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被隨意貼上的標籤,會從「你是」變成「我就是」

作者:CUP       2019-10-19 00:46:52


"

01

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很多人都已經逐漸失去了獨立的思考能力,別人說什麼自己也就不加思索的跟著說什麼,從來也不想知道事情的真相是什麼。

也有的人喜歡對人品頭論足,只憑一件事,一個小小的動作或者一句話,就可以隨意否定一個人,隨便給別人貼上了標籤。

所謂「貼標籤」,就是比喻對問題不作具體的分析,只根據教條對人或事物生搬硬套的加上一個明目。

在不明真相或者沒有經過任何調查的情況下,就被隨便貼上了標籤,而這樣的標籤,一旦貼上,就很難再「撕」下來。

我們最常見的貼標籤,就是大人可以隨便給孩子貼上標籤,幾乎每個人在童年時期,都會被自己的父母隨便評價,貼上各種標籤,而且大部分都是負面的,不好的評價。

父母通常因為孩子的一個舉動就隨意否定孩子,比如孩子見了大人,沒有叫人,就被父母斷定為不禮貌、不懂事;比如孩子不想說話,就被斷定為內向不合群;比如孩子受了委屈,大聲哭泣,就被斷定為不堅強、不勇敢、沒出息;如果孩子考試分數低,就代表不聰明;如果孩子好動貪玩,就被斷定為調皮搗蛋,是個不聽話的壞孩子……

總之,父母對孩子的評價往往負面大於正面,有的完全是負面的,父母很容易給孩子貼上標籤,就如同家常便飯一樣,甚至越貼越多。

而且很多情況下是都沒有證據的,是胡亂下的結論,很多都是由一件小事,而上升到對一個孩子的人格、性格的評價,完全帶有主觀意志,忽視了孩子的感受。

而孩子除了要面對這樣與事實不符的評價之外,還要被這些隨意貼上的標籤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在長期的否定下,孩子會逐漸接受這些負面標籤,成為真正擁有這些標籤的人,真正變成了父母討厭的人。

02

心理醫師蘇珊·福沃德博士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一書中提出了「言語虐待型父母」,講述了惡言惡語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大多數家長都會偶爾對孩子說些貶損的話,這未必就是言語虐待。但如果家長經常對孩子的外表、智力、能力或作為人的價值進行語言層面的攻擊,那就屬於虐待了。」

「有的父母會直接地、公開地用惡毒的語言貶損孩子。他們可能會罵孩子愚蠢、沒用或是醜陋,要是當初沒有把孩子生下來該多好。他們無視孩子的情感,也無視自己頻繁的言語攻擊對孩子尚處於形成中的自我意識所產生的長期影響。」

書中提到一個長期受到父母言語中傷的心理創傷病人菲爾,他說:「我真的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了。我就快要五十歲了,卻還是對別人對我講的所有事都過度敏感。我無法按照字面的意思去理解別人說的話,總覺得對方在嘲笑我。我覺得我的妻子在嘲笑我,我的病人在嘲笑我。我常常半夜睡不著覺,躺在床上琢磨白天大家對我說過的話……任何事情我都能想出一些不好的可能性。有時候我真覺得自己要發瘋了。」

可見對孩子長期言語中傷,會讓孩子變得極其敏感,哪怕只是一句玩笑話,孩子也會當真,而且還會伴隨著一個人的成長,甚至是一生都抹不去的陰影。

一個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都不健全,從出生開始就依賴父母,他對自己的認知和自我評價都來自於父母,如果從父母那裡得到的都是對自己的負面評價,那麼他也會懷疑自己,久而久之,它會逐漸接受父母對自己的評價。

如果父母總是說他是內向的,他就相信自己是真的內向不合群;如果父母總說他不聽話,他會相信自己真的是個壞孩子。

只要父母對孩子貼上了負面的標籤,孩子就會認同這個標籤,並朝著那個方向走去,如果父母對孩子有各種貶損、侮辱性的言語,比如「你怎麼那麼笨」、「你還是不是我生的」、「我要把你送走」、「你真是個窩囊廢」等等。

如果孩子總是聽到自己無比信任的父母說出這樣的話,他會不斷地懷疑自己,而且如果連帶其他親人都這樣不斷的否定自己,強化某一標籤。

孩子的心理不止會很脆弱,自尊心也會受到嚴重的傷害,甚至越來越相信大人說的話,並逐漸變成那樣的人,因為他已經相信自己就是那樣的人,最終從「你是」變成了「我就是」。

03

我們一直都記得經典情景喜劇《家有兒女》中的劉星,他是觀眾們最喜歡的孩子,可是在劇中,他是媽媽最不喜歡的孩子,他很活潑、很貪玩,又不愛學習,但也很聰明、很善良、很有愛。

可是媽媽只看到了他的調皮搗蛋,考試成績差,卻從來沒有看到他的聰明和善良,沒有看到他最講義氣,總是幫助同學們。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他唯一一次考了高分,可媽媽一直不相信,總覺得他是作弊得來的,因為在媽媽的眼裡,他就是成績最差的,絕不可能考到高分,直到父親做了調查,才真相大白。

劉星的媽媽對他已經形成了固有的偏見,早就給他貼上了各種負面標籤,無論他怎麼改變,做得有多好,都被媽媽視而不見。

雖然他很樂觀,但他也會有失落的時候,同樣的,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會對孩子有一些偏見,明明孩子已經很不錯了,可是在父母的眼裡就是哪裡都不好,父母只看到孩子的壞,沒有看到孩子的好。

事實上,沒有幾個孩子能像劇中的劉星一樣,有那麼開朗的性格,將媽媽對自己的偏見視為一種樂趣,很多孩子被貼上了標籤之後,無法趨利避害,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

如果他們對父母深信不疑,那麼父母的話就都是對的,他們會逐漸承認自己就是那麼差。

04

不只是孩子,成人之間也會經常有隨便貼標籤的現象,平常看得最多的是發生在那些明星和公眾之間,人們往往因為某個明星的一次新聞或緋聞,就給這個人貼上了某個標籤。

如果某個明星戲演得不好,就會上升到他的人品,對他各種否定;如果某個明星話說得不好,就會否定這個人的作品;如果某個明星有什麼不好的行為,就會被各種質疑和貶低。

通常看個新聞,看個節目,很多人都可以把一個人罵得一文不值,大多數是跟著別人說的,有的人根本對這個明星一無所知,卻還是對他品頭論足,胡亂貼上各種負面標籤。

因為被貼上了標籤,這個人如果做了一些好事,依然會被人否定,得不到公眾的認可。

如果一個人被負面標籤纏身,他的演藝生涯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心理上也要有強大的承受能力,往往演藝圈裡,患抑鬱症和自殺的機率都比較大。

如今的小花旦鄭爽總是時不時的被推上熱搜,有時因為戀情,有時因為演技,有時又因為個人的性格。

公眾對她褒貶不一,她一直都被貼上了各種標籤,有人說她漂亮可愛,有人說她脾氣不穩定,有人說她說話不清楚,扭扭捏捏,也有人說她不自信,愛得卑微。

如果你看多了有關鄭爽的節目,你會發現她越來越不自信,感情也一直不順利,如今與新的戀人之間又發生了各種摩擦和矛盾。

一個人就算自身有問題,也可以由他的親人來指點,由他的朋友給出意見,也許我們看到的只是表象,在沒有調查之前,還是不要輕易下結論。

一個人被貼上了各種標籤,就會一直撕不掉,而且會越來越不自信,缺乏安全感,如果大多數人都這樣說自己,自己也會懷疑自己,也許少一些嘈雜的聲音,對一個藝人來說是一種很大的鼓勵吧。

05

其實普通的成年人中也隨處可見隨便貼標籤的現象,你認真工作,不喜歡聊天,別人會誤會你什麼都沒幹;你善良,樂於助人,別人說你是個傻子;你穿著樸素,吃的簡單,別人斷定你沒錢摳門……總有人會給你貼上原本身上沒有的標籤。

不加思索,不明真相就給人胡亂貼上標籤,真的不是什麼好事,會極大的影響一個人對自我的評價。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在家陪孩子畫畫,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能對孩子幫助最大?


餅印一樣!梁詠琪大曬全家福❤除了帥氣老公和可愛女兒,弟弟模樣更搶鏡!


30-60天寶寶的生活起居細節


怎樣有效的訓練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以下幾方面告訴你


「越沒文化的人越喜歡逼孩子」董卿:你不逼孩子,將來生活會逼他


這個菜要多吃,補腦增記憶,比核桃還管用


帶娃旅行這樣穿,拍出來的照片才能笑傲朋友圈


娛樂圈卸下妝容無人識的七位女星,劉嘉玲最奇怪,網友:素顏沒我老婆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