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養成孩子獨立學習寫作業的習慣!
有些孩子在上一、二年級的時候,家長惟恐孩子學習落後,就搞起了「全程監控」。每天不但看著孩子寫作業,而且在孩子學習遇到困難的時候就馬上「掰開了,揉碎了」地教,兩年下來,孩子的學習成績可能一直領先,但是獨立學習能力卻沒有得到提到。
上了三、四年級,語文的閱讀分析、作文加上來了,數學題目也更難了,有些家長輔導就力不從心了。孩子失去了家長的支撐,學習馬上就滑落下來了。家長著急,孩子失落。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扭轉這種窘困的局面。
方法1、家長根據作業類型調整監控力度
語文的寫生字,抄詞,抄課文,數學的計算題這類作業,都屬於比較簡單,基本不存在不會做的問題,家長都可以不監控或者輕度監控。即,先詢問孩子做這些作業有沒有困難,如果沒有困難,那麼寫每項作業大概需要多長時間。如果您認為孩子預計的時間比較合理,就讓孩子把每項作業和所需時間都一一寫在紙上,然後桌上擺一個小鬧鐘,讓孩子看著時間,做作業。
如果孩子注意力不夠集中,家長可以在旁邊看看書,織織毛衣,起到一個監督的作用。如果孩子的注意力比較集中,家長就可以在其他屋子做一些事情,時常從孩子的門口過一下,看看孩子是否在寫作業,就可以了。
語文的閱讀短文回答問題、作文這類作業,數學的應用題、圖形題這類作業,有一定難度,孩子會遇到一些困難,那麼家長可以採取中度監控的做法。即,當孩子說這道題我不會,您教教我時,您可以先讓孩子認真讀幾遍題。
注意,有些孩子說不會,其實並不是真的不會,而是連題都沒有讀就說不會,主要是懶惰在作怪,遇到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讓他去讀題。還有些孩子雖然讀題了,但是讀的時候沒有思考,讀完一遍什麼印象都沒有留下,然後就跟家長說我不會,遇到這種情況家長要讓他再認真的讀幾遍題,一邊思考一邊讀,一邊理解一邊讀。很多孩子在認真讀了題目之後不用家長講自己就會了。
如果此時,孩子還說不會做,家長可以讓他回憶老師平時在講此類題目的時候是怎麼講的,說過哪些思考的方法、步驟,讓孩子用這些方法、步驟一一去試,基本上也能解決。如果孩子平時上課時沒有注意聽老師講方法,此時您可以讓孩子給同學打個電話,讓同學告訴他思考的方法。
注意,一定不要讓同學告訴他答案,僅僅是說方法。在孩子掌握了方法之後,家長可以讓孩子運用這些方法去思考,嘗試著做題。
注意事項: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家長對孩子學習的監控力度應該逐漸減弱,只有這樣孩子獨立的學習能力才能增強,從而把學習真正當作是自己的事情。開始調整的時候,孩子可能不適應,這是正常的,家長要堅持住。家長一定不要馬上衝上第一線給孩子講題,也不要訓斥孩子平時不聽講,這些都於事無補,家長要做的是幫助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然後讓孩子自己去走。這樣孩子才能慢慢的從完全依靠家長變得獨立的去學習,去思考。
方法2、幫助孩子提高寫作業的效率
有些家長經常抱怨自己的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總是磨蹭,只要寫作業,家長就得在旁邊監督,否則他就一直在玩,耗到八、九點鐘也不著急。家長想放手,但是放不開。
家長可以嘗試著這樣做,放學後,把孩子的同班同學,或年齡相仿的孩子請到家裡來,和孩子一起做作業,也可以把孩子送到別人家。(無論是把小夥伴招引到家裡來,還是把自己的孩子往外送,一定要選擇那些有獨立學習能力而且很自覺的孩子)
當小夥伴們都在寫作業的時候,您的孩子也會受到薰陶,抓緊時間寫作業了。因為如果誰沒有寫完作業,小夥伴是不願意和他玩的。這種學習小組人數不要太多,三五人為宜,人員最好固定下來。
如果您無法讓孩子和同齡人一同寫作業,可以在孩子寫作業之前先讓他預計此次寫作業大概要花費的時間,然後以挑戰的口吻問他:「你能不能做到在自己規定的時間內寫完作業?」大多數孩子會回答:「能。」然後您可以像發令員一樣說:「好,現在開始!」
此時,孩子會馬上投入寫作業的緊張狀態。如果過了一會兒,您發現孩子開始玩了,您可以輕聲為他提醒時間,如:你還有十分鐘。要注意,我們提醒的是還有多少時間,而不是禁止他玩。
也就是說我們要用時間去壓他,這樣不但可以讓孩子感受到時間的緊迫,從而抓緊時間寫作業,而且還不會造成家長和孩子之間的矛盾衝突。如果孩子在預計的時間內完成了作業,您可以給予小的獎勵,比如看半個小時的動畫片,下樓完半個小時等。
如果孩子沒有在預計的時間內完成作業,您也不要指責他說話不算數,而是要和孩子一同分析一下原因,是自己對作業所需的時間估計不足,還是一邊寫作業一邊玩耽誤了時間,還是自己在某道題上耗費的時間太多了。
找到原因之後,下次寫作業之前仍舊讓孩子估計所需的時間。有了上次的經歷,孩子這次就會吸取教訓了。這個方法堅持下去,孩子寫作業就會越來越快,而且孩子一旦掌握了自己的做題速度,考試時也就能夠做到正確控制時間了。
如果您的孩子對於時間沒有一種緊迫感,時間馬上就要到了,仍舊慢條斯理地玩,對於沒寫完的作業一點也不著急,此時您一定要沉得住氣。
您要記住,如果您表現得比他還著急,他就不著急了。您可以隔二十分鐘或半個小時提醒一次時間,如果孩子置若罔聞,您仍舊做您該做的事情,但是絕不許孩子離開書桌去別的地方玩,或者看電視。
如果時間比較晚了,孩子也睏了,想去睡覺了,此時,您要平靜地對孩子說:「你的作業還沒有完成,不能睡覺。」孩子如果表示自己很睏了,明天早晨再寫,此時您還要再堅持一下,說:「不可以,誰讓你放學後一直在玩,現在睏了,也要把作業寫完才能去睡覺。」
一般來講,此時孩子會以最快的速度寫作業。您要做的就是坐在旁邊陪著他,不管他寫得多麼潦草,質量多麼低,只要加快速度了,就是進步。
當然,第二天,老師對他的作業一定是不滿意的,批評他,叫他重寫,改錯題,也是他應該承擔的後果。通過幾次的較量,孩子知道了您的堅定,在放學後自然就能抓緊時間寫作業了。
當時間充裕時,他的作業質量也就會逐步提高了。
注意事項:
在提高孩子學習效率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有耐心和恆心。
所謂耐心的指的是遇到孩子不聽話時,家長一定不能著急,不能沖孩子發脾氣。一旦您沖孩子叫嚷了,孩子雖然會很害怕,但是心裡馬上就有底了,他知道有您一定會想出各種辦法讓他完成作業。時間一長,次數一多,他會覺得寫作業首先是您的事,他在為您完成任務,否則您為什麼比他還在著急呢?因此就會更加磨蹭了。
所以您要做的是平靜的提醒時間,無論他耗到多晚家長的態度都是平靜。您表現得很平靜,孩子就慌了,他就會覺得這件事情,沒有人替他著急,他就只好自己想辦法了。那麼他獨立的學習能力也就提高了。
所謂恆心指的是家長一定要把這種態度堅持到底,這是一場孩子和家長之間的較量,誰堅持住了,誰就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家長本身有優勢,之所以經常失敗是因為心太軟,看到孩子睏了,累了就想算了,明天再說吧。殊不知,今天的放棄會導致孩子明天繼續磨蹭。
當然,也會有孩子因為要出門了興奮不已,根本不把學習的事放在心上,如果孩子屬於這種情況,家長就要提前更多的時間告訴他出門的事,而且還要說清楚,如果在出發你沒有把大部分作業完成,家長是不會帶你去的。
所以能不能夠出去玩,主動權掌握在你的手裡。平時再按照上面的說過的兩種方法監督,大多數孩子是會在出發前完成大部分作業的。
當孩子真的在出發前完成了大部分作業的時候,家長一定要鼓勵,肯定,如:看到你能夠獨立,自覺的完成作業,媽媽真為你高興,你的確是長大了,以後媽媽會更加的信任你。有了家長的鼓勵,肯定,孩子在以後的學習中會更加的自覺,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