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說話」是很多民辦小學幼升小面試都會考的項目,也是讓很多一二年級家長頭痛的難題。
有不少一二年級家長都跟我反應,小朋友看圖說話題目寫的太差了,語言乾枯,甚至連前後四張圖明顯的事件發展順序都看不出,毫無邏輯可言,這可怎麼辦?
語言是思想的載體,小朋友的邏輯思維差,那麼語言表達自然前言不搭後語。而語言乾枯,一句話不超過15個字,看不到一個形容詞,寫出來的東西就跟平時講話一樣口語,說明小朋友平時閱讀量太少,專項訓練做的也少,一是沒有足夠的輸入量,二是沒有方法。導致看圖說話成了老大難。
Jennifer老師的建議是,儘早陪孩子練習,啟蒙初期給孩子讀繪本,分級閱讀時,就可以開始進行看圖說話訓練了。
過程中,為了幫孩子捋清思路,Jennifer老師建議使用「五指複述法」。
「五指複述法」是美國小朋友常用的一種閱讀方法,它把構成故事最重要的五大要素:主角、地點、問題、事件、解決辦法,和五根手指聯繫起來,方便孩子理解記憶,而且最大程度上幫助孩子更好的理清語言表達順序,前後邏輯,因果關係,學會了這點,終生受益。
• 大拇指:故事主角 Characters
• 食指:故事發生的地點環境 Setting
• 中指:故事裡出現的問題 Problem
• 無名指:故事的情節 Events
• 小拇指:結果或是解決辦法 Solution
有些家長也會告訴孩子用:前中後,這三個時間段記憶,個人覺得沒有五指法具體,到了寫作階段,你也會發現「五指法」也是非常好的作文構思思路。
如何運用「五指複述法」?
在給孩子讀經典童話繪本,陪孩子分級閱讀過程中,大部分媽媽都問不出問題,問的最多的是:「這個故事講了什麼呀?」「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呀?」這類問題對於小朋友來說,其實非常難回答。這種問題難度我給大家比划下,初中生高中生語文閱讀理解里最後的一道題(失分最多),這下理解自己的問題有多難了嗎!
但,如果我們用五指複述法來問,就清晰多了:
「故事的主人翁是誰?」
「故事發生在哪裡?」
「故事裡的主人翁遇到了什麼問題?」
「這個問題是如何解決的?」
「故事結局是什麼?」
每問一個問題,可以拉拉孩子對應的那個手指,幫孩子把手指和手指代表的關鍵詞聯繫起來。這樣反覆練習一段時間,孩子熟練後,就可以獨立地藉助五指複述法看圖說話了。
如果孩子在講的過程中不小心卡殼,我們還可以提醒他:「好像還有小拇指沒有出場哦。」或者直接拉拉孩子的小拇指,「想想看,小拇指是什麼呢?」
輕鬆有趣,就像玩遊戲一樣。這樣的練習,是不是比虎著臉問孩子:「給你講的五要素怎麼又忘掉了?」輕鬆多了。
小朋友的學習在輕鬆愉悅的氛圍里效果最好。因此媽媽們記住了,孩子每說對一個,立即表揚:「說對了,非常好!來,繼續接著說~」不斷地鼓勵、表揚不僅讓孩子更有自信地表達,也是孩子愛上閱讀的法寶。
深度創意五指法
「五指法」案例演習!
學會了「五指複述法」之後,爸媽們就要陪著寶貝進行實操演習了。下面Jennifer老師就以大家都熟悉的繪本《好餓的毛毛蟲》為例,和大家一起學學「五指複述法」的應用!
這個故事講述了毛毛蟲從一顆蟲卵變成毛毛蟲,通過不斷的吃食物慢慢長大,最後化繭成蝶的過程。
故事語言簡單詼諧,以以小見大的方式的講述了「每一個新的生命的誕生與成長都是一個積累能量和超越自我的過程」的道理。
好餓的毛毛蟲
大拇指-主角( Characters ):毛毛蟲
食指-環境( Setting ):月光下(這個故事關於環境的描寫較少)
中指-問題(Problem ):瘦小的毛毛蟲覺得好餓好餓
無名指-情節(Events ):星期一,毛毛蟲吃了一個蘋果;星期二,毛毛蟲吃了兩個梨.....
小拇指-結果(Solution):吃飽了的毛毛蟲變得又肥又大,它把自己關在一個叫做「繭」的房子裡。兩個星期後,它咬破繭鑽出來,最後變成了一隻漂亮的小蝴蝶。
有了五個手指的幫助,故事的情節就可以清晰的展現在眼前,寶貝們在講述故事時也就更有邏輯了。
應用了五指複述法,是不是一個複雜的故事一下子說的非常清楚了呢。研究表明,複述故事是幫助兒童提升敘事(講故事)能力的一種重要手段,而敘事能力的發展對兒童認知、情緒和社會性發展均有積極的作用。
我給學生、自家娃講故事一直用的就是這個方法,訓練了這麼多年,她的看圖說話、閱讀、作文真的沒讓老母親操什麼心。回頭看,「五指複述法」帶給孩子的收穫,並不局限於看圖說話,還有做事方法上的改變。
1,孩子做事會更善於抓重點。
比如我和孩子一起看電影,走出電影院後,我就會問她:說說看,這部電影講了什麼吧!她總能想一想之後,把關鍵的故事情節闡述出來,要知道這可是很多大人都做不到的水平。
2,孩子做事會更有條理。
比如放學回家,可以鼓勵孩子用畫圖的方式給事務排序——慣例表。後來經常用五指法梳理思路,孩子自己感受到了有條理的好處,也開始樂於給事務排序。
我們都知道,高效能人士之所以厲害,不是因為勤奮,而是因為他們具備了更高效的思維方式。這種邏輯性極強的高效思維,正是從日常事務中慢慢積累出來的!
Jennifer老師強烈推薦媽媽們從今天起,陪著孩子練起來。從邏輯混亂到條理清晰,只要掌握這個簡單的方法,就夠了~
現場圖
網上還有一些「五指複述法」的延伸遊戲,這裡Jennifer老師也一併整理好了,貼出來供大家參考。
翻翻書:
將複述故事的5個要素,像下圖一樣製成好玩的「翻翻書」,翻到哪個元素說哪個,非常有趣。
翻翻書
擲故事骰子:
將複述故事的要素分別畫在每一面,然後組合成骰子。媽媽和小朋友輪流擲骰子,根據擲骰子的結果複述故事內容。
擲骰子
跳房子遊戲
這個遊戲很簡單,就是把畫有故事複述元素的卡片擺在地板上,小朋友用跳房子的方式,跳到哪一張就說出對應的故事元素。這個遊戲可以充分調動孩子身體的積極性,效果特別好。
跳房子
棋盤遊戲
棋盤上每個小格子代表複述元素或前進後退等小規則,通過擲骰子決定誰說哪個故事元素,特別適合一家人讀完書後一起玩。
棋盤遊戲
好了,答應大家的五指複述法,終於寫完了。大家還有什麼問題需要諮詢的,留言我,不一定每條回復,但每條我都會一一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