒者莫貪涼
秋季是胃腸道傳染病全年發病的第二個高峰期,急性胃腸炎、細菌性痢疾、傷寒、腹瀉等疾病較為流行。
古語有云:「白露身不露,著涼易瀉肚。」脾胃虛寒者在秋季應注意腹部保暖,不要穿露臍裝、夜間用被子蓋好腹部,避免著涼誘發腹瀉。另外,秋季中午氣溫尚高,食物中致病菌易大量滋生,仍需格外注意飲食衛生,避免誘發細菌性痢疾。
更多精彩
今日處暑丨早晚漸涼,注意添衣
今日立秋!慎防秋老虎
今日大暑!盛夏,陽光燦爛!
今日夏至!怎樣才能生如夏花般絢爛?
今日芒種!碩果成熟,勇敢摘!
今日小滿!願你我不負這初夏良辰
今日立夏!夏天到了,要露肉哦
今日穀雨!一起告別春天最後一個節氣,迎接盛夏光年
今日驚蟄!春天真的要來啦!
今日雨水!天氣回暖!
作者:侯秀和
主編:郁傑
編輯:小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