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丨別把淮山當健脾「神藥」,兩類人需謹慎食用

作者:CUP       2019-06-10 12:31:12


脾虛是現代人的「通病」,尤其孩子最容易脾虛。胃口不好、挑食、積食、容易感冒等症狀背後都可能是脾虛作祟。

是脾虛,就要健脾!

一說健脾,很多人脫口而出3個字 「吃淮山」。

P教授認識一位寶媽,幾乎天天給孩子吃淮山,「淮山搭太子參」、「淮山南瓜小米粥」等各種花式做法。鐵棍淮山被視為頂級淮山,被熱炒為健脾「神藥」。

闢謠丨別把淮山當健脾「神藥」,兩類人需謹慎食用

難道脾虛都要吃淮山健脾?今天P教授邀請到真相專家、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分院中醫科副主任中醫師鄧聰詳細解釋。

01 為什麼小孩容易脾虛

先來了解一下,脾虛是怎麼一回事。脾虛是中醫的一種虛症,主要分為脾氣虛、脾陽虛、脾陰虛、中氣下陷、脾不統血等類型。每一種類型的症狀表現不完全相同。

而小孩子最常見的是脾氣虛,主要表現為疲倦乏力、「懶洋洋」不想說話也不想動,同時胃口不好,不想吃東西,一天到晚都感覺肚子飽脹,進食之後更加飽脹就,大便糖稀,臉色發白或萎黃等症狀。

小孩尤其是幼兒容易脾虛,這是因為五臟六腑尚未發育成熟,生理功能相對不足,其中以脾臟的不足最為突出。要知道,脾在人體的功能,是主運化水谷精微,是氣血生化的來源。通俗理解就是,脾能夠把人吃下食物和水分,進行消化吸收並轉化為對人體有益的營養成分。所以,小孩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都依賴於脾胃的後天消化吸收。

處於快速生長發育階段的小兒,新陳代謝功能旺盛,所以對營養物質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進而需要足夠的脾胃運化功能才可與之協調。

闢謠丨別把淮山當健脾「神藥」,兩類人需謹慎食用

但是小兒脾胃嬌弱,其形態結構並未發育成熟,且運化功能也較弱。這就形成了機體對脾的需求過大,而實際上「脾常不足」的不協調狀態。因此飲食稍不注意,吃多了,便易損傷脾胃。

02 淮山健脾但兩種人不宜吃

淮山,又叫山藥,屬於藥食同源的一種植物。在中醫看來,淮山具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三大優良功效。我國歷代醫家都盛讚淮山是「理虛之要藥」,「滋補藥中之無上之品」,並提倡「多服常服」。 淮山營養豐富,即可作主糧填飽肚子,又可作為蔬菜下飯,還可以當做小吃。

由於淮山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且藥食兼宜,很多家長都喜歡給小孩作為日常食物。尤其是遇到孩子脾虛、胃口不好,就會想到給孩子吃淮山調理脾胃,達到健脾益胃的目的。

但一見脾虛就吃淮山、甚至天天吃淮山,是錯誤的做法。原因有兩個:第一,淮山屬於補益食品,並有收斂作用,有濕熱寒邪以及患便秘的人不宜食用。第二,淮山作為根莖類食物,含有豐富的澱粉,吃太多容易消化不良。因此,淮山一次不宜過量食用,且如果有胸腹脹滿、大便不通的症狀,建議待症狀緩解後再食用,即使吃也一定要少吃。

闢謠丨別把淮山當健脾「神藥」,兩類人需謹慎食用

03 脾虛盜汗孩子其實用白朮更好

補脾常用藥除了淮山之外,還有白朮,同樣是藥食同源的藥材,哪個更適合孩子?

淮山和白朮都是補氣藥,但作用又有所區別。

淮山是補中氣最平和的藥,既能補脾氣益胃陰,對腸胃好,又補土生金,補肺氣,還有收斂作用,能固腎陰,封填下竅。

白朮則甘溫,有健脾燥濕,固表止汗的功效。所以白朮能補脾益氣,健食消谷,為補脾的要藥,又可以燥濕利水,同時固表止汗,對表虛自汗效果比較好。

簡單來說,淮山是補脾陰,白朮是補脾氣的。前面也說了孩子的脾虛常見是脾氣虛,而脾虛的孩子往往有盜汗,所以平時沒生病的時候,對於脾虛盜汗的孩子來說其實更適合使用白朮。

闢謠丨別把淮山當健脾「神藥」,兩類人需謹慎食用

結論:

淮山是一味健脾良藥,但不能見脾虛就使用淮山。一般來說,濕熱寒邪以及便秘患者不宜吃淮山,對於胸腹脹滿、大便不通的,建議症狀緩解再食用淮山。

小孩的脾虛常見是脾氣虛,淮山是補脾陰的,白朮側重補脾氣。所以脾虛又有盜汗的孩子,其實更適合使用白朮。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24個教育孩子最佳時間表,父母要記牢


仲夏來了!記得多給孩子喝這8碗粥,讓孩子舒服度夏不生病


孩子的8歲非常關鍵,家長不能不關注


被孩子『拿』住?好的教養方式,比你說一萬句話管用


實用小妙招!讓孩子更愛吃蔬菜,加餐、主食兩不誤,分分鐘搞定!


盤點寶寶出生第1年需要注意的事情,受用無窮!


家長如何教孩子管理情緒?首先要包容、接納孩子的所有情緒


別再用物質獎勵刺激孩子了!要是物質有用的話,那還要教育幹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