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以為熊孩子都是家教不好,生了老二之後,我閉嘴了」

作者:CUP       2019-06-22 06:30:03


「我曾以為熊孩子都是家教不好,生了老二之後,我閉嘴了」

作者:周花捲

二胎爸爸,資深科技圖書譯者

前兩天帶妹妹在小區里玩,碰到一個二胎媽媽也在帶著家裡的弟弟玩。這個媽媽我很熟悉了,因為她家哥哥和我家哥哥在一個學校上學,再加上又住在一個小區,路上經常碰到,但是從來沒機會聊天。

她家弟弟我其實是第一次見到,因為平常都是老人帶出來,今天她正好在家休息,就陪娃出來玩玩。小男孩兩歲半,比我家妹妹大半歲,個子不高,但一看就很機靈。

一開始,妹妹拿著小鏟子在地上挖土,他伸手就搶去了,好在妹妹被搶習慣了,跑過來問我又要了一個小鏟子,兩個人一起挖。挖著挖著,小男孩開始把鏟子裡的土往天上揚,嘩,風一吹,弄了妹妹一身土。他媽媽趕快上去制止,說不能這樣玩,要弄到別人身上的,然而這個年紀的熊孩子你懂的,完全裝聽不見。媽媽急了,又說了他兩句,這下好了,小男孩開始發脾氣了,大哭,扔東西,不開心……

小男孩的媽媽很無奈,開始跟我倒苦水。原來她家老大是個天使寶寶,脾氣溫和聽話懂事,從小到大也沒怎麼操過心,而老二就有點像「小惡魔」了。「老大小時候我覺得心情特別平和,帶他出去玩基本也都不用管,老二可就不行了,帶出去玩整天要提心弔膽,有時候簡直都懷疑是不是一個爸媽生的。」

「我曾以為熊孩子都是家教不好,生了老二之後,我閉嘴了」

我原本以為這種顯著的性格差異一般都體現在不同性別的孩子身上,沒想到生兩個男孩的也會有這種情景,而且一般不是說老二都比老大好帶嗎?不過,看著眼前的小男孩,我怎麼覺得畫風這麼熟悉呢?哎,我家哥哥小時候不也是這個樣子的嗎。。。

哥哥小時候帶出去玩,還真的是要「提心弔膽」,因為只要是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不出10分鐘,絕對會出狀況,比如說把別的小朋友搭的東西破壞掉,故意拿走別人的玩具,故意把別人推開,這種還算好,有的時候甚至會動嘴咬人的。

哥哥3歲半的時候,有一次去兒童樂園裡玩,裡面有個挖沙的地方,他真的是舀起來就往別的小朋友頭上倒。那個兒童樂園還是家長在外面看著的,根本來不及阻止啊!旁邊的小朋友滿頭滿臉的沙子,要不是人家家長脾氣好,估計早就衝上去暴打一頓了。

「我曾以為熊孩子都是家教不好,生了老二之後,我閉嘴了」

可能你會說,孩子還小啊,叛逆期啊,長大了就好了啊。我當初也這麼想,只不過不知道要多大才算長大。至少,4歲多的時候上樂高課,還總是會出各種狀況;5歲呢,有了妹妹,感覺稍微好了一點,但有時還是要掐起來;上小學了呢,在學校還是各種搗蛋,比如把同學的文具丟垃圾桶,老師家長也沒少投訴,而且越是人多的時候,就越要出洋相給我看。

如果沒有生妹妹,我可能也會覺得我家的孩子也就這個尿性了,但是妹妹就真的可以是完全不同的個性。妹妹跟別的小朋友玩的時候就很溫和,她也會想要別人的玩具,但如果別人不給,她會先去玩自己的或者別的,等一會兒再去找機會努力一下,特別精明。我帶妹妹出去玩,真的可以不用管,讓她跟別的小朋友去玩好了,一切多麼和諧!

「聽你這麼一說,我倒是覺得釋然多了。」鄰居媽媽苦笑道,「以前我很討厭那些調皮的孩子,總覺得是他們家教不好,但有了老二之後我就閉嘴了。我發現孩子天生的性格還真的是差別很大的,我也有點理解之前看到的那些調皮的孩子了。」

「我曾以為熊孩子都是家教不好,生了老二之後,我閉嘴了」

誰說不是呢?龍生九子各有不同,這句話說起來很輕鬆,但是只有一個娃的話,還真是沒辦法感同身受。現在想想,如果只有一個娃,我肯定會覺得我家娃就是這樣,有了老二之後,才發現原來我的娃還可以是這樣的,感覺生活又充滿了各種可能性,挺奇妙的。

作為過來人,我還是得談一些有建設性的東西:「調皮的孩子你是得多花心思,但是這樣的孩子一般都比較聰明。」

「你這麼一說倒還真是的,弟弟在很多方面都比哥哥厲害,特別是數學,他兩歲的時候已經能理解數和量的關係,會手指點數了,我記得他哥哥到中班了也還不會呢!」

對吧,我家哥哥也是這種同款的孩子呀。「其實,這樣的孩子心裡主意很多,他希望別人能理解他,但自己又不擅於表達需求,如果別人不理解他,他就會發脾氣。」

我說這話,也是因為隨著哥哥長大,他漸漸能更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才讓我明白了一些事情。有一次,哥哥跟我因為什麼事吵了幾句,他告訴我:他覺得他心裡想什麼,即便不說出來,我應該都能猜出來,所以一旦我沒猜出來,或者猜錯了,他就會覺得不開心。

另外,其實他心裡也知道應該怎麼做不應該怎麼做,但他告訴我,有時候他感覺「大腦就像短路了一樣」,做出一些奇怪的事情,完了之後自己也知道不對,但是又不喜歡我批評他。有時候他會跟我說他不開心,但是問他什麼事讓你不開心呢?他就沒下文了。

「我曾以為熊孩子都是家教不好,生了老二之後,我閉嘴了」

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小孩看起來調皮,家長在旁邊說他還不聽,說多了就立馬進入發脾氣狀態——他們有需求,但可能因為不善於表達而沒有被理解;他們也知道自己這樣做不太對,但是又不願意被你指出來。

相比之下另外一些孩子就擅於表達自己的需求,需求表達清楚了,自然也就更容易得到別人的理解。妹妹不開心的時候,她會告訴我做點什麼事情可以讓她感覺好一點,比如「要好吃的」、要某一樣玩具,或者要回家——總之,她可以清楚地告訴你她現在需要什麼,所以別人就很容易滿足她的需求。

「是啊,我也覺得道理他都懂的,他自己也會說什麼什麼不行,但是真到做的時候又拋到腦後去了。」鄰居媽媽繼續苦笑。

站在家長的視角,看到的當然是這樣的一面咯,如果我沒經歷過的話,可能也沒辦法看得這麼清楚吧。

育兒即育己,從孩子身上學到的東西,可能比你想像的要多得多。

「我曾以為熊孩子都是家教不好,生了老二之後,我閉嘴了」

「我曾以為熊孩子都是家教不好,生了老二之後,我閉嘴了」

更多精彩文章,戳連結回顧

孩子應該「粗養」還是「細養」?這可能先天就決定了……

留一些遊戲時間給孩子,他們會學得更好

想讓寶寶不輕言放棄,你可能需要扮演一個戲精

哪個二胎家庭沒有過相愛相殺?孔融讓梨的故事真該改了!

「我曾以為熊孩子都是家教不好,生了老二之後,我閉嘴了」

本文來自果殼童學館,歡迎轉發,謝絕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Kids@guokr.com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彩色小魚饅頭的不同做法,超可愛,寶寶愛吃又健康


書單 | 安娜子桐帶你走進無字書的神奇世界


自己尚未管教好,如何管教孩子


三年陪孩子讀完1000本英語分級讀物,心得和辛苦都想講給你們聽


培養孩子熱愛大自然有多重要!——培養優秀孩子的必備技能之三


天熱,寶寶不想吃飯?別著急!5個飲食小妙招,讓寶寶輕鬆度苦夏


成為成功的父母,更好的教育孩子


你介意孩子的將來「平庸一生」嗎?90後媽媽的回答,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