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很多朋友都在感嘆,自從有了寶寶,吃飯就像是一場你來我往的拉鋸戰, 時常還要鬥智斗勇。
實際上,孩子容易生病和脾胃有很大的關係,脾胃是孩子後天發育之本。如果家長沒有幫孩子調理好脾胃,一是孩子容易生病,二是會阻礙發育,長不高。因此,家長平時帶娃應該著重幫助孩子調理脾胃,只有孩子脾胃運化能力強了,孩子自然就會生病減少了。
為寶爸寶媽們支招,怎樣幫娃兒調理脾胃呢?
問
好脾胃對孩子究竟有多重要?
答
中醫常說「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小兒處於快速的生長發育階段,脾為後天之本,是氣血生化之源,需為小兒生長發育提供物質基礎。另外,先天不足的小兒也要靠後天來調補,如果有疾病,其恢復也依賴脾胃的健運生化。所以小兒的脾胃非常重要。
問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能給孩子最好的生活,但是孩子健康才是其它事情的前提。調理好孩子的脾胃才是家長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如果孩子的脾胃不好會通過哪些症狀表現出來呢?
答
中醫講小兒「脾常不足」,其脾胃之體成而未全、脾胃之氣全而未壯,易於為乳食所傷,常因家長喂養不當、小兒自己飲食失節或食物不潔等因素導致的嘔吐、泄瀉、腹痛、腹脹、食積、厭食、口臭,嚴重的可出現營養不良等表現。
問
除了吃的因素,還有哪些家長容易疏忽的細節也會傷到孩子的脾胃?
答
影響小兒脾胃的原因除了吃以外,還有很多原因,譬如疾病影響、藥物影響、情志因素等。
問
今天我們的主題是「對藥幫娃調脾胃」,中醫提到的「對藥」是什麼意思呢?
答
中醫把相對固定的兩味配合使用的藥稱之為對藥。這兩味藥不是簡單的藥性相加,而是相輔相承,使療效得到成倍甚至多倍的增加,副作用又相對制約減少到最低。
問
如果孩子吃多了,積食了;適合選擇哪兩味藥來消消食呢?
答
小兒的脾胃功能弱,如果吃太多的東西容易消化不了,造成食物堆積形成有害物質,最後傷害脾胃。炒麥芽可以消食、行氣、健脾、開胃;白朮可以健脾、理氣。兩者強強聯合、分工合作,能把由於過食而引起的食積的問題解決掉。
問
孩子脾胃受寒出現腹瀉,您會推薦哪兩味對藥呢?
答
經常吃冷飲,經常喝寒涼或清熱解毒的東西,或者常以水果、蔬菜代替米飯、肉,都會導致孩子脾胃受寒。
陳皮健脾理氣,入脾經、肺經,可以溫脾補氣,主要應對脾寒;砂仁溫中驅寒,入胃經、腎經,可以溫脾胃、行氣消食,主要應對胃寒;兩者聯合溫補脾陽、胃陽,改善孩子的消化問題。
問
剛剛我們講到孩子吃多了容易傷到脾胃,孩子貪吃涼的食物了也容易傷到脾胃。孩子的情緒問題也會傷到脾胃嗎? 也有對藥推薦嗎?
答
中醫認為兒童的體質特點是肝有餘,脾不足,肝屬木,脾屬土,兩者是「母子關係」,如果肝氣鬱結,可傷害脾胃,出現肝胃不和。因而孩子情緒抑鬱或者暴躁都會影響食慾。
山藥健脾,烏梅斂肝。烏梅入肝經、肺經、胃經、大腸經,呈酸味有收的作用,在臨床上常用來斂肝氣、補肝血、養肝。山藥和烏梅相輔相承,增強了平肝、健脾、養胃的功效。
問
對藥可以起到「1 1>2」的功效。但終歸是藥,孩子總是會排斥的。這些對藥,您更推薦家長用什麼樣的方式讓孩子服用呢?
答
以上的對藥口感都很很好,炒麥芽 白朮可各10g煎煮30分鐘,取湯代茶飲,陳皮 砂仁可各取2-3g泡茶飲,山藥 烏梅可做成山藥泥點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