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成都是一座為麻將而生的城市,幾乎24小時都有人在打麻將,也有人說成都是座為茶而生的城市,各種茶館生意火爆。其實,成都還是一座為美食而生的城市,遍布大街小巷的餐館、食府總是門庭若市。
作為網紅城市,成都有太多讓人流連的美景,但來成都不好好品嘗美食,一定留下遺憾。在我們的旅程中,美食是重要主角。
我們的成都之旅沒有明顯的遊玩路線,純粹為了放鬆度假。
因為美食,前兩天選擇住在致民路附近,這裡有三家口味非常不錯且裝修風格獨特的餐廳。
來吃個麻辣燙吧!
馬路邊邊麻辣燙,名字非常接地氣,讓人想起小時候在馬路邊品味小吃的場景。
在此之前,成都的朋友告訴我這家店需要排很久才能入內用餐,現場親測,確實如此。
馬路邊邊麻辣燙的裝修簡約,帶著濃濃的20世紀七八十年代街頭風情,那句「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特別有時代感。
一張小桌子、數隻小凳子,一邊輕談淺笑,一邊自助品嘗麻辣燙,歲月靜好。
配菜區是自助的,可以根據需要自取。整個配菜區的蔬菜和肉類品種較多。
點了幾個招牌菜,分別是酥肉、火冒三丈兔腰和冒腦花。麻辣燙要的是經典鍋,微辣,鍋底比較清爽,不是那種重油重品味的類型,更能襯托出食材的新鮮味道。
店家很貼心,搭配了原湯碟,裡面主要有蒜蓉和辣椒,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調配醬油和醋。
建議一大串肉一起煮,吃起來更有感覺。
火冒三丈兔腰是該店的名菜之一,兔腰和辣椒是事先配在一起的,入口香爽美味。
冒腦花:微辣,香菜、辣椒等調料和腦花互相融合,咬一口,香味盈滿喉腔,經久不散。
做個成都吃客
去年到成都的時候就品嘗過成都吃客出品的美食,這次因為順路,選擇的是致民路店,旁邊是馬路邊邊和魚夫魚仔。
不愧是成都的網紅美食品牌,生意一如既往地火爆。
這家成都吃客開在二樓,不過一樓設有接待台。
餐廳的設計簡約而不失雅氣,風格上是傳統的成都味,在這裡就餐,別有一番情調。
餐廳里有很多結伴而來的食客,工作人員貼心地幫他們把兩張桌子拼到一起,我則是選擇靠牆的桌子,在明暗適中的燈光下享受寫意晚餐。
上次品嘗過鮑魚面,留下美好印象,這次沒有點太多的菜,只要了老成都糖油果子、特色烤魚片(家常泡椒味)、裸奔坨坨和絕情娃(常溫)。這幾個菜都很不錯,和涼茶是絕配,當然如果喜歡喝酒,來點啤酒也是不錯的。
烤魚片很嫩滑,除了入口鬆軟,還很好地保持新鮮魚肉的原生甜味,泡椒起到提味的作用,有點辣,但恰到好處,不會喧賓奪主。
絕情娃的擺盤很特別,相機拍完了,手機也忍不住咔咔幾張。這個菜和烤魚片一樣,也是有點辣,不過很爽口,在成都吃這道菜特別有感覺。
裸奔坨坨蝦,最喜歡的一道菜,泡蝦的油是工作人員現場加的。這個菜並不辣,油很香,蝦熟透之後爽口清甜,香味在喉腔里經久不散。
愛上魚夫魚仔
魚夫魚仔鵝卵石魚火鍋致民路店的裝修比較偏向四川、重慶一帶的江湖菜風格,這裡的特色是魚火鍋,人氣很旺,我們也是看了網上的好評後才決定到這家店用餐的。
因為小時候在農村生活,店裡的氛圍很熟悉,也很親切,可能現在的年輕人不一定知道蓑衣是什麼,這物件和斗笠都是過去農村的主要用具,漁民使用得更加廣泛。走進魚夫魚仔,感覺就像走進某個漁民家庭。
正好是飯點,店裡坐滿食客,不過雖然熱鬧,彼此卻不會互相干擾,這種氛圍非常棒。
店裡放著幾個水族箱,可以看到新鮮的魚在裡面游來游去,顧客所吃的魚都是從水族箱裡取出來的活魚。
魚夫魚仔的就餐環節很有儀式感,工作人員會先燉上一口鍋,在裡面放幾塊滾燙的石塊,之後倒入魚塊,在鍋口套一個高腳帽子,最後倒入秘制的鍋底,如果吃不慣紅湯鍋底,可以選擇清湯鍋底,最有特色的地方是工作人員會在上鍋的時候齊喊「石來時運」,寓意食客時來運轉,帶給人好心情。
我們要的是紅湯鍋底,辣得酸爽。
燙熟的魚肉很嫩、很鮮。
秘制小番茄有點酸,也有點甜,口感極佳,隔壁的小女生說吃出初戀的味道。
吃過這麼多次小番茄,感覺這家的水準可以排名前三。
點了酸梅湯是明智之舉,店裡的酸梅湯都是現場封裝的,下單才製作,酸酸甜甜的酸梅湯正好解了魚火鍋的辣和膩,可謂絕配。
源自泰國的集漁
品嘗的這家集漁泰式火鍋就在太古里,逛完街過來吃飯正方便。店面就在馬路邊,非常好找。
據說集漁的起源地在泰國,經營成功之後才殺回中國開連鎖店的。
集漁的門口設有休閒等位區,等位的顧客可以自取飲料和爆米花等零食享用,而且是不限量的。
等位區非常寬敞,可以容納數十人等位,這種設計讓人感覺貼心,由衷地增添了好感。
店面採用簡約大氣的設計風格,米白色的主色調搭綠植,讓人有種身處熱帶花園的感覺。
除了大廳和樓梯,天井的設計也很有感覺。在店裡,隨處可見的綠色帶給人朝氣蓬勃的感覺,在這種休閒的空間就餐,可以真正放鬆、用心地享受美食所帶來的快樂。
我們要的是泰式椰香香茅鍋,工作人員主動幫我們倒椰子水,並提示我們可隨時叫他們過來幫忙。
集漁的西柚繽紛汽泡很棒,讓人感受到濃郁的熱帶風情,賣相也很好看。
點了一個2人套餐,裡面有海鮮拼盤、蔬菜拼盤等食材。
海鮮的品類很多,計有生蚝、扇貝等,蔬菜有玉米、番茄、黃瓜、金針菇、秋葵等。這裡的食材份量都很足,也很新鮮。
工作人員主動過來幫我們下菜,最讓人感動的是剝蝦環節,在短時間內便熟練地幫我們剝好了蝦,並端上桌給我們。去過很多地方就餐,有類似服務的飯店並不多。
新鮮的食材在鍋里滾熟之後保留了食材的鮮味和甜味,這兩個味道又和椰汁的清香味融合在一起,還沒出鍋便香氣四溢,入口後唇齒留香。
店裡有招牌檸檬薄荷、經典傳統泰式、秘制川香小米辣、川香乾碟、香辣海鮮、濃香花生醬幾種調料,每一樣的口感都很棒,為了嘗試,以上提到的都下單了。
交換著蘸碟蘸,感覺拓展了味覺享受的寬度。
料碟一碟才6元錢,如果人多的話,建議每種都嘗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