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 護芽媽媽 原創,感謝閱讀,歡迎轉發與分享。
不少家長都喜歡吃熱的食物,因為剛出鍋的好吃,並且普遍認為趁熱吃對身體好,其實卻對熱有了一個誤區。
剛出鍋的食物有的可能會達到80到90度,這個溫度其實並不適合食道的吸收,對於小孩子更是如此,有些小孩子心急,看到好吃的,就止不住,經常會被燙到,這時候家長就要注意。
眾所周知,寶寶在小的時候特別的好吃,不管是能吃的還是不能吃的,統統都要嘗一嘗,為此也經常會在超市,小吃街,看到一群孩子哭鬧著買這個吃買那個吃,因為寶寶小時候就是圍著吃喝玩樂轉的,但是家長要留意,寶寶吃東西也要注意安全。
這天是周末,天氣非常熱,寶寶總是想要出去玩,這時候媽媽就使出了殺手鐧,答應給寶寶在家做蕎麥包子吃,聽到這個誘惑,寶寶高興急了,要知道上次媽媽做了一盤子包子,都是給寶寶吃完了,一家人都說,小女孩的食量真的是太大了,也難怪,吃的多,肉也多,小女孩養的是真不錯。
寶寶跟著媽媽開始和面,弄餡兒,最後包裹完成,當然寶寶在一旁只是搗亂的節奏,還沒有達到能夠幫媽媽的標準。弄好之後,一鍋包子就開始上鍋蒸了,寶寶就圍在鍋邊等,一刻都不肯離開,生怕媽媽會偷吃一樣。看著女兒那焦躁的神情,媽媽不禁笑了,連寶寶最喜歡看的動畫片都不看了,就等著包子出鍋了。
過了好長一會兒,包子終於做好了。媽媽直接將包子盛了出來,放在盤子裡,並給女兒準備好醬料,讓女兒美美的吃上一個早飯。看著女兒那迫不及待的小眼神,媽媽特別開心,也很有成就,可是剛吃第一口,女兒因為太燙,差點將包子都直接扔掉了,但是又捨不得扔。
這小模樣真的是太可愛了,媽媽在一旁不停的勸導女兒「吃飯要慢點,小心燙,剛出鍋的。」女兒嘴上答應著,但手上還是沒有停。
所有人都知道寶寶不能吃涼的食物,吃完涼的食物之後,肚子會不舒服,但是熱的食物就是好的嗎?其實寶寶長期吃熱食也是有一定的溫度概念的,不能太熱,一旦超過寶寶能接受的那種溫度,對於寶寶的身體而言是非常不利的,而有時候成年人認為自身能接受的那種溫度,對於小孩子而言,是萬萬不能的。
1、 容易燙傷
有些寶寶已經稍微大了點,家長明明知道食物很燙,但是仍然不會先涼一會再放到桌上給孩子吃,只是嘴上告訴孩子燙,讓孩子慢一點,實際行動卻沒有阻止孩子。如果是剛出鍋的食物非常容易導致孩子的燙傷。
2、 影響消化吸收
一般家長在給寶寶喂熱食的時候,寶寶會吃的很快,寶寶吃的快,家長喂的就越快,好不容易寶寶愛吃,而某些家長根本就不在乎寶寶有沒有咀嚼充分,而咀嚼不充分,就會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時間長了,寶寶就非常容易得一些胃腸的疾病。所以為了寶寶的健康,家長在喂寶寶的時候切勿焦躁,可以慢慢的讓寶寶咀嚼充分之後再喂下一口。
3、 易引起食道癌
人體的口腔和食道的溫度大概是在36度到37度2之間,而一般的食物溫度會在60度到70度,如果有些愛吃燙食的人,這個溫度會燙壞口腔,而且會引起泡,潰爛,嚴重的還會燙壞食管粘膜,長期下來的話就會導致口腔粘膜一些炎症,誘發粘膜質的變化,甚至會引起癌變。
因此家長一定要注意喂寶寶食物的溫度,不能夠太燙,大概溫度在37度五左右,是寶寶最能接受的舒適溫度,切勿以自我認為的食物熱度去讓寶寶接受,剛燒出來的食物一定要等一會,涼到適應的溫度,再讓寶寶去吃,切勿為了一時的滿足寶寶,而傷害了孩子的身體。
孩子就像一株嫩芽,需要父母的呵護,也需要雷霆和雨露。我是護芽媽媽,伴您在育兒路上,給孩子和自己更多的可能。若您有什麼煩惱,需要傾訴和解決,歡迎發來私信,望我能給您帶去靈感和寬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