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陪玩的5個技巧,不會陪玩的家長一定要看看

作者:CUP       2019-06-22 06:26:08


周末,高先生帶我們去廣場玩。

女兒看見佩奇頭像的大泡泡棒,挪不動腳。高先生買下,說:「走,爸爸帶你玩大泡泡。」

高先生邊走,邊用手揮著泡泡棒,一個個超大的泡泡飛出來。

女兒追著泡泡,興奮極了,追上了,打破一個就喊:「爸爸,你看!我又打到了一個大泡泡!」。

陽光下的泡泡五顏六色,映透著女兒的笑臉,好像時光定格了。

父母陪玩的時刻,真是孩子生命最美好的印記。

高質量陪玩的5個技巧,不會陪玩的家長一定要看看

只是對許多父母來說,陪玩並非那麼容易。

前些天,帶女兒在一個充氣滑滑梯玩,裡面有很多孩子,一個個玩得不亦樂乎。

我專心地看著在裡面玩耍的她。

突然,一個大約6歲的小女孩從圍欄里跑過來,衝著站在我旁邊的年輕媽媽喊:「媽媽,別看你的手機了!你看我!」

媽媽說:「好。」抬起頭,小女孩便開心地轉身往回跑。

媽媽馬上又低頭看手機,剛轉身的小女孩回頭一瞧見,急忙跑過來,再喊:「媽媽!你怎麼還在看手機!你看我嘛!」

「好,好,好。」媽媽再次抬起頭。

高質量陪玩的5個技巧,不會陪玩的家長一定要看看

小女孩生怕她一轉身,媽媽就又不看她,像個小大人似的,反覆叨嘮:「媽媽,你說了陪我出來玩的,在家你不是做家務就是看手機,現在出來了你怎麼還看手機,不陪我玩。」

媽媽說:「你不是自己在裡面玩嗎?」

小女孩說:「可是我想媽媽看看我,好不好?」

媽媽這時才把手機裝進包里,小女孩很開心,說:「媽媽,你看著。」

她急忙跑開,爬上滑滑梯,從最上面滑了下來,興奮地朝媽媽喊:「媽媽!你看見了沒有?看見了沒有?」

媽媽說:「看到了。」

原來,即使是滑滑梯的動作,也想要被媽媽看見,才覺得媽媽即使站在外面,也是在陪自己玩。

這次孩子滿意地轉身去玩別的了,媽媽鬆口氣,又拿出了手機。

陪玩,在不少父母的眼中,常常是無可奈何的任務,即使10分鐘,都覺得過得好慢。

多少次,我們陪孩子玩耍時,身在,心卻不在,一邊陪著,一邊抽著空忙自己的事。

高質量陪玩的5個技巧,不會陪玩的家長一定要看看

親子育兒專家李長安卻不一樣。李長安在《父親的責任》講座中講了一件事:

兩個兒子一直盼望野營,有一次他們終於買好帳篷,定好出發的日期和地點了,結果那天下雨,沒能出去。

孩子們好失落,他們真是準備了很久,超開心和期待啊。

李長安靈機一動說:「有了!我們今晚在客廳露營!」

太棒了!兩個孩子興奮起來。

搬茶几、搬沙發,安裝帳篷,拿出準備好的食物、玩具,天暗後不開燈,打著手電筒。

一家人躺在帳篷里,說說笑笑,很是愜意。

那晚,他們真的全家睡在客廳里。

有人可能會想:就為了滿足孩子的願望,這麼折騰,多麻煩啊!

李長安說:一點不麻煩,我小時候也沒有露營過,和孩子們這樣折騰,還覺得挺好玩的。

他真是很享受陪孩子玩的過程,喜歡周末帶孩子們去遊樂場,騎自行車,爬山,打球,以及任何孩子們想玩的新花樣。

和孩子在一起,他可以當小狗汪汪叫,可以當小馬給孩子騎,還可以鑽桌洞。

他說:放下身段,進入孩子的世界,用心陪孩子玩耍,是做父母的必修課。

高質量陪玩的5個技巧,不會陪玩的家長一定要看看

有人說:「爸爸媽媽每天花點時間陪孩子玩,就是最有心的『早期教育』了。」

美國《發育與精神病理學》期刊上的一項研究顯示:父母多與孩子一起玩耍、交流,有利於其青少年期、甚至成年後的心理健康,減少他們出現人格障礙的風險。

在父母用心的陪玩中,能夠讓孩子感受到愛與接納,讓孩子學會思考、互動,讓他的性格更陽光、開朗。

父母在陪玩中做到以下幾點,才算修夠學分:

1、每天有特別的陪玩時間,這個時間段孩子說了算

李長安的妻子馮志梅說:

他們家每天吃完飯後會有15分鐘到30分鐘的特別陪玩時間,常常吃完飯簡單收拾後,她喊一聲:「你們的時間開始啦!」

孩子們就會興奮地跑過來,和爸爸媽媽一起玩。

玩什麼?孩子說了算。怎麼玩?也是孩子說了算。

這段時間裡,孩子是完全的引導者,爸爸媽媽都聽他們的,他們怎麼折騰、怎麼要求,都全然配合,全心投入。

這樣的陪玩,讓孩子們感受到父母願意走進他們的內心,尊重他們,也能充分培養和發揮他們的領導與創新能力。

高質量陪玩的5個技巧,不會陪玩的家長一定要看看

2、陪玩的時候放下說教與要求,單純享受玩耍的過程

一位育兒作家說:

「陪玩第一條,永遠不要先想著教,先確保讓孩子的大門願意一直對我們敞開。

如果每天真的只有15分鐘給孩子,那就先放下一切,心無雜念地和孩子一起大聲地瘋笑吧。」

作父母的,很容易在陪孩子玩的時候,提出很多意見:

「你該這樣。」「別去那裡!」「慢點!」「這樣剪紙才對。」「不對不對。」「現在明白為什麼媽媽要這麼說你了吧。」

陪玩過程經常也是我們繼續管教孩子、糾正孩子的過程,這樣的陪玩不是好的陪玩。

李長安陪兒子在客廳露營、搭帳篷,鄧超在微博秀出他的頭髮被孩子扎無數根小辮子、被畫手指甲,可以看出他們好像也變成小孩子一樣,陪孩子瘋,陪孩子鬧。

這樣的陪玩,才是真正享受與孩子們在一起,也會讓孩子們感到安全,成為記憶中的珍寶,也讓孩子們學會真正陪伴他人。

高質量陪玩的5個技巧,不會陪玩的家長一定要看看

3、比花時間更重要的是,全心全意

一邊陪孩子,一邊看手機,或者和孩子玩耍,心不在焉,孩子問什麼,自己隨意嗯、哦,都不是高質量的陪玩。

有一次,好友霖告訴我:「我發現自己竟然從沒有好好陪孩子玩過。」她是全職媽媽,她整天都和孩子在一起,竟發出這樣地感慨。

原來,大多數時候都是她做事,孩子在一邊玩,有時忙完了,想看看手機放鬆一下,孩子依然自己玩,很少注意力完全在孩子的身上,安心陪孩子玩一次。

有句話說:「沒有或缺少互動的陪伴不是真正的陪玩。」

真正的陪玩是全心全意在孩子身上,在和孩子共同玩耍的遊戲上,是雙向互動,是關心孩子所做所想,用心傾聽和回應孩子的話。

高質量陪玩的5個技巧,不會陪玩的家長一定要看看

4、帶著孩子在做事中,一起玩耍

除了一定要有特定的時間、全心全意地陪玩,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做許多事,這時候可以有創意地帶著孩子邊做事邊陪玩。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新生寶寶為什麼「百日哭」?別只惱「夜啼郎」煩,卻不知寶寶痛


教養2~3歲幼兒:父母必須完成的5個任務及不可錯過的3個敏感期


孩子不願「嘗新」怎麼辦?家長料及這3點,讓孩子勇敢起來


每一個熊孩子的背後,都站著一個無底線的家長


減少孩子學習上的嚴重心理依賴,你可以嘗試這些不錯的方法


孩子丟三落四?缺乏毅力?做事磨磨蹭蹭?可以從這幾方面入手


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


孩子最好幾歲開始學英語?心理研究表明,不要晚於這個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