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這32種炸物,我饞了

作者:CUP       2019-08-02 03:34:30


"

都說苦夏,容易胃口不好。

但對於小編來說,甭管外面這天多熱,

飯是一頓也沒落下...

雖說天天吃麵條也不會膩吧,

可肚子裡這饞蟲一作祟,

還真有點想吃松肉、素丸子這樣的炸物。

說起咱北京的美食,簡直多的數不過來,

「炸物」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員。

今兒個,小編想和大家聊聊咱北京的那些「炸物」,

再給您介紹幾家平時我愛去的店。

1

炸松肉

香酥軟嫩的松肉是用牛肉餡,土豆泥再加一些「咯吱」做成的,松肉一般的吃法就是炸出來直接吃。

店鋪推薦

錦芳小吃、老磁器口豆汁店、老回回小吃、寶記豆汁店

2

糖耳朵

因它成形後形狀似人的耳朵,便得名糖耳朵,也有人愛管它叫蜜麻花。

甜甜蜜蜜的糖耳朵,就像咱的生活一樣。

店鋪推薦

寶記豆汁店、清真白記小吃、老磁器口豆汁店、錦芳小吃

3

焦圈兒

酥脆的焦圈兒,叫人怎麼吃都吃不夠。咱北京人吃燒餅,常愛夾著焦圈兒吃,喝豆汁兒也必吃焦圈兒。

說到炸焦圈兒,就不得不提一句「焦圈俊王」,這位原是「南來順」職工,他的技藝一般人不能與之相比,炸出的焦圈兒個個棕黃,大小一般,香、酥、脆,放在桌上,稍碰即碎,決無硬艮的感覺。

店鋪推薦

寶記豆汁店、錦芳小吃、老磁器口豆汁店、尹三豆汁

4

炸咯吱

拿一個炸咯吱放在嘴裡,又酥又脆,「咯吱咯吱」的聲音,讓人不禁聯想到它的名字是不是從此而來。

這炸咯吱還分軟炸和脆炸。

店鋪推薦

陳亨滷煮小腸、門框百年滷煮

5

排叉、薑絲排叉

酥脆的排叉是咱北京的經典小吃,用面炸制而成。小編偏愛拿它來做下酒菜,也愛拿烙餅卷著吃。

薑絲排叉,又叫薑汁排叉,因食用時有鮮姜味而得名。

店鋪推薦

排叉:原北海東門排叉(輸入胡同65號)薑絲排叉:護國寺小吃

6

奶油炸糕

奶油炸糕主要製作材料是麵粉,配料是雞蛋液、香草粉、奶油,調料是白糖,通過大火炸制而成。看它圓圓的身體,忍不住的想咬它一口~

店鋪推薦

奶酪魏、錦芳小吃

7

炸糕

外表焦黃的炸糕,看著就特別脆,咬上一口還能聽見嘎吱嘎吱的聲音。不過您吃剛出鍋的炸糕時,得小心點,別燙著,而且脆的地方容易扎到嘴!

店鋪推薦

京天紅酒家、老回回小吃

8

炸素丸子

剛炸出來的素丸子自帶音效,發著「滋滋」的響聲。捏一個放到嘴裡,那叫一個酥脆。其實這素丸子啊,咱在家也能炸,但小編嫌麻煩,一般就都出去買了。

店鋪推薦

錦芳小吃

9

干炸丸子

這是一道以豬肉(瘦) 為主料,以豬肉(肥) 、雞蛋為輔料,以大蔥、姜、料酒、植物油、澱粉(豌豆)、鹽、味精、胡椒粉為調料製作而成的美食。

外焦里嫩的干炸丸子,怎麼吃都吃不膩。您家平時也喜歡拿這道菜招待客人吧?小編下館子的時候也愛點它~

店鋪推薦

杏園餐廳、豐澤園

10

開口笑

因它在製作時添加了泡打粉經過油炸後周身開裂如同咧嘴笑,所以得名開口笑。

希望吃了開口笑的您,每天都能笑口常開。

店鋪推薦

稻香村

11

油餅

過去滿大街的早點攤基本上都賣油餅,您還記得那個場景麼?一口黑色大鐵鍋,上下翻騰的炸著油餅和油條。

店鋪推薦

老回回小吃、增盛魁

12

糖油餅

北京人早上很少吃甜的東西,但糖油餅是個例外。

小編吃糖油餅的時候,喜歡先吃上面的那層糖,再拿底下的部分就著豆腐腦吃~

店鋪推薦

黑窯廠街糖油餅、增盛魁

13

油條

豆漿配油條,老北京人早點的首選!

店鋪推薦

小編沒找到好的店

您有推薦的麼?

14

炸薄脆

薄脆,薄脆,顧名思義就是又薄又脆。但是這薄脆卻薄而不碎、香脆可口兒,用牙咬時,才會掉下碎渣兒(脆渣兒)。

在過去,賣油餅的地方都賣薄脆~

店鋪推薦

原北海東門排叉(輸入胡同65號)

15

油煎灌腸

雖然咱平時管它叫「炸灌腸」都叫習慣了,但其實人家是油煎出來的。

灌腸講究用豬大腸中煉出的油炸制,所以正宗的炸灌腸聞起來有一股豬大腸的特殊味道,但後來出於健康的考慮,已經很少有店家用豬大腸油來炸灌腸了。炸灌腸的時候須先將成型的灌腸切片,在餅鐺中炸至兩面冒泡變脆,取出澆上拌好的鹽水蒜汁,趁燙吃~

店鋪推薦

天橋郭記灌腸、花市大爺灌腸

北京人在家就能做的炸物

還有不少炸物,是咱在家就能做。

但現在這天太熱了,還是等立了秋再炸起來吧~

16

炸香椿魚兒

外焦脆,里軟嫩,味鮮香炸香椿魚兒,是北京人春天必吃的炸物之一。

17

炸季鳥猴(知了猴)

知了的吃法有很多種,可以爆炒,可以燉,但老北京偏愛炸著吃。

在老一輩的兒時記憶里,都有它。

18

炸春卷

春卷的做法不算難。在麵皮中放入調好的餡料,然後放進油鍋煎炸,等炸到金黃色就可以出鍋了,吃上一口特別過癮。

19

炸藕盒

炸藕盒,它經常出現在咱北京人的飯桌上。大傢伙兒都知道藕是滋補佳品,在裡面再夾層肉,炸完吃起來藕脆肉香,簡直不要太好吃!

20

炸花椒芽兒

炸花椒芽是各類芽菜中最經典的吃法之一。開春後,用花椒葉可以做棒子麵菜窩頭或貼餅子,但最好吃的還是裹上白麵糊油炸。炸好的花椒芽兒,一面焦,一面軟,那口感比吃燉肉還香呢。

21

炸小黃花魚

炸小黃魚,北京人家家都會做,外面酥脆可口,裡面魚肉鮮嫩,越嚼越香。

22

炸花生米

炸花生米,大概沒有比它更家常的小菜了吧?北京人喝酒必配花生米。

其實,這炸花生米是很需要技巧的,火大了容易糊,想要炸的焦香酥脆必須掌握好火候兒。炸完撒上細鹽,就兩字,好吃!

23

炸元宵

北京人的在元宵節這天不僅吃煮元宵,還要吃炸元宵。剛炸好的元宵金黃酥脆,愛吃甜的人還得再撒上一些白糖,這樣吃起來更加香甜。

24

炸饅頭片兒、窩頭片兒

愛拿饅頭片兒或是窩頭片兒蘸臭豆腐吃的瓷,請舉手~

世界上有千千萬萬的美食,我就偏好這一口。

您別小瞧了這蘸著吃的臭豆腐,它也是有講究的。老北京人愛吃臭豆腐,還必須得是王致和的臭豆腐。在臭豆腐上澆上香油辣椒油,再撒上點兒京蔥白末,而且這蔥白一定要是京蔥的蔥白,別的就都差點意思了。

把它抹在熱騰騰的炸饅頭片兒上,香就一個字!!!而且這窩頭片和饅頭片啊,一定要炸成兩面金黃酥脆,這樣抹上臭豆腐吃才好吃。

25

炸咯吱盒

您平時愛吃哪種咯吱盒,是這種不帶餡兒的?

還是這種帶餡的?

26

炸年糕

把年糕被炸到兩面金黃,就算好了。放到盤裡,撒上白糖,咬上一口,熱乎乎的還有點燙嘴。

27

炸豆腐

所謂「炸豆腐」,就是把新鮮的豆腐用刀切成一片片三角形的片兒,其厚度約一指厚。然後把這些三角形的豆腐片(也叫「豆腐塊」)放入油鍋里,用文火炸至焦黃後,即可撈出放在笊籬里晾涼。

咱在家炸豆腐時,一定要注意一點,不能把豆腐放進油鍋後立刻翻攪,因為這樣豆腐易碎。要等到豆腐片浮上油的表面,再用筷子翻攪一下,使得兩面都炸成焦黃色。

北京這32種炸物,我饞了

北京這32種炸物,我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