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幹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的病變,是一種肝臟病理的改變,脂肪肝在我國發病率很高,是僅次於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容易得脂肪肝的人,第一個就是肥胖的人,第二個就是得糖尿病的人,第三個就是久坐不動的人。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感染內科暨肝病中心副主任、教授、主任醫師陳金軍教授在接受家庭醫生在線採訪時,幽默道:「脂肪肝患者他可以不胖,但他肚子大,叫腹型肥胖、中心性肥胖。所以就你在大街上看誰有脂肪肝,就看誰肥不肥,肚子大不大,就可以了。」
脂肪肝在病理學上劃分為五個階段——單純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一般來說,脂肪肝是屬於可逆性疾病,早期及時的發現和治療可以恢復正常,但是如果置之不理,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脂肪肝可不能置之不顧 容易出現以下後果:
1、導致肝功能受損
脂肪肝是一種身體代謝性的疾病,也是肝毒性損傷的早期表現,如果出現脂肪肝,就在一定程度上表示肝臟功能受到損害。機體的代謝功能出現異常,脂肪肝會導致肝內合成的磷脂和血漿脂蛋白減少,長久會影響神經和血管功能,並且引起記憶力的衰退。
2、導致肝硬化
如果對脂肪肝沒有加以治療控制,會存在發展成慢性肝細胞纖維化、肝硬化的可能。根據研究顯示,有七成的肝硬化最終會發展成肝癌。
3、全身器官功能的衰退
肝臟堆積了脂肪會讓肝臟合成白蛋白的能力下降,然而白蛋白是維持組織器官功能的重要蛋白質,如果白蛋白低下,人就會有食慾差、容易疲乏、四肢無力等等症狀。
治療脂肪肝 減重是關鍵
首先確定是否是單純的脂肪肝就是轉氨酶沒有炎症的,比如說轉氨酶不高,然後沒有纖維化,這種的治療最簡單就是要減重。一般來講要減5%以上,其實最關注的目標就是腰圍。在治療不同程度的脂肪肝的時候,最主要的區別就是減重的比例是不一樣的。脂肪肝越嚴重,需要減重的比例就越大。最高的時候我們可以下降15%,輕度的人可以下降5%就可以了,一般是要做完肝臟活檢之後才會提供一個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