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孩子『拿』住?好的教養方式,比你說一萬句話管用

作者:CUP       2019-06-10 12:31:07


文|胖墩兒奶爸(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萌萌前幾天生病了,醫生看孩子不太嚴重,就開了一些清淡的中成藥。沖劑,濃郁的橙子味混合著淡淡的藥味。可敏感的萌萌就是不願意喝,哭著鬧著沒辦法,最後還是媽媽說,「你要是乖乖把藥喝了,媽媽就給你個棒棒糖。」萌萌才把藥喝到了嘴裡。

吃完藥之後要吃飯,孩子又不樂意了,一口飯嚼半天,東玩一下,西動一下,奶奶在屁股後面追著,最後媽媽沒辦法,跟她打開了《熊出沒》,孩子才坐了下來,一口一口的吃著飯。

被孩子『拿』住?好的教養方式,比你說一萬句話管用

"你要是再不回家,大灰狼就出來把你叼走了。」

"你聽不聽話啊?!這孩子怎麼這樣啊!」

"你走不走你?! 快走!」

這樣的對話,天天出現在萌萌家裡。可是萌萌似乎總有辦法看到自己想看的電視,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如果還不行,她還會哭著耍賴不走。

父母說破嘴皮,可最終,好像還是被孩子給'拿'住了。

好多父母都因為錯誤的管教方式陷入了困境。

那麼,錯誤的管教方式有哪些呢?

1.棍棒型教育

古語有云:棍棒底下出孝子。對於孩子嚴厲的教養方式早已成為中國式教育的標籤。

我們好像都有這樣的經歷,考試90分以下挨打,出去玩挨罵。只能夜裡躲在被窩裡偷偷發簡訊,父母不在家時偷偷看電視。小小年紀,時時刻刻擔驚受怕,家庭生活如履薄冰。

被孩子『拿』住?好的教養方式,比你說一萬句話管用

嚴厲型父母以為自己是絕對權威,不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允許孩子失敗,卻不知貪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父母的絕對權威之下,孩子要麼隱藏自己,不敢表達,要麼學會了偷偷摸摸,習慣性撒謊。

2.慈母敗兒型

前段時間我們曾被這樣一個人刷屏,一位男子向母親索要2萬元還貸款,母親沒有,他便讓母親去找親友借,母親不肯,他就在上海的街頭對母親大打出手,又是拖拽又是毆打。直到警察過來抓走了這名男子,鬧劇才得以停息,可母親還向警察表示,不追究男子責任。

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讓中國形成了獨有的421家庭,孩子就是家中的寶,含嘴裡怕化了,捧手上怕摔了,無條件答應,不會做任何事情。養出來的巨嬰,最後苦果只能自己吃。

下面我們看一下錯誤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影響。

錯誤的管教類型,孩子很有可能出現的下面兩種情況

1.逆反心理

孩子成長的過程,其實就是自我心理不斷覺醒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之中,如果父母將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逆反心理也就產生了。

你讓他往東,他偏要往西,你不讓他玩手機,他偏要玩手機。家長在不知不覺中,走上了跟孩子對立的一面。

2.缺乏獨立自主性

經常有報道說,會有大學生把髒衣服攢起來,等到一定的時候再一起帶回家給父母去清洗或整理,整個寢室里臭不可聞。

父母覺得孩子還小或者怕孩子辛苦,包攬了所有的事情,其實是對他生活的一種干涉,這樣長大的孩子,不僅在生活上無法獨立,在心理上,也還是會依賴父母,缺乏獨立自主性。

錯誤的管教類型會給孩子帶來這麼多不好的影響,那麼到底什麼才是正確的管教方式?​

被孩子『拿』住?好的教養方式,比你說一萬句話管用

​正面管教,一個簡單有效的教養方式

和善與堅定並行,以互相合作為基礎,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礎上,培養孩子的各項生活能力的一種教養方式。

這其實是一種介於以上兩種錯誤方式之中的一種教育方式,它既不會有太嚴厲懲罰,但是也絕對不會無原則的驕縱。可孩子最需要的,卻是這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

孩子考了98分,有的父母會說,班上還有三個人考100分的,你怎麼不學學他們,去好好複習,下次一定考個100。可正面管教型的父母,他們會狠狠的親孩子一口,說不定晚上回家還會跟他多燒幾個菜,他們把98分定義為成功,而孩子,因為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他也會在心裡默默決定,下次一定要考個100分。

正面管教的父母,他們會看到孩子優秀的一面,肯定孩子的成績,多給予孩子鼓勵,所以,是孩子們最需要的一種管教方式。和善和堅定的『度』又怎麼把握呢?

被孩子『拿』住?好的教養方式,比你說一萬句話管用

和善的核心和界限

媽媽在叫孩子回家的過程之中沒有對孩子批評,也沒有對孩子大吼大叫,從頭到尾,她只是告訴了孩子這樣一個事實,然後跟孩子約定了一個由孩子自己決定的回家時間,最後按照孩子說的時間他們回到了家裡。

家長在教育過程之中一直嚴格的控制著自己的情緒,對待孩子的過程之中,沒有惡劣的情緒波動,同時表達了讀孩子的尊重,這是和善。

表達對孩子感受的理解,表達出對孩子的同情,告訴孩子你的感受,讓孩子關註解決問題,這是我們對和善最好的界定。

鳥媽媽在知道小鳥準備好了之後,會把小鳥推出鳥巢,教他們飛翔。小鳥可能會害怕,可能會拒絕,但它不是粗暴的一推了事,而是跟小鳥分享它曾經學飛翔的故事,曾經緊張的心情。小鳥會在學飛的過程中體味到母親的善意及尊重,並且勇敢的飛出它的第一步。

堅定的核心和界限

但更多的時候,我們一看到孩子犯錯誤就急躁,碰到孩子態度惡劣時還會火冒三丈。一番指責之後,如果能解決問題還好,碰到極端的情況,孩子一番辯解,小問題變成大問題。

很多人在使用正面管教時會步入錯誤的方向,只做到了和善,沒有堅定,即沒有懲罰,他們沒有意識到堅定是避免孩子放任所必須的。

小男孩看見蝴蝶破繭而出的過程很痛苦,所以他決定幫助蝴蝶把繭剪開。蝴蝶輕鬆的飛了出來,可是他看到,沒有飛幾步,蝴蝶從空中栽了下來,死掉了。

沒有磨難的教育是可怕的,堅定是教育的核心。而父母常常以保護孩子為名,讓他們放棄奮鬥。在教育中不夠堅定,害怕困難,即使是破繭而出的蝴蝶,也無法保持飛翔的本能。

不懲戒,不驕縱,讓和善和堅定並行,讓孩子在困境和挫折中成長。尊重孩子,相信孩子,確保孩子感受到愛,讓溝通變成本能,讓你和孩子一樣優秀,這才是教育的真諦。

相信孩子是大樹,他就能真的成長為大樹。

今日互動:在孩子撒潑打滾時,各位家長都是怎麼管教孩子的?歡迎評論分享

————————

在育兒生活中,有任何關於育兒的問題胖墩兒奶爸都願意為您出招,旨在為寶寶的生長提供一臂之力。

我是胖墩兒奶爸,一位願意分享自己育兒知識的奶爸。也歡迎各位爸爸,媽媽們進行點贊,轉發及評論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想讓孩子智慧過人,其實孩子一出生就能訓練了,爸爸媽媽別偷懶


如何給寶寶選第一口米粉?別被商家忽悠,寶寶這個飲食習慣很重要


在過去常見的危險又奇葩的10件事,


會玩兒也是一種能力!別只問作業寫完了沒,這些才是寶媽該關注的


孩子玩具被搶,該不該搶回來?


含鐵量比豬肉、羊肉都要高!孩子補鐵重要時期,去菜市場別忽略它


9歲中英雙語比賽金獎得主媽媽談經驗:骨子裡就愛閱讀,那就把閱讀做到極致


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寶寶,上幼稚園後這2點差距明顯,家長別不當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