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別總想著去改變孩子 用愛和包容去陪伴孩子共同成長

作者:CUP       2019-06-10 12:30:00


做父母是一個永遠都比不了業的學習過程。在伴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同的時期面臨不同的問題,我們永遠都處在一個學習做父母的階段。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遭遇無助的時候,首先要想到我們需要學習提高和改變自己,而不是總想著去改變孩子。

在上篇關於真正認識孩子的叛逆期的文章中,有的家長留言說,平時也鼓勵孩子,好話說盡不管用,孩子依然我行我素。從家長的口氣聽出,家長鼓勵孩子的目的性很強,是希望孩子按照父母的意願去做。

看到這句留言,我腦海中突然出現兒子兩歲左右時發生的一個場景。兒子把一個東西扔在地上,我讓兒子撿起來,兒子不撿。我也鼓勵孩子說他乖,最喜歡他,仍然不撿。勸說好半天,故作生氣,威逼利誘都沒用。孩子就靜靜地站在那看著我,也不說話。因為孩子小我沒發脾氣。最後,還是自己將東西給撿起來。

一個兩歲的孩子都能看出這種誇獎他是為了哄他撿起地上的東西,更別說青少年了。這種臨時明顯帶有目的性的,簡單籠統地鼓勵,經常被孩子看成是引誘。孩子往往是不會就範的。

相信,帶著目的性地鼓勵孩子,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意願去做的父母不在少數。

作為父母別總想著去改變孩子 用愛和包容去陪伴孩子共同成長

photo by Steinar England on unsplash

女兒在半個月前就已經開始不上學了,學校讓孩子們自己在家複習。我覺得孩子在家複習,一會吃點東西,一會看看手機,擔心在家不能靜心去複習。希望孩子到鎮上圖書館去,認為那裡環境比較安靜。我就問女兒要不要到圖書館去複習,女兒一口回絕,而且非常拒絕。女兒說她看手機是因為學習久了,想要放鬆一下。我沒再堅持,兩天後,我通過微信告訴女兒,其實我一直以來,對她的表現都很滿意。從三年前考到現在的女子語法學校,到接收到UCL的預錄通知書(當然,最終還要看這次的高考成績),都讓我很吃驚,也很自豪。這些倒是我的心裡話。並告訴她,讓她去圖書館只是希望她有個更好的複習環境。如果她認為,家裡複習效果更好,也沒關係。

沒想到的是,接收到信息的當天晚上,女兒告訴我說第二天要到鎮上圖書館去複習。我很感動,上前抱了抱女兒,因為我知道是因為那個簡訊讓她改變的。並再次告訴她,如果她能在家安心複習,就不用到鎮上了。她說,願意去試試。

從兩年前,我對女兒開始實行鼓勵開始,發現鼓勵是有魔法的。鼓勵能讓一個人去做她內心不願意做的事,從而去改變自己。而我所說的這種鼓勵,是父母原本就該具備的,從多方面去看待孩子,看待事情。真正從內心認識到孩子的長處和優點。這樣的鼓勵才會觸及到孩子的內心。並不上簡單地說孩子很乖,很棒,很懂事。

作為父母別總想著去改變孩子 用愛和包容去陪伴孩子共同成長

photo by Andrew Neel on unsplash

我此前說過戰爭可以硬化人的心,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直接粗暴地說服式教育所引發的爭執和對抗也是一樣的道理。父母和孩子的爭執往往都是從直接地說服式教育開始的。父母認為孩子做得不對,指出來孩子卻不贊同,開始發生爭執。當爭執開始時,最後演變到打孩子,或者孩子打父母。戰爭就這樣爆發了。

上次在一篇關於教育孩子的文章後面看到一條評論,一個母親留言說孩子向她動手,打了她。相信每一個孩子都不想背上打父母這種大逆不道的罪名。因為人一旦被激怒,不論是父母還是孩子,是很難顧及到對方的感受。

戰爭可以硬化人的心,愛是可以軟化人的心的。只有做父母的長期鼓勵孩子,用寬容的心去愛孩子,鼓勵孩子。孩子對這種愛和鼓勵是嚮往的,對父母也是依戀的。孩子也會顧及父母的感受,願意嘗試為父母去做出改變。即便是鼓勵沒能立刻改變孩子,也沒關係。鼓勵是孩子成長中必需的「養分」,缺少這種「養分」孩子的身心怎麼可能健康地成長呢?

作為父母別總想著去改變孩子 用愛和包容去陪伴孩子共同成長

photo by Robert Collins on unsplash

我們做父母的都希望用自己的經驗教訓來幫助孩子少走彎路。但是,我們的經驗真的對孩子適用嗎?畢竟時代不同,環境不同,人的性格不同,所以我們的經驗到底是對孩子有益的還是有害對,我們並不清楚。

況且,我們身為父母不得不承認我們自身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和缺點。我們告訴孩子怎麼做,而有時我們自己把事情做的一團糟。我們讓孩子按照我們的老路走,會將孩子帶到何處呢?

所以,做父母是一個一生學習的過程。我們可以告訴孩子自己的想法,提出問題,讓孩子自己做判斷和決定。但是,有一點我們可以自信地給孩子。那就是,愛孩子,包容孩子,和鼓勵孩子。給孩子一個健康、快樂、充滿愛與包容的成長氛圍。我們做父母的和孩子在這種氛圍中,共同成長和提高!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興趣愛好也有鄙視鏈,最「底層」的摺紙竟然上了天


兒童啟蒙教育必備5類兒童讀物推薦,你家有沒有幫孩子準備


「收藏」西語裡那些不該跟孩子說的話


孩子晚睡,長不高是次要,最重要的竟是這幾點


創藝手工:吃完的堅果不能丟,堅果殼變身記,保證創意一籮筐


再婚後不應該強求對方對孩子「視如己出」


毀掉孩子專注力的方式千萬種,而這種無疑殺傷力最強


2-3歲兒童家長必讀 ︳情緒訓練以及如何去'自我中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