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的消暑小吃拯救了多少個汗流浹背、熱到暴躁的夏天啊~上一期推送的消暑小吃,很多吃貨在留言里表示不滿,為什麼沒有廣東糖水、福州冰飯......emmm,不得不說全國小吃太多了,但今天再滿足你一次!
賓陽酸粉
賓陽酸粉,是廣西賓陽縣地方有名的冷盤小吃之一。因當地夏季天氣潮濕炎熱,食慾不佳,人們習慣食用各種米粉,不僅使人胃口大開,易消化,還能解暑氣。
賓陽酸粉以嫩滑、香脆而聞名,三伏天來上一碗,沁涼舒爽、解暑驅火。
圖| 菜菜美食日記
酸粉是一種涼拌粉,把酸甜的醬汁澆到蒸粉托里,再加入紅燒肉、油炸肉、酸豆芽、花生米、蒜末、干辣椒粉等食材佐料,就是一碗美味俱全的酸粉了。
在賓陽的街市上,有很多世代家傳的酸粉店,比如關家、顏家、鄒家、扁家等。他們是賓陽的老樣子,十年如一日地為來來往往的客人送上一碗碗美味的酸粉。推薦老賓州南街酸粉,店面雖小,味道卻很正宗。
冰稀飯
圖| _水木寒
把稀飯做成冰爽甜品的,也只有在雲南玉溪才能找到。這道叫做冰稀飯的民間小吃,是當地人鮮知的消暑良品。
用當地產的白糯米加水熬出成稀飯,撒上紅棗、紅綠三絲、芝麻、碎冰沙等,再澆上一勺紅糖漿,香糯綿軟,色澤誘人,這份甜甜的涼意,可比雪糕美味多了。
與很多地方的水果冰粥相似,經過改良的冰稀飯,還加入了很多應季的水果,清新的果香,是雲南人口中稱讚不已的風味甜品。
碗托
碗托
愛吃麵食的山西人,夏天會吃一種叫做「碗托」的麵食小吃,方言裡面也叫「碗禿」。
晉中平遙的碗托和忻州保德碗托尤為盛名。而保德縣盛產蕎麥,當地的蕎麥碗托看起來晶瑩光亮,微微的灰色質地滑嫩,柔軟,風味獨特,是當地人人都愛的夏季麵食,勝過涼麵。
它有白面碗托和蕎麥麵碗托兩種,涼拌或熱炒都好吃,而當地人更偏愛蕎麥麵碗托。將蒸好的麵食切成條直接盛入碗中,或是先將一整塊放入碗中,用刀滑成塊狀,澆上芝麻醬、蒜汁、陳醋、鹽等調味拌勻後,用竹籤或牙籤挑著吃。
龜苓膏
圖| 我就是楊小楊
兩廣地區的古方傳統藥膳——龜苓膏,是一種黑色的清涼甜品。據說,最初是清代宮廷中專供皇帝的一種名貴藥物,後流行於民間。根據《蒼梧郡志》的記載,在明末清初的時候,蒼梧郡(現廣西梧州)就有食用龜苓膏的習俗,民間出售龜苓膏的店鋪也有了一定規模。
它的主要成分是龜板和土茯苓兩種中藥材,龜板其實是龜腹甲,是由名貴的鷹嘴龜或金錢龜的龜甲為原材料製成的一種,富含膠原蛋白,現在會用更廉價的龜腹甲做代替。
還會搭配蒲公英、銀花、甘草等中草藥,多種原材料一起熬煮呈膏狀,放涼後切塊食用有清熱解毒、養顏生肌的功效。但如今,龜苓膏的配方並不固定,又因本身口味偏苦,加入蜂蜜、糖漿等調合,口感會更好。
四果湯
圖| 美食廚影
四果湯,顧名思義,就是四種果實製作成的甜品,在漳州人的記憶里,「刨冰四果湯」是念念不忘的夏天的味道。
傳統的四果湯的必須要有去芯的蓮子,亮白的薏米,軟爛的綠豆,Q彈的阿達子(木薯澱粉製品)……而現在的四果湯至少有10種以上材料,加入白木耳、芝麻圓、菠蘿、西瓜、芒果等,一碗色彩豐富的四果湯,能拯救整個夏天的悶悶不樂。
還有,四果湯的靈魂在於刨冰,很多老店裡的師傅會用刨冰刀挫手動刨冰,盛滿碗中的冰沙,最後,澆上一兩勺甜甜的糖水,才有夏天的清涼幸福感。
冰飯
圖| 無名女人
福州人說,福州冰飯是炎炎才是夏日最獨特的消暑小吃,比冰淇淋好吃一百倍!於是,和土生土長的福州人聊過後,發現冰飯活在每個福州人的夏日記憶里。
最早做冰飯的是福州長樂,早期當地漁民因為要出海捕魚,只能攜帶生冷的食物,香Q的糯米加上水果,為了解暑,還會鋪上一層刨冰,加少許香草精,一碗沁涼的冰飯,就是福州人最愛的特色美食。
老福州最嚮往的生活,莫過於在悶熱潮濕的夏季,來上一碗冰飯,豐富的食材在舌尖蔓延的快樂之感,為一日的辛苦勞作划上句號,再配上一盤海鮮燒烤,舒服!
清補涼
圖| 原野映像
第一次去海南,朋友拉著我去街邊夜市上吃了一碗清補涼,很多年過去,每到夏天,都很懷念那個味道。和冰稀飯、冰飯有點類似,都是十幾種原料的豐富搭配的甜口小吃,十分美味。
海南地道的清補涼分為底料和湯料兩類,底料為煮花生、冬瓜薏、通心粉、貝殼粉、鵪鶉蛋、泡銀耳、番薯涼粉、現刨椰子絲、綠豆、紅豆、薏米等,湯料則為三種椰奶、椰汁和紅糖水。
可以根據喜歡的口味隨意搭配組合,椰汁的濃郁和清甜,令人沉迷。
甜醅子
甜醅(或「胚」)子,又稱酒醅子,是蘭州最地道的夏日甜品。與醪糟相似,都是由穀物發酵後製成的,但它們的主要原料不同。製作甜醅子的主要原料是莜麥或者青稞,在口感上更有嚼勁。
甜醅子的做法也比較簡單,將其加水浸泡一晚後,上鍋煮至八分熟,加入適量酒麴拌勻,放置溫度高的地方發酵一日或以上。吃的時候,稍稍冰鎮後酒味更加醇香濃郁,麥子嚼起來也格外香甜。
每年端午節前後,幾乎每家都會開始製作甜醅子,街市上的小吃店或者小攤上,也會售賣清涼可口的甜醅子。晚飯後來一碗,酸甜解暑,夏日的乾燥也隨之消失不見了。
圖| 康縣圈子
不過,小編想推薦「放哈」首創的甜醅子奶茶。傳統的甜胚子相比,更受年輕人喜愛。並且一定要去正寧路夜市那一家,量大、味正,性價比超高!買了奶茶,別忘了去正寧路夜市吃羊肉串、羊雜……
老酸奶
在青海藏區,保留著用新鮮牛奶製作酸奶的習慣。追溯其歷史,是因為從前牧民家裡有喝不完的奶,便會裝到皮袋裡保存,在遊牧的過程中,牛奶在乳酸菌的作用下自然發酵成了酸奶。
青海酸奶與外地的不同,沒有任何添加劑,因此它的口感香醇鮮嫩,金黃色的奶皮附著在酸奶表面,挖一勺放入嘴裡,酸甜綿滑的口感,是無與倫比的味蕾體驗。
每到夏季,在西寧的大街小巷都能看見售賣酸奶的小攤,但想要吃到純正的酸奶,一定要去牧區的牧民家裡,酸奶的酸味會很重,加糖或蜂蜜會更香甜。
洋菜膏
圖| 一碗iDear
洋菜膏之於台州人,好比龜苓膏之於梧州人,涼皮之於西安人,算得上是一種台州民間特產。
它的外形類似龜苓膏,外形是透明的黃色凝固狀。它的主要原材料是洋菜,台州方言稱「岩毛」,是一種含有豐富膠質的海藻類植物,富含維生素,常被用於沙拉、果凍等甜品,日本的許多甜品、和菓子中都會用到它。
圖| bonsoirc
洋菜膏做法並不複雜,將洋菜放入熱水中煮成水,將洋菜過濾掉後放入冰箱冷藏2小時左右取出,然後在小碗中加入薄荷、白糖和蜂蜜。於是,一碗晶瑩剔透、薄荷味直沁腦門的洋菜膏就完成了。
木蓮豆腐
圖| 書畫浦江
木蓮豆腐,其實與豆腐並無關聯,它是一種固體狀的甜品。在暑天吃一碗清涼滑嫩的木蓮豆腐,是南方人夏天的精彩。
木蓮豆腐本是一種在牆壁上攀爬的植物——薜荔的雌果。撕開果實,將裡面的籽粒裹入紗布中,浸入冷水反覆揉搓,至到透明的膠質精華滲出,過濾後,加少許石灰攪拌,等它凝固成固態的放涼就成了清香的木蓮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