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斗黑吃黑,拖沓沒重點——《逃出水泥地》

作者:CUP       2019-09-09 23:05:38


"

今天介紹美國電影《逃出水泥地》。片名Dragged Across Concrete (2018),別名高壓制裁(台) / 黑吃黑。

本片由獅門出品,獅門以B級片著稱,在影片一開始就奉獻了一幕驚爆的肉搏戲,瞬間調動起了觀眾們的熱情。但隨著影片發展,整部《逃出水泥地》帶動的情緒呈現從高到低的平滑曲線。影片最開始的激情隨著時間流逝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廢話和拖沓的情節。

老硬漢梅爾·吉勃遜 Mel Gibson在本片中擔任男主角Brett Ridgeman,他是一名年僅60的老警察,一把年紀了還奮戰在抗擊罪犯最前線。一次他和搭檔Anthony Lurasetti抓捕罪犯時,採取了過度暴力的方式,遭到「熱心」市民拍下向媒體投訴。在聖母情結泛濫、政治正確第一的情況下,警長選擇息事寧人,Brett和Anthony被停薪停職6周。

這讓脾氣火爆的Brett十分不爽,心想自己拼死拼活一直兢兢業業抓捕罪犯,卻落得一個出力不討好的結果。而自己幾十年前的搭檔則早已升官發財,坐在辦公桌後訓斥自己。同時,他的老婆身患疾病行動不便,只能依靠拐杖艱難生活;女兒上下學路上總是被路邊小流氓騷擾欺負。一樁樁煩心事積壓在一起,Brett決定弄點錢,改善生活條件。

同樣被停薪停職的Anthony一樣也有很多生活的煩惱,沒了生活來源,他甚至連準備好求婚的鑽戒都負擔不起,結婚大事也遇到了大麻煩。Brett找上Anthony,想要做一些法律不允許的事情去賺錢,Anthony原本內心是拒絕的,但架不住金錢攻勢。有道是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當活下去都成了問題時,什麼公正道義都先免談吧。

Brett想到的辦法是黑吃黑。他依靠以前的線索推斷出有一夥歹徒會做壞事,於是想要監視他們,打劫這群歹徒,賺一筆錢走人。隨後劇情就在黑吃黑的過程中進行。要麼是黑警吃了黑幫,要麼是黑幫滅了黑警,具體結局大家可以在影片中尋找。

俗話說的好,黑吃黑,越吃越肥。而在這裡卻變成了黑吃黑,越吃越廢。影片十分詳細的描寫兩方勢力爭奪最終戰利品的過程。黑警的優勢是專業戰鬥素養和技能,黑幫的優勢是人數優勢和先發制人,鹿死誰手成了影片最大的懸念。唯一可以預見的是,不論哪方獲勝,最終結局都是極其慘烈的,想著一網打盡贏家通吃幾乎是不可能。想逃出水泥地的人,最終都深陷泥潭。下面的人幻想著野雞變鳳凰,可是按照《刑法》里的方法絕不是出路。當水泥凝結變硬,水泥地里的人只能永遠陷在其中。

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影片立意是在這個基礎上,兢兢業業幹活的永遠趕不上投機取巧的,懂得經營的人早早地爬到安全高位,悶頭苦幹的人則只能成為別人的墊腳石。為了強化戲劇衝突,再給他們安排上一場黑吃黑的槍戰,於是讓老實人吃虧似乎就成了唯一出路。

缺點也同樣明顯,電影實在是太拖沓了。159分鐘時長的電影,有一大半時間在說廢話,拍完這個人說話再拍下一個人說話,好像導演在練習他的正打反打。《逃出水泥地》編導把時間全用在描寫無關緊要人物的日常生活中。或許導演看《冰與火之歌》看多了,覺得POV的方式特別酷,一定要事無巨細地表現小人物,讓觀眾對這個角色產生感情,然後再把這個角色用很普通殘酷的方式寫死,讓觀眾們覺得很震撼。可是就影片的時長來看,觀眾完全來不及對這些角色產生認同。出場人物太多太密,詳細描寫但又缺乏重點,結果只能讓人昏昏欲睡。

屌絲互斗黑吃黑,敘事拖沓沒重點。"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控訴好萊塢:比利·懷爾德&《日落大道》


別小瞧了印度寶萊塢,推薦6部電影,筆者感覺很優秀,歡迎評論。


誰還記得《放牛班的春天》里的小透明?


即使沒有別人給你理由,生命依然值得堅持,出自哪部電影您知道嗎


10年漫改羅小黑提檔上映,票房口碑雙崩塌,首日票房不及哪吒零頭


和周星馳撕破臉,又強行「跪拜」趙本山,如今無人認識


全員演技派的國產新劇來了,一口氣追完所有更新


「威尼斯」威尼斯電影節閉幕:中國大陸電影是否還能重獲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