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了這種能力,孩子以後能夠快速的學會任何語言

作者:CUP       2019-09-09 23:03:30


"

孩子的多語言學習一直是大家很關注的一個重點,有很多家長會希望自己的孩子從小就會雙母語,這當然是好事。

網上有人提問:「小孩什麼時候學習外語比較好呢?」

底下的評論各顯神通。

@星星老闆娘 提到,自己是西班牙語終身粉,建議從嬰兒小於1歲都可以開始「磨耳」了,家長可以自己get小語種並用在生活中,並藉助各種多媒體視頻、音樂等胎教開始磨。

@Sherry Wang講了自己的4歲小女兒用語言拯救了一家人的故事。那時候他們全家去美國,答主帶著她媽媽去超市購物、去餐館點餐、去菜市場買菜,都遇到了語言不通無法交流的問題,很是尷尬。

沒想到所有的交流過程都是靠著4歲女兒來完成,英文、中文無縫銜接,女兒還特別自豪的說:「就是自學唄」

有人提到孩子0—3歲學習外語最好;還有人提到從孩子落地開始就可以讓他聽多種語言了。

小七老師微信也經常會收到家長詢問孩子學外語的事情,比如:「雙母語環境這會不會讓孩子混亂?我們家孩子從小漢語還沒學明白,就讓他學別的語言,這孩子會不會混亂,什麼都學不好?」

有很多家長的疑惑是:孩子從小生活在多母語環境里,會什麼都學不好嗎?

好,那借這個機會,接下來小七老師就跟大家講一下多語言學習的事,各位家長可以看仔細了~

先說結論,不會的。

小七老師講一個案例,就是我們中國的多民族地區和邊境地區。

比如說吉林、遼寧的部分地區,就是朝鮮族和漢族聚集區。或者是在我們中國新疆,烏魯木齊,有沒有發現在這些多民族聚集區,那裡的孩子自然的就會兩種語言?

再舉個例子,廣東這個地方的語言種類也很多,不光是粵語、客家話、潮州話、潮汕話很多,大家來想一想,一個出生在廣東的孩子,他會不會講兩種語言?

其實,在多語言環境里,孩子不但不會混亂,反而還會有很多優勢。

這些優勢是什麼?

行業內權威的Cornell Language Acquisition Lab的實驗結果有以下這些發現:

(1)跟單語兒童相比,雙語兒童在抗干擾、集中注意力方面有顯著的優勢。

(2)跟單語兒童相比,雙語兒童在做計劃和解決複雜問題的時候的表現更好,更具有創造力。

(3)在成年人當中,雙語人群的認知明顯要比單語人群更強。

(4)有實驗表明,雙語成年人失憶症的發病時間要比單語成年人發病的時間推遲四年左右。

(5)有部分實驗證明,在幼年時期習得雙語或者多語的人群,通常在成年後更容易學習外語。

(6)通常懂得兩種或者是多種語言的人,有機會掌握更多的人脈和資源。

加拿大只有一個省,主要講法語。有一個調研是這樣的:在加拿大,同時會講英語和法語的人收入要比只會講英語的人高出10%,會比只講法語的人高出40%。

一個人要是有雙語學習的機會和可能性,收入可能會比其他人更高。

所以你看,從小學會多種語言,對孩子的表達能力,以及將來的學業、事業發展,都會有非常大的好處。

那這時候你可能會問了,什麼年齡是學習外語的最佳時期?

學習外語必備口訣

有一個口訣,叫【二四七十二】,大家可以掌握一下。什麼意思呢?小七老師來給大家拆分一下。

一、【二】

二,指的是雙母語者。而雙母語者,就是指: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習得兩種語言。

下面的四、七、十二指的都是年齡,即從孩子四歲開始學,從孩子七歲以後開始學,還有一種是從孩子12歲以後開始學。

二、【四】

如果孩子從四歲開始,或者四歲以前就接觸雙語了,這對孩子是最好的。

0—3歲是寶寶語言發展的黃金時期,並且人生中就這麼一次黃金期。0—1歲,孩子沒有語言能力,但是他會聽周圍大人說的話。而一歲半以後,就是寶寶語言發展最迅速的時期,這個時候他的語言爆炸,逐漸開始講完整的句子。

在最合適的年齡段做最合適的事情,是最高效的。

三、【七】

四歲到七歲學雙語也可以,但是如果從七歲往後在學,他一般會帶口音。

比如說,我們聽別人講英語,一般都會聽到當地特色。比如天津英語、成都英語,是吧,四川英語、廣東英語和各種帶各地的口音。

這個時候其實孩子已經帶上了當地口音了,這是前幾年潛移默化的影響。

四、【十二】

如果是12周歲以後再學英語,那孩子就一定會帶口音,注意,是一定會帶口音。

要想完全矯正過來,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其實難度還是很大的。

所以,要想孩子更好的學習多種語言,最好還是在四歲前。

小七老師給大家介紹一種辦法,叫做【母語浸入式學習】。

母語浸入式學習

一、學任意外語最合適的年齡段

小七老師在上面也提到了,這裡重複一遍:

學任何外語,四周歲開始是比較好的,要是七歲以後再來接觸,孩子就會帶口音了。

俄羅斯有一個小女孩Bella參加了國外的《達人秀》節目,因為才4歲就精通7國語言而快速走紅。

除了俄羅斯語之外,她都能靈活的運用英語、法語、西班牙語、漢語、阿拉伯語和人進行日常的交流。

Bella的媽媽在節目中說到,Bella是在2歲左右就開始學習英語,而且家人都沒有對其進行刻意的要求,Bella自己對英語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對於Bella來說,學習英語更多時候其實就像是在玩遊戲。

大家注意到孩子學習外語的時間了嗎?沒錯,2歲開始,是4歲前。

二、這個【浸入】,是指讓孩子從聽開始,而不是從寫和讀開始。

大家回憶一下我們學習漢語的過程,我們每個人從小到大都會講漢語,但是我們去學了嗎?

其實我們沒學,在周圍人都講普通話的這個環境當中,我們一兩歲就自然的會說話了。

大家知道嗎?在雙語學習中,如果我們從小有一個環境,有大量的機會讓我們來聽其他語言的話,這將會對我們非常的有利,對於以後學習的外語學習都有非常大的幫助,甚至會持續一生。

韓國親子綜藝節目《超人回來了》裡面,有一個小女孩叫朴娜恩,4歲的時候就已經學會了4國語言了。和爸爸用韓語說話;和媽媽用德語說話;和用西班牙語外婆說話;爸爸媽媽之間用英語交流的時候,她又學會了英語。

小娜恩家庭的語言環境很特別,家人之間說4種語言。所以小娜恩從一出生,從0歲開始,就在這樣的環境里一直聽著大人說不同的語言,自然而然就學會了,根本不用後天去訓練。

這個【浸入】式學習,得由家長在家庭環境上面下功夫。

三、母語屬性

什麼叫母語屬性?就是說,如果我們從小就是用這種語言說話,那我們的就會自然而然的用這種思維方式去思考,去交流。

大家發現沒有,我們中國人如果到了上小學、上初中以後再學英語,你就算學再多年,你大腦的思維方式還是漢語的,因為這個母語的烙印在那。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英語中問對方你來自哪裡,是說:「Where are you from?」我們漢語的表達習慣是直接問:「你來自哪裡」,那麼等到上了小學、初中這個年紀剛學習英語的話,容易說成:「you from where?」

有些人在美國、在英國留學,過了幾年會發現當地那些所謂的俚語、那些開玩笑的話,自己還是不能那麼地道的去掌握和理解,也get不到他們的點。

為什麼?因為思維方式和他們不一樣。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說,如果從小孩子有特別好的英文環境的話,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因為這會改變他未來的思維方式。

好啦,快用小七老師的辦法試一下吧~

關於育兒,或許你還有很多問題

沒關係,小七老師一直關注家長們的需求

我們將不斷推出能解決大家育兒問題的內容

"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媽媽牌蛋糕,製作很簡單,學會這幾步,生日給孩子做一個吧


四大國際主流兒童教育理念pk高瞻深度解讀


小學六年一直是學霸,上了初中後勁足,媽媽分享:我是如何陪讀的


7個很短的親情故事,感悟很深,


相比「喪偶式」教育「詐屍式」教育更可怕,你也這樣教育孩子嗎?


一個想像力豐富的孩子,一個考試高分的孩子,哪一個發展會更好?


敏感力是寶寶成長的催化劑


不用黃油,不用麵粉,一樣做酥得掉渣的寶寶餅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