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關注,你關心的育兒問題這裡都有答案
小編第一次聽到「胎毒」這個詞的時候懵圈的,據說——
胎毒就藏在媽媽體內(或者子宮?),如果孕期不去除乾淨,就會導致寶寶出生後黃疸、身上長斑、容易濕疹、頭上有乳痂,嘴裡長鵝口瘡……
總之,「胎毒」,就是胎裡帶出來的,寶寶出生後不論有什麼不是,都是因為媽媽懷孕時沒好好去胎毒!
去「胎毒」要怎麼辦呢?吃鵝蛋、玉米須泡水喝、吃綠豆、金銀花泡水喝……
這些各種奇奇怪怪的偏方,幾乎沒有媽媽沒被念叨過。
所以,「胎毒」到底是什麼?怎麼解決?要是寶寶真的有了「胎毒」該怎麼辦?
小編查了很多資料,據說導致「胎毒」的原因很多,比如「著名」的「女德講師」丁璇就曾提到過:「如果孕期有性生活,孩子就會瘦弱,頭大身子小,象豆芽菜,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夫妻合房胎毒所致。」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邏輯真的好嚴密呢!
事實上,現代醫學裡,根本沒有「胎毒」這種病,更沒有「胎毒」這種毒素!
我們可以這樣說:「胎毒」是被「臆想」出來的!
這是因為在曾經科學知識比較匱乏的年代,新生兒出生後表現的一些症狀找不到合理的解釋,人們就容易將其歸因為「胎毒」。
可實際上,這些症狀只不過是某些疾病造成的,或者可以說是由於新生兒獨特的生理特徵導致的。
比如「女德講師」丁老師說的「如果孕期有性生活,孩子就會……頭大身子小……」
那可不咋滴!
正常胎兒都是頭大身子小。足月胎兒和新生兒的頭身比是1:4,而成年人的頭身比是1:7。
人類這樣的發育,是為了在子宮內優先發育神經系統,胎兒的頭部比肩部寬,也是為了能夠順利分娩。
媽媽們應該都知道,能順產的胎位是頭位,頭在下方,先娩出頭,頭娩出後,緊接著胎兒的身體就能順利娩出,這就得益於頭大肩窄。
如果胎兒身體過大,就會肩部過寬,容易發生頭部娩出,而肩部、身體不能順利娩出的情況,進而容易導致胎兒的死亡。
所以胎兒頭大是正常的!跟孕期啪啪啪啥的沒關係!(小聲bb一句:就算有毒,那不也是男的帶來的?關媽媽什麼事?)
除了丁講師說的這種情況,還有一些寶寶出生後身上出現一些常見的小問題,也容易被扯上「胎毒」。
比如:
寶寶頭上的油脂
寶寶出生後頭頂上有厚厚的油脂,可能是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出生後就有的胎脂,混合著血液,家長一直沒敢給寶寶徹底洗掉;第二種就是出生之後才出現的脂溢性皮炎,也叫乳痂。
但不管是哪一種都和媽媽沒有關係,家長幫寶寶做好清理工作就行了。
正確做法:
先把軟布浸泡在食用油里(橄欖油、花生油都行),然後再放在寶寶頭上敷10分鐘左右,把這些胎脂、皮脂松解了,之後就可以用濕毛巾擦掉,或者用細梳把這些物質梳掉。如果是出生時的那種胎脂,可能一次就洗乾淨了;如果是脂溢性皮炎分泌的皮疹,可能就得多洗幾次,必要的時候,油敷的時間再長些會更有效,比如敷整晚。如果這些方法都試過了,實在洗不掉,可以帶寶寶去醫院,讓醫生檢查一下,判斷是否需要使用外用激素軟膏。
黃疸
這應該是很多媽媽都會遇到的問題:在母乳喂養期間孩子會出現黃疸,然後就有「過來人」說這是因為母乳的關係,或者「胎毒」被帶出來等等。
不不不~事實是每個孩子出生後本身都會有一個黃疸的過程,只是輕重程度不同。很多看似「正常」的孩子只是黃疸程度沒有達到身體「變色」的程度而已。
正確的做法:
一般情況下,黃疸的治療非常簡單,就是使用光療,不管是日光的白光或是藍光照射,都是十分有效的黃疸的治療措施。
不過,具體的操作還是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哦!以免錯誤治療反而延誤病情。
新生兒毳毛
問:三個「毛」放在一起念什麼?
想當年,小編可以認真查過字典的:毳cuì。
除了這個過於書面的稱呼,這種病還有一個民間「小名」:「豬毛風」。
有的寶寶在出生後不久,在背上、胳膊上可見到類似於「毛衣起球」一樣的「黑色小刺」,民間俗稱「豬毛風」,有的偏方還建議刮「豬毛風」以排毒。
千萬別!
一頓操作猛如虎,回頭一看娃破了皮!
這種做法很容易損傷寶寶嬌嫩的皮膚,反而有可能增加皮膚感染的風險。
新生兒毳毛,我們可以把它理解成寶寶一生出來就帶著的「汗毛」,只是有的寶寶可能毛髮旺盛,汗毛細長,由於衣服的摩擦等原因,汗毛打結、結成球,就變成了圖中駭人的樣子。
不過別擔心,更別瞎操作,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這身「新鮮的汗毛」終將褪去,寶寶的皮膚自然也會逐漸恢復正常。
濕疹
濕疹的原因是皮膚乾燥、屏障功能損傷,導致外界刺激物進入皮膚內,產生皮膚炎症、過敏導致的。
大多發生在寶寶頭皮、面部、耳廓。隨著寶寶爬得多了,四肢的活動總是會有摩擦,也可能會出現濕疹。
這不是「胎毒」!不是「胎毒」!
正確的做法是:
濕疹會導致寶寶非常癢,不停地抓撓,嚴重時會讓寶寶情緒煩躁,所以家長一定要及時安撫寶寶。平時多給寶寶塗保濕霜,保護皮膚屏障功能,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需使用激素軟膏。多觀察,生活中避免接觸刺激原,食物過敏引起的濕疹要忌口。濕疹時最好穿純棉的寬鬆衣物,以減少對皮膚的刺激。能吃嗎?
有時候,不是我們告訴家人「胎毒」不存在,它在別人心裡就真的不存在!
所以,如果家裡人一定要讓咱吃點去「胎毒」的偏方怎麼辦?
答案:虛與委蛇&態度堅決並行,堅持理念,攻心為上!
去「胎毒」之媽媽篇
有的可以少吃點兒
比如鵝蛋、綠豆啥的。
畢竟……它們雖然沒有去「胎毒」的功效,但還是有一定營養的。
只是准媽媽一定注意別過量,別逼自己吃。
有的不能吃
比如玉米須泡水啥的……
講真,這東西上面有木有農藥殘留啊?!
去「胎毒」之寶寶篇
小編聽一位同學說過,有的地方,會給寶寶喝泡好的黃連水!每天一小勺!
嘖嘖嘖……想想都覺得心裡發苦……
不管是黃連水還是別的什麼藥丸之類的,這些統統堅決不能給新生兒吃!
除了母乳和配方奶以外的,都是輔食!你想啊,你會給孩子吃這樣的「輔食」嗎?你忍心嗎?你自己吃的下去嗎?……
啊~這個偏方對媽媽來說真的是靈魂打擊……
當然了,不管哪種偏方,要想避免它們,最好的方法還是攻心!
把文章轉發給家人,科學育兒一家人豈不美滋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