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的一個小時,決定了孩子長大是否成才,家長需抓住黃金時段

作者:CUP       2019-10-19 00:45:50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一次和家長的交流,有一位家長和我反映說:孩子睡覺前總是很難平靜下來,讓他快點睡覺卻怎麼都不聽話,在旁邊監督看著他閉上眼睛睡覺,結果剛假裝離開關上門,卻發現又把眼睛睜開了,真是讓人頭疼,又怕第二天一早賴床起不來錯過了清晨學習的黃金時間。

通過和這位家長的交流,我發現這位家長的主要關注點是提高孩子在早上的學習時間,在她看來,孩子一天的學習寶貴時間就在早上那幾個小時,如果那幾個小時不把握住,孩子一天都不會有學習收穫。

我想對這位家長想法提出糾正的是:不單是重視早晨時間,抓住睡前一小時,也同樣決定孩子長大是否成才。

人們經常說:\"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這個思想在家長的思想觀念里根深蒂固,讓很多家長都很重視孩子早上的學習時間安排,認為只要抓住了早上的黃金時間,就可以讓孩子更多的記住和掌握學習知識。

然而這種想法只是片面的,家長把過多的關注點都寄托在早上的時間,卻忽略了睡前一個小時的黃金複習時間。

為什麼睡前一小時對孩子成長很重要

確實,我們不可否認每天早上人的大腦在一天的時間裡都是較為清醒的,因為在經過了一晚上的休息後,人的大腦得到了休息,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學習和記住新的知識。然而,人對某一事物的記憶是要不斷回顧複習的,根據實驗觀察記錄,人的大腦記憶遺忘曲線呈現出人的記憶周期分為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兩種.

我們主要從短期記憶來探討孩子記憶問題。

第一個記憶周期是在學習後的五分鐘時間,就要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和概括複習,這也就是下課後老師常提醒的課後及時鞏固複習.

第二個記憶周期是學習後的半個小時,這個時候人的記憶出現下降趨勢,需要及時對知識進行再次回憶。

第三個記憶周期是學習後的第十二個小時,一般情況下也就是孩子到了晚上結束了一天的活動,這個時候就要對一天所學的總結回顧。

這三個記憶周期屬於短期記憶的範疇.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研究發現,人的記憶遺忘在學習之後就開始出現,而且整個遺忘過程還不是勻速的.最初遺忘速度較快,隨後遺忘速度逐漸變緩.

為了證實複習回顧對知識真正掌握的重要性,艾賓浩斯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實驗結果都向我們充分證實了一個道理:學習一定要注重複習,而且回顧中對知識更加深層的理解透徹,對知識掌握也越持久,能更加有效的學習。

所以說,早上是學習的黃金時間,不過這只是一個開始,家長們要重視睡前一小時,對於孩子的學習才是一個完整的概括總結,不要讓白天的努力學習白白付出。

抓住睡前一小時,有什麼好的影響

1.對白天所學知識掌握的更為牢固

前文我們講述了人的記憶遺忘規律,總結到孩子睡前一小時對白天所學習的知識進行再次的總結回顧,可以對知識更好的掌握。每個階段的複習,都是加深知識點在孩子腦海中的記憶,而且,一天的忙碌下來,人的身心都是較為放鬆,心情較為平緩的,這個時候對知識的回顧也是可以加深理解和記憶。

2.讓孩子的睡眠質量更好

在現在這個電子設備占據人們生活的時代,不光是孩子,很多家長在睡前一小時都總是習慣性的通過使用電子設備來進行網絡社交或者是信息瀏覽來進行放鬆,不過很多刺激性的信息內容都容易造成孩子的精神越來越亢奮,這會讓孩子的睡眠時間延後,導致睡眠質量不足從而影響第二天的學習質量,所以睡前儘量減少孩子對電子設備的接觸,可以通過回顧知識來對大腦進行運轉,從而加速大腦疲憊來進入睡眠,可以提高睡眠質量。

3.家長的陪伴,親子關係得到提升

家長忙碌工作和家務的一天,還有孩子在學校里學習後的一天結束,睡前的一個小時,家長陪伴在孩子身邊和孩子聊天談心,或者一起回顧一天都經歷了什麼,讓孩子與家長更多談心的時間,可以提高親子關係,讓感情升溫。

孩子睡前的一個小時,是一天勞動後的放鬆和總結時間,這段時間即是孩子複習的黃金時間,也同樣是鍛鍊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時間,家長在這個時候也要注意孩子睡前的活動安排。

孩子睡前一小時,家長應該怎麼安排?

1.讓孩子對白天所學知識進行回憶

睡前對一天的總結和反思,這不光僅是對學習內容的複習回顧,也可以是對今天所經歷的事情的回憶反思,比如今天學習了什麼內容,孩子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今天學校里發生了什麼事,有哪些事是有趣的,哪些事自己的做法是否是正確的,都是值得反思的,這可以讓孩子重新認識自己的生活和學習情況,也可以鍛鍊孩子為人處世的方法和態度,對孩子今後的人際交往和學習都有好處。

2.培養孩子睡前閱讀的習慣

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也是受益匪淺的,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孩子抓住睡前一個小時,閱讀一本經典的名著或者是科學類科普性書籍,養成一個愛閱讀的好習慣對孩子的成長學習發展也是重要的補充和輔助,也可以培養鍛鍊孩子的專注度與穩重性格。

3.減少孩子睡前接觸電子設備

電子網絡信息世界的內容太過於繁雜,很多信息內容都不適宜孩子接觸,而且很多內容都容易造成孩子情緒的亢奮,比如電子遊戲和暴力型視頻,容易讓孩子越來越精神,出現入睡時間延後的情況,甚至通宵不眠,這對孩子的身心都是造成極大的損傷,經常接觸電子網絡,也容易讓孩子的\"網癮\"加大,影響學習生活。

4.不要讓孩子睡前心情波動過大

不要在睡前和孩子發生爭吵等不愉快事件,有不同看法我們可以心平氣和的通過溝通和孩子解決,不要讓爭吵導致雙方的心情都不好從而導致睡眠質量的下降。而且重要的是,0-6歲的孩子本身對黑暗就有恐懼感,這個時候千萬不要用恐嚇的方式來強迫孩子入睡,這會導致孩子恐懼心理更加嚴重,性格會更加膽小敏感,影響孩子心理成長發展。

5.家長的陪伴

白日的忙碌讓家長和孩子相處時間很少,那麼家長就可以抓住睡前一小時來增加和孩子的感情培養,可以和孩子一起回顧今天一天的生活經歷,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一起探討閱讀中的理解與體會,很多事情家長和孩子們都可以一起分享交流,睡前一小時的互動,可以有效增強親子關係。

時間就像是海綿里的水,學會合理的利用時間不光可以讓孩子提高學習效率和水平,也可以讓孩子更加懂得珍惜時間。

睡前一小時,千萬別輕視,抓住黃金時間,讓孩子養成良好習慣,是我們家長需要重視的。不光要重視孩子的學習,也要重視孩子的生活,關注孩子更好的發展,讓我們共同努力。

我是海馬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這些營養都是孕婦非常需要的,如果懷孕了,你需要了解這些


總嘮叨怕孩子嫌煩?懂得「印刻效應」,「嘮叨」能發揮大作用


水火不容的婆媳關係,多是這兩種原因直接導致,看你中招沒?


最苦男女 被綠數月 蒙然不知


帶寶寶坐地鐵「出奇安靜」,順著孩子眼神望去,媽媽會心一笑


孩子在媽媽肚子裡就會笑?肚子黑乎乎的他看到了什麼?解釋很暖心


為什麼您的孩子學習很吃力?別靠死記硬背了,從邏輯推理能力入手


寶寶不愛吃白米飯,這麼做每次都吃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