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煎控的痛與快樂,被生煎噴一身湯汁是怎樣的體驗?(菲李漫畫)

作者:CUP       2019-08-02 03:45:03


"

如果將食物界比作一個江湖,

那麼每種食物都有著自身的性格,

比如軟萌可愛的饅頭,脾氣火爆的辣椒,

亦正亦邪的香菜,苦情憂鬱的苦瓜……

以及被公認為「最危險食物」之一的:

生煎,是行走於上海、浙江、

江蘇以及廣東地區的好漢,

有著常人難以抵擋的美味,

集肉香、汁香、面香、蔥香、芝麻香於一身,

外皮金黃香酥,外皮金黃香酥。

但與此同時,

生煎也是最「臭名昭著」的食物,

它的危險在於,第一次吃生煎的人,

稍不留神就會被燙到舌頭。

更可怕的是,

幾乎每個吃生煎的人,

都曾有過被湯汁噴一身的經歷,

並且每個人的反應各不相同。

舌頭燙得亂打轉,

手還不知如何安放,

是趕緊擦衣服?

還是托著別讓生煎掉下來?

亦或是趕緊撫慰下中招的舌頭?

心中一萬個三字經,

牙齒卻依舊緊咬不放。

自己買的生煎包,

無論怎樣也要含淚吃完!

不就是衣服上多點點子,

胳膊腿上多了股肉香麼?

照吃不誤!

久而久之,在生煎江湖,

流傳有《吃生煎求生指南》:

吃生煎,不要穿白色的衣服,

不要坐在他人的對面。

但江湖關於生煎的傳說遠不止它的「危險」,

作為一種「飽受爭議」的美食,

世人關於生煎的爭論從未停止過,

比如上海人聊起生煎,

十有八九是要吵起來的。

對於上海人來說,

生煎包就是他們的命,

上海的每一個早晨,

生煎鋪子前的長龍,

就充分展示了生煎在上海的高人氣。

一代上海人吃著生煎老去,

另一代上海人吃著生煎長大,

因此對於生煎,

上海人都有著自己的標準。

生煎的麵皮發不發酵?

半發酵還是全發酵?皮子厚還是薄?

湯汁多還是少?收口褶子應該朝上朝下?

對於上海人來說,這都是非常嚴肅的問題。

而在菲李心中,

一個好吃的生煎,必須具備以下特點:

麵皮要焦香,湯汁必須有,

底要脆而不焦,

最後必須要撒蔥和芝麻,那是靈魂所在。

而吃生煎也是一項技術活,

能夠優雅吃生煎的人,

註定都是能幹大事的人!

吃生煎,一定要趁熱,

那股子熱和燙的滋味才是最舒服的享受。

但吃生煎又不能急,

先用筷子輕輕夾起一個,

咬破一個小口,

吸一口鮮嫩燙口的湯汁,

然後再大口咬下……

要記住,讓一個生煎的湯汁四處噴濺,

是可惜的,也是失敗的,

失去湯汁的生煎,是莫得靈魂的。

而說到湯汁,

生煎的江湖也被分成了兩個門派,

一個是加些許肉凍,湯汁更多的渾水派。

另一個是不加肉凍,

偏愛肉餡自身湯汁的清水派。

儘管兩大門派之間競爭不斷,

但對於真正的吃貨來說,

選擇從來不是問題,

因為我們從不選擇!而是全都要!

生煎的美味不僅征服了中國人,

更是降服了外國人的味蕾,

《福布斯》雜誌曾發布

「全球必吃美食」的評選,

上海生煎包就榜上有名,

而不少外國人來到上海,也是必吃生煎包。

可見,一樣真正美味的食物,

在哪裡都是焦點,

也經得起時間和地域的考驗,

生煎包是這樣的例子。

你吃生煎有過被滋一身的經歷麼?

說出你的故事吧!

"

金黃的誘惑,這樣的「煎包」才好吃,莆田煎包帶你體驗小巷風味

金黃的誘惑,這樣的「煎包」才好吃,莆田煎包帶你體驗小巷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