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是第三天了,這三天以來,蘭蘭明顯感到孩子的奶量大增,基本每隔一兩個小時孩子就哭著要吃奶,每次吃奶都是一副好像吃不飽,意猶未盡的樣子。
「這孩子這兩天怎麼總是很餓的樣子,喝了那些下奶的湯也沒有好轉嗎?要不要考慮加點奶粉吧,總是這麼餓著孩子也不行啊。」這天婆婆聽到孩子又哭了,聞聲過來,和蘭蘭勸說到。
蘭蘭原本是下定決心要給孩子純母乳喂養的,可是眼下孩子也就剛剛出生不到兩個月,好不容易和孩子已經相處出一定的規律來了,吃玩睡都已經進入正軌了,現在因為自己產奶跟不上,要放棄母乳喂養,這心情真是憋屈啊。
「一夜回到解放前,現在我奶不夠孩子吃,孩子吃不飽,連帶著睡也睡不好,醒的時候總愛哭鬧。你說,我還堅持不給孩子加奶粉也說不過去啊。」蘭蘭在微信上和我一頓吐槽。
「孩子兩個月了,吃奶突然更加頻繁,還容易夜醒,容易煩躁、哭鬧?咳咳咳!你再等等,觀察下,奶水會有的,孩子應該是進入猛長期了。很快就會好起來的。」我回復到。
猛長期,顧名思義,就是寶寶的生長高峰期,這期間身高體重快速增長,你甚至可能會發現,寶寶一夜之間就長大了。
這在寶寶出生的第一年和青春期的時候是最為明顯的。
猛長期的變化是可以直觀測量的,如果把孩子身高體重的增長結果放到曲線圖上,可以很明顯看到,在猛長期里寶寶的生長發育曲線是短時間大幅度往上跳的。
一般來說出生後的幾天,出生半個月左右,三個月左右,六個月左右,以及九個月左右這些時間點有可能處於猛長期階段。
當然,猛長期出現的具體時間有個體差異,有可能在任何時間開始,一般整個過程會持續2-7天。
(一)奶量大增,吃奶頻繁
既然是身高體重快速增長,為了長肌肉、長骨骼、長腦子,就必須要有更多的熱量和營養,寶寶的胃口就大了,吃奶的頻率也增加了,吃奶的時間還可能變長了。
此外,寶寶也會逐漸掌握新的技能,比如坐、爬、走路等,行為方面的發展也會導致寶寶需要吃更多的奶。
這並不是寶寶的腸胃出現了問題,也不代表母乳的營養不夠!
(二)睡眠倒退,夜醒頻繁
睡眠有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猛長期,寶寶需要保留更多的能量來長身體,白天可能出現更長時間的睡眠。
但因為頻繁吃奶,會導致寶寶頻繁的夜醒,一醒來就要吃,吃飽了才能安穩的睡,總之就是狂吃狂吃,一直要吃。
(三)脾氣暴躁,煩躁不安
·因為食量變大,如果奶量一時沒跟上,寶寶就會因為吃不飽而煩躁不安;吃奶時會不斷含上、扯開,看起來他就像一頭狂躁的小獅子。
·前面提到,寶寶此時需要更多的睡眠,但頻繁的夜醒讓他睡眠質量不夠好也容易發脾氣。
·大腦和身體的快速發育可能會讓寶寶一時難以適應,也會令寶寶不舒服而哭鬧。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面對寶寶的哭鬧首先要排除疾病原因。
(一)按需喂養,不要馬上添加奶粉
·母乳喂養的媽媽不要擔心母乳量不夠餓到寶寶,或者由於來自他人的壓力,就開始給寶寶添加奶粉。
還記得我們說過無數次的母乳分泌機制嗎?寶寶吮吸越多媽媽分泌的乳汁就會越多。此時,媽媽除了按需哺乳,保證正常飲食和攝入足夠水分就可以了。
貿然地添加奶粉只會讓媽媽的奶量越來越少,久而久之就沒有信心再繼續喂母乳了。
·人工喂養的媽媽可以適量增加些奶量。
媽媽可以通過尿量和體重增長情況來判斷:寶寶每天都可以尿濕5-6塊尿布,並且體重有所增加,就表示寶寶吃的足夠了。
(二)創造舒適的睡眠環境
猛長期時,寶寶需要比平時更多的睡眠時間,不要干涉他,讓他睡個夠,不要因為擔心白天睡太多,刻意叫醒熟睡中的寶寶。
休息不好會讓寶寶感覺很累,我們除了為寶寶提供更舒適的睡眠環境,給寶寶更多的撫慰和安全感,同時要相信寶寶自身的調節能力。
另外,白天寶寶睡的時候,媽媽也需要抓緊時間好好休息,畢竟夜間寶寶頻繁夜醒對媽媽也是一大考驗。
(三)給寶寶更多的耐心與關愛
沒有什麼能比媽媽溫暖的懷抱更能安撫寶寶的情緒了。
這段時間就需要媽媽多一些更多一些的耐心,和他說話,講故事,做些讓寶寶開心的事轉移他的注意力。在家實在哄不住,就帶出去轉轉。
如果這個時候你也精疲力竭,不妨請其他家庭成員幫忙照顧孩子。
猛長期過去之後,寶寶的身高和體重都會有所增加,或者寶寶的大動作會有飛躍的進展,比如寶寶突然會翻身了、會爬了等等!
有一種,風雨之後見彩虹的喜悅感呢!
關於今天的話題,你還有什麼想法嗎?歡迎留言評論,和我們一起交流哦。
如果寶媽寶爸還有什麼其他想了解的話題,可以告訴我們。寫文不易,多多幫我留言點贊轉發哦,雨滴醫生謝謝你了!#雨滴醫生說育兒# #健康真相館##聰明孩子養成記#
免責聲明:本人的科普,科普內容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人就職單位無任何關係。 如果我的科普內容有誤,請留言告訴我,我非常願意核實並更正。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果涉及到您的版權,請聯繫我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