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很長,不必慌張。你未長大,我要擔當

作者:CUP       2019-06-22 06:27:37


人生很長,何必慌張

父母是一種職業,雖然沒有崗前培訓,但要毅然上崗;雖然沒有專業教育,但是可以在職進修。雖然不能辭職,但是可以退休。對孩子的教育是一個永無止境也永遠無法精準把控的過程。

孩子就像行駛的高鐵,雖然家長和老師一直小心翼翼,各種研究和設計,但是脫軌現象還是時有發生。如何從容應對各種突如其來的變化,是家長與孩子一起要研習的必修課。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孩子的成人成才。關於家教,有「孟母三遷」的故事,也有 《曾國藩家書》和《傅雷家書》,這些都是家教的典範。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所謂家教,不過是父母在我們和孩子心裡種下了精神和情感的種子,這些種子伴隨我們一同成長。

在有些家庭里,父母種下的是愛、尊重和獨立;而在另一些家庭里,種下的則是恐懼、負擔或負罪感。

人生很長,不必慌張。你未長大,我要擔當

這裡主要是跟大家分享三個小故事。故事的主題分別是「關於說話」、「關於成績」和「關於犯錯」。

01

「有毒」的家長,「中毒」的孩子

我讀書的時候,我媽永遠覺得我不如鄰居家的妹妹:我沒有她會做家務,我沒有她乖巧懂事,我沒有她講衛生,我甚至沒有她長得好看。

本來我和鄰居妹妹關係挺好,可是我媽一直在我耳邊誇她嫌棄我,漸漸地我不能以平常心對她了,我開始有意減少跟她的來往。

無數次被比較,無數次犯錯被我媽痛罵或痛打時,我內心都無比懷疑我是不是我媽親生的。最嚴重的時候,我整整一個月不跟我媽講話。有一次還站在池塘邊萬念俱灰。

我考上大學後,我媽對我的態度才有了轉變。很多年過去了,小時候的那種被比較和被責罵的惶恐還釘在心裡,常常在午夜夢回時汗濕後背。

但是我跟我媽提起這段經歷,她老人家完全不記得了,只是輕描淡寫地說:「還不都是為了你好?」

別人家的孩子似乎才是父母的「心頭肉」。攀比讓父母變得無比焦灼,從而失去耐心,越來越喜歡發脾氣。

人生很長,不必慌張。你未長大,我要擔當

我們不相信孩子的糾錯能力,我們老擔心孩子走彎路。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我們面對生活、工作和孩子學習的壓力,自己常常不知所措。

脾氣暴躁的家長常常把最親的人當做情緒的垃圾桶,日復一日傾倒自己的情緒垃圾。

愛發脾氣的人常常不肯承認自己的問題,認為都是別人犯錯才導致自己情緒失控。

但是一個人不能有效管理情緒其實是因為欠缺溝通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害怕事情失去控制。

壞脾氣還很容易遺傳,因為在壞脾氣里成長起來的孩子,很容易學會「發泄情緒,複製暴力」,卻很難學會有效溝通和積極面對。

我花了將近20年才懂得:我們作家長的,不是要阻止孩子犯錯誤而是要學會不發脾氣。

02

默默守護,靜待花開

我女兒高中以前的學習雖然也有起伏,但大體上不太讓人擔心和操心。

進了高一,第一次期中考試竟是全班倒數第一。這個成績讓我和娃爸難過了很久,有很長時間都不敢去教工食堂吃飯。

這之後,女兒明顯地比以前更加用功。上課時儘量跟隨老師的講解;下課後也積極主動地去老師辦公室釋疑解惑;周末抓緊時間刷題;周六晚上的桌球課停上了,只保留了周日上午的舞蹈課。

有一次我聽女兒說:「有時候我冥思苦想5分鐘都不得其解的物理題,我的同桌五秒鐘就給出了答案。媽媽,你知道那是什麼感受嗎?」

作為一名理化生一塌糊塗的學渣,我完全懂得她的無助和無奈。除了理解和愛,我給不了她更多。怕女兒壓力大,我和娃爸把期末考試目標定為班上倒數第五。

但現實情況卻是:女兒由班上的倒數第一進步到倒數第二。比起女兒糟糕的理科成績,我們更心疼她的努力打了水漂。

我不顧其他人的反對,淡定地勸女兒轉讀文科。娃爸憂心忡忡地說:「萬一她文科也讀不好呢?」我淡定地回答:「萬一文科也讀不好,降低目標就好了。

其實,誰家生娃兒的時候跟她商量說,「你將來上學能考第一不?考不了哇?那我不想生了。」

人生很長,不必慌張。你未長大,我要擔當

必須認識到:我們養孩子是為了參與一個生命的成長,並不是都像《摔跤吧,爸爸》里的爸爸一樣因為缺個冠軍才要生孩子。

親子關係是生命中一場深厚的緣分,是無怨的愛,是一場心胸和智慧的遠行。

在和孩子相處的這一路,我們要做的就是要學會修行和改變自己,默默守護,靜待花開。

當我們本身充滿了智慧和力量,孩子也自然受到我們的影響,女兒現在的學習成績在她的努力中漸行漸漲,考試總分逐漸進步到班上前四名。

不過靜待花開,不是撒手不管。要對成績優秀的孩子好,因為大多數優秀的孩子都走得很遠,你現在跟她的每一天相處就都值得珍惜;要對成績一般的孩子好,因為他們將來多半就在我們身邊,會陪我們過節,會陪我們過年;請我們吃火鍋,請我們泡溫泉。

華師一周鵬程校長說:「教育的本質是讓學生擁有多姿多彩的生活,追求快樂、幸福的人生,而學業只是該過程的一部分。」與其給孩子定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不如鼓勵孩子做一個幸福的普通人。

03

你未長大,我要擔當

今年暑假,想到女兒馬上升入緊張的高三,我和她約定:高三一年的學習之餘,可以看書,也可以看電視,但要遠離手機。

剛開始的半個月,女兒的確做得很好,每天都看書。半個月以後,她開始看電視。

之後,她說晚上回家吃飯浪費時間,不如留在學校刷題。這個想法讓我和娃爸欣慰不已。為了體現對她的愛與支持,娃爸自告奮勇每天下午回家取飯,按時送到學校,一方面幫女兒節約時間,另一方面保證她的營養。這樣的日子大約持續了半個月。

一次,娃爸有事,匆忙把晚飯帶到辦公室,離開前交代女兒吃完了抓緊時間刷數學題。女兒乖巧地答應了。

大約一個小時後,娃爸提前回到了辦公室。女兒趴在桌上做題,一切看起來似乎很正常。可是娃爸去倒水的時候,訝然發現插座上插了一個他沒有用過的手機充電器,心裡發毛,質問女兒,並在女兒口袋裡發現了之前放在家裡的手機……

這不是女兒第一次利用我們對她的信任跟我們躲貓貓了。女兒小的時候喜歡看書,常趁我不注意,不寫作業偷偷看書,快睡覺了她才慌慌張張趕作業。後來喜歡玩電腦,又趁我不在家或忙於工作或家務時,偷偷開機玩電腦。再後來,有了手機,她又玩出各種花樣。

我們一直遊走在「信任——被辜負——批評教育——收斂一段時間」的死循環里。雖然我和娃爸一直努力地重建對女兒的信任,一直告誡她失去信任是一場災難,但總因為她認錯態度好而不忍心處罰她。

這一次,我和娃爸痛定思痛,決定不管女兒怎麼懺悔,怎麼表現,都要處罰她,絕不心慈手軟。

於是我給女兒寫了一封長信,告訴她遵守規則的重要性以及違反規則必受處罰的原則。在信中,我說:

人品,就像銀行里的存款,每用一次,就少一點。甚至有時候,就像沒有保質期的食品,只要打開破壞過,就再也不能封存保留。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10個嬰兒4個缺鐵!4款補鐵輔食讓寶寶輕鬆補鐵,媽媽們學起來吧


瘋狂48小時帶娃後,澳洲爸爸崩潰!深情表白妻子不易...


家長「守規矩」就是孩子最大的規矩,教育孩子應該以身作則


20歲時買得起10歲時買不起的玩具,有意義嗎


孩子不愛吃飯、長得慢該怎麼辦?父母最不該做這三件事,可別大意


8歲大童英語閱讀啟蒙三年的經驗教訓(適合無聽力基礎的大童)


孩子上學是學霸還是學渣,多觀察這幾個細節,3歲前就能看出來


小時候被逼著學舞蹈的孩子,長大沒有後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