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好奇心重,很喜歡新鮮的事物,逛街時對很多東西都感興趣。碰到特別喜歡的東西時,孩子就會想要買下來,但是很多家庭由於經濟條件限制,沒辦法滿足,況且商場裡很多商品價格昂貴,有些根本不值那個錢。
但是家長拒絕孩子購買的要求時,要注意表達方式,經常把\"太貴了,我們買不起\"掛在嘴邊的話,久而久之對孩子影響很大。
小慧從小就是個懂事的孩子,小時候雖然家裡足夠養育她和哥哥,但也不算富裕,所以媽媽帶她逛街的時候,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太貴了,我們家買不起。\"有一次小慧看到了一條特別好看的裙子,自己買裙子還是開學時的事情了,所以她看那件裙子看了很久。
發現小慧可能想買新裙子,媽媽勸孩子說:\"商場裡的裙子太貴了,我們沒那個條件。\"小慧也知道父母養家不容易,也沒有開口提出自己的需求。
後來上了大學,同班同學的感情都很好,經常要出去聚餐或是遊玩。然而除非必要,小慧都不會參加,雖然期待和同學去玩,但一想到聚會要唱歌、吃飯,一次花銷要一百多元,她跟同學說:\"你們去玩吧,我有事去不了。\"
工作了以後,同事都夸小慧做事認真、效率高,很適合這份工作。但只有小慧心裡知道,自己其實是個有些自卑的女孩兒。
1、過分成熟
當家長把這句話經常掛在嘴邊時,就會給孩子形成一種\"我家很窮,我不能奢望這些東西\"的意識。為了不給家裡增加負擔,孩子一直壓抑自己的需求,也不會跟父母提出買其他物品的需要,雖然很成熟,但卻失去了孩童的童真。
2、退而求其次
壓抑自己的需求太久,孩子就可能在長大後\"無欲無求\",覺得活在當下挺好,卻沒有勇氣和慾望挑戰成功和嘗試新的人生。
3、自卑
家長總是把這句話掛在嘴上,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覺得,別的孩子玩得很開心,但是要花錢的時候,自己是沒條件跟他們一起玩的;一起去逛街的時候,也怕買不起任何東西,這種自卑的心態會伴隨孩子一生。但也不是說所有經歷類似的孩子都會自卑,只是有這種可能。
不說\"太貴買不起\",不意味著要馬上咬緊牙給孩子買。家長可以溫和地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正在給他攢錢,條件允許了再買;或者是說現在錢還不夠,跟他一起慢慢攢再來買。
另外,家長還可以跟孩子約定,如果孩子完成了什麼任務,自己就給他買,這樣到時候孩子的幸福感、成就感反而會更大。
今日互動話題:如果孩子想要某樣商品,而最近家裡經濟情況又不太寬裕,你會怎麼做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我是綠葉媽咪,是三歲寶寶的媽咪,關注養育生活點滴。
藉助寶寶成長小故事,和大家分享育兒小知識,幫助大家成為更好的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