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喪偶式教育這個詞,越來越被大家熟知,大部分剛剛成立家庭或者是在傳統家庭中長大的朋友都想吐槽。我們國家傳統式教育當中,喪偶式教育是很常見的,從古代開始人們的觀念就是男主外女主內,所以教育孩子這件事幾乎都是由媽媽一手掌握的,而父親則只需要提供經濟支柱就可以了。
父親對孩子的教育甚少插手,甚至都沒有交流,雖然他們同樣愛孩子,但是卻並不能在孩子成長道路上提供親切的教育。時代在進步,教育模式也會隨之改變,最近網友分析了多種身邊的家庭狀況之後,突然間剝析出了一種全新的家庭模式:詐屍式教育。
從字面的意思就可以看出,這種情況是發生在爸爸身上的,從孩子出生後再到能走會跳,一直到上幼兒園小班左右的這一段時間。爸爸的主要功能基本上就是逗孩子玩一玩,其他的都是由媽媽以及長輩來完成,所以這一段時間爸爸就被稱為是「喪偶」狀態。
孩子開始上學之後,爸爸突然間就「復活」了。此前他並沒有參與到孩子的人生規劃當中,這個時候他開始橫衝直撞,在媽媽教育孩子時各種指手畫腳,可能媽媽和長輩們已經做慣了的一些事情,爸爸就各種看不慣,各種要指導,這個時候就會引起家庭的紛爭。
今天吐槽一下那些詐屍式育兒的詳細特徵:
特徵一:領導式指揮
可以說這種家庭公認最討厭的,且有一定傳統因素的存在。讓人覺得諷刺的是這些家長有的在外面表現得唯唯諾諾,到了家後就對妻兒展現領導做派。由於之前的喪偶式教育歷史,所以他並不了解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這種詐屍式家長偏偏又喜歡用領導著的姿態來和家裡人交流,最終的結果就是會導致夫妻不和、吵架。
特徵二:風涼旁觀者姿態
這種爸爸無疑會讓人漸漸心冷並且感到悲涼,因為他全程就是以一種旁觀者的姿態來看媽媽教育孩子,並且時不時地提出批評和評判,似乎他的家人就是他人生當中一部賞析的電影。
這種現象很容易出現在孩子上學後,當孩子要做作業的時候,孩子的思維模式和大人的思維模式不一樣,為了讓孩子更快的接觸一些知識,媽媽在教育的過程中,大多都會出現心理崩潰,交流乏力的狀態。
但媽媽都會盡心盡力,哪怕自己快崩潰了,還是願意「犧牲」自己教育孩子,可是她的老公,在這個時候卻要跳出來搞事情。當著孩子的面,各種向盡心盡力的家長說,應該怎麼做,你這樣是不對的,各種指手畫腳還說媽媽不負責任,這種言論極為不負責任,也讓人厭惡。
特徵三:扮成好人模樣
都知道教育孩子的時候如果不凶一點,孩子根本就不買你的帳,該玩還玩,該不用心還是不用心,根本經不住現在鬼精鬼精的孩子。
可是「詐屍」式的爸爸在這個時候卻要出來扮演好人,帶著孩子各種調皮搗蛋,這個過程孩子很開心,認為父親很好,可以帶她玩,媽媽反倒成了心中的惡魔,雖然這個印象只會在孩子小的時候形成,長大後就會分辨了,但是不得不說爸爸的行為很惡劣。
其實造成這些喪偶式、詐屍式的爸爸,也不能全責怪爸爸一個人,媽媽也有一定的責任,比如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爸爸想參與照顧寶寶的隊伍當中,媽媽擔心爸爸照顧的不好就拒絕他們的好意,他們自然也就養成不管孩子的習慣了,就算偶爾想幫媽媽教育一下孩子,也只會起到反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