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對孩子有很高的期望,期望孩子長大以後能夠做出一番成就,能夠有出息,所以在孩子上學的時候,就會對孩子要求很高很嚴格,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是個學霸。可是學習這件事,也不是家長希望怎麼樣就能怎麼樣的,孩子將來上學了是學霸還是學渣,其實主要還是要看他自己。而家長若是多觀察這幾個細節,其實在孩子3歲前就能看出來。
是否沉迷動畫片
這一點其實很重要,如果孩子兩三歲的時候就沉迷於動畫片,那麼孩子的自控能力會越來越差,等到漸漸長大,他還會沉迷於其他的東西。比如沉迷於電視劇和小說,沉迷於手機和遊戲。孩子一旦是「沉迷於」某件事情了,心思很難放在學習上,就算是本來是學霸,也會一點一點的向學渣靠攏。所以做家長的一定要明白,孩子看電視玩手機都應該有節制,家長不能縱容,更加不能讓孩子有沉迷成癮的機會。
做事是否總需要家長督促
每個孩子性格不一樣,這一點在3歲前就能看出來了。若是孩子在3歲前做什麼事情都需要父母催促,自己沒有什麼主動性,吃飯要追著喂,幹個什麼事情都拖拉而且磨蹭,這樣的性格,將來上學也不會太勤快,做事情缺乏主動性,學習上只能依靠家長和老師的高壓政策。若是家長和老師鬆懈了,孩子的成績也會快速的下滑,漸漸淪為學渣。
有沒有耐心、願不願意動腦子
鄰居家小孩子脾氣不太好,玩積木玩不好,氣得摔東西,而且教給他怎麼堆也不肯玩了。有的小孩子小時候做什麼事情都是三分鐘熱度,玩玩具稍微難一點的就生氣發脾氣,教給他什麼東西也不願意動腦子去想去記,沒耐心和不願意動腦子思考,注意力也老是集中不起來。
孩子3歲前若是有這個表現,家長可要重視起來,如果放任不管的話,孩子以後上學成績會很差,畢業以後做事情也不容易成功。家長最好是多管教,儘可能給孩子改改性子,多磨練孩子的耐心和注意力。從這個細節可以看出,孩子缺乏成績好的毅力和一定的抗挫折能力,長大了就算成績好,一次成績不好,也可能一蹶不振,失去學習的興趣。
家長應該明白,孩子將來上學是學霸還是學渣,其實並不是一出生就註定了的,這和家長的教育是有很大的關係的。如果孩子3歲前有這些表現,學渣的機會要大得多,家長早點重視,好好培養還是才是關鍵。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