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為人母,相信很多新手媽媽在聽到寶寶第一次叫媽媽的時候都是激動萬分的,那種喜悅的成就感馬上湧入心頭。但是,如果自己的孩子馬上都一歲了還不會說話的話,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愁壞的。而作為家中的老一輩也會為這種現象找各種理由,而且這些理由都是一些所謂的土方法,比如說寶寶如果是說話晚的話,長輩就會說孩子出生後就是因為沒剪「舌根」的原因,所以才造成了這種現象。聽上去荒謬無奇,但是這種說法現在在很多農村還依然流行。寶寶說話晚真的是因為這樣嗎?
曉雲家生了個孩子,出生的時候婆婆就說要把孩子的舌根給減掉,這讓曉雲聽了之後不敢想,所以就沒有聽從婆婆的建議,但是如今,寶寶已經馬上要一歲了還不會張口說話,婆婆見到孫子這樣不由的開始責怪起來了兒媳婦,當初沒有聽從自己的話。
寶寶開口說話晚的原因?
1、聽力障礙:聽不到自然不會說聽得懂才會學,聽覺正常是寶寶學習說話的大前提,當寶寶聽力出現異常自然就不會學習模仿,肯定也不會說話了。聽力異常在早期也往往難以被家長發現,很多寶寶出生後看起來很健康,但到2-3歲突然發現有聽力障礙,而這個時候正是寶寶語言發育學習的黃金期,自然而然就說話晚了,因此,給新生寶寶的聽力檢查是很重要的。
2、語言環境很重要0-2歲是寶寶語言吸收期,孩子會把聽到的語言都吸收起來到了兩歲以後爆發,這就是有些家長說的孩子原來不會說話,突然一下子就成小話癆的原因了,現在很多家庭是老人帶孩子,而老人本來就話少喜靜,如果父母下班後再不和孩子進行充分的語言交流,那麼孩子就會缺乏學習語言的情境,語言發展自然受影響。
3、構音障礙:想說說不好構音器官異常通俗的說就是發生器官有問題,肺、喉、面部、口部肌肉、硬齶、齶咽肌、舌和下頜等構成人的構音器官。比較常見的像是舌系帶過短,齶裂或是粘膜下齶裂等等,舌系帶過短是指舌系帶沒有退縮到舌根下,導致舌頭不能伸出口外,舌尖不能上翹,導致寶寶說話不清,這種地做個舌系帶手術一般就能解決了。
幼芽媽媽需要提醒家長:如果發現寶寶有開口說話晚的情況,一定要選擇及時就醫,向醫生求助採取科學的辦法,避免錯過孩子最佳的語言發育黃金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