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聞遐邇的石門水庫,座落於桃園市大溪區與龍潭區。在亭閣與大壩之間,有步道、綠地和公園,景觀壯闊,依山傍水,是臺灣北部重要的水資源,為大桃園及部分新北地區提供用水,也是觀光休憩的好景點,更名列桃園市十大環境教育場所之一。
石門水庫為民眾默默蓄水已逾半世紀,但它的貢獻遠不止於此。在既有的五大功能:供水、觀光、防洪、發電、灌溉之外,已增添第六項任務,即環境教育。石門水庫於101年通過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成為多面向、多功能的場域,不僅有豐富的水資源相關設施,更有多采多姿的自然生態。水庫之老,也意味著它的可靠,多年來維持一定的運作方針,成為蓄水與環境教育的穩定力量。
石門水庫環境教育館。
環境教育要深入人心,需倚賴適當的場所或設施,才能相輔相成,石門水庫在這方面可說得天獨厚,擁有溢洪道、後池堰、分層取水工(防濁取水設施)、石門電廠、 水力排砂、坪林公園、槭林公園、欒樹林公園、南苑生態園區、高線步道等多處據點。
環境教育全職人員徐笑情說,「我們以水庫的自然資源、特色及議題,作為教學素材,依不同對象設計合適的課程。所謂環境教育,是透過有系統且嚴謹的教案、活潑有趣的引導方式,來激發大家的學習興趣,絕不只是導覽而已。此外,更透過系列出版品和愛水平臺,供民眾快速取得資訊,以加速推廣環境教育,並落實場域紮根。」
濁度實驗。
石門水庫環教館的長桌上,擺了好幾個不同濁度的透明水瓶,其中一瓶是乾淨的蒸餾水,其他幾瓶則含有泥沙,濁度深淺不一。環境教師引導學員手搖這些瓶子,讓沉積在瓶底的泥沙翻騰開來,瓶中水頓時混濁,然後觀察微粒的漂浮狀態;通常要經過好幾個鐘頭,細小的沙粒才會完全沉澱,水質才能恢復清淨。這過程就好像石門水庫的儲水狀況一樣,學員將能立刻瞭解水土保持和水庫水質的關聯性。徐笑情說:「大自然瞬息萬變,曾有泥沙崩塌,把柵欄都給撞歪了。我們索性把柵欄拆下來,變成教學素材,引導學員去領略人和環境相處之道。」
環保局長沈志修表示,石門水庫有豐富的生態與設施,並長期推動環境教育,把水庫的專業內容,化為老少咸宜的知識啟發。石門水庫規劃了許多精彩的環教課程與主題研習活動,歡迎大小朋友一同報名參加,相關資訊可至網站(http://iwater.wranb.gov.tw/)查詢。
何本閥,設置於河道放水口出口,控制下遊河道水權放水量。
更多新聞推薦
國際旅遊網站評比好睡機場桃園機場獲選亞洲最佳機場第6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