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壓藥一定不要吃吃停停!6個用藥誤區要知道

作者:CUP       2019-09-09 22:58:35


"

很多人都覺得

儘量不吃或少吃藥

因為「是藥三分毒」

正因如此

很多患了高血壓的人覺得最好不要吃藥

甚至覺得藥吃多了會產生依賴

我國目前心血管病患病人數有 2.9 億,其中高血壓就有 2.45 億。心血管病的風險不容忽視,在所有疾病中死亡率居首位,高於腫瘤和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構成的 40% 以上。

但良好的血壓控制,可大大降低心梗和腦卒中等疾病風險。只是目前也有很多關於高血壓的用藥誤區:

誤區一:不吃或少吃藥,因為「是藥三分毒」

確實,藥物是一把雙刃劍,可以治病但也可能導致不良反應。但不良反應的發生是機率性的,而且即使發生了不良反應,多數也是輕微的、可控的。

對高血壓患者來說,只要掌握好適應證和禁忌症,做好監護,在醫師或藥師指導下吃藥,收益是遠大於風險的。

誤區二:降壓藥會有依賴性,最好不吃

有些人認為,得了高血壓吃藥會有依賴性,吃了就停不了。

其實,高血壓疾病是一種慢性病,目前只可控制,無法根治。使用降壓藥不會有依賴性,絕大多數患者都需要按醫囑使用藥物,來降低並維持血壓在正常範圍內。

高血壓一般不引起症狀,所以我們有時並不會認真對待,但不得不說的是,這些藥物可以預防嚴重心腦血管事故,在特殊情況下,甚至可以挽救我們的生命。

誤區三:血壓降下來就停藥,高起來再服藥

血壓降到正常,只能說明藥物有效果,不能說明高血壓已被治癒。

高血壓通常需要終身堅持服藥。血壓穩定正常以後,在嚴密觀察下,有時可以謹慎地少量減藥,但還是不建議停藥。否則,多數情況下血壓會反彈。

誤區四:沒有不適感就停藥,不舒服了再服藥

有些人認為,沒有不適感,說明血壓正常,可以不吃藥,只在有症狀(比如頭痛、頭暈、眼花、失眠等)的時候才用吃藥。

但高血壓還有另一個名字——無聲的殺手,有的高血壓病人,即使血壓高達 200 mmHg 以上,也沒有症狀,這種情況被稱為適應性高血壓。

高血壓患者存在發生心肌梗死、腦卒中、腎臟損傷和其他嚴重問題的風險,高血壓藥物可以幫助降低以上風險,有助於延長生命。

總而言之,高血壓只有在醫生的指導下長期堅持服藥,才能有效減少危害。停停吃吃,容易引起血壓波動,不僅無益甚至有害。

誤區五:不能吃新藥,否則將來會無藥可用

經常會有一些病人用看抗菌素的視角去看降壓藥,比如「開始不能用好藥,否則再高了就無藥可用了」,其實這種觀點都是錯誤的。

抗高血壓的老藥普遍存在不良反應高、不能維持 24 小時藥效等問題,而新藥多為一線降壓藥,一天一次,藥效就可以維持 24 小時。但具體選擇哪種藥物,還需要遵醫囑。

誤區六:降壓藥定期換一換,效果會更好

有些病人經常主動地變換降壓藥物的品種,但頻繁換藥或隨意換藥,會導致藥物的血液濃度不穩定,血壓也就不穩定。

所以,在選擇某些降壓藥物後,如果獲得了滿意的效果,就應該繼續堅持服用。

如果有血壓波動的情況發生,應該尋找其他原因,包括感冒、發熱、情緒波動、熬夜、過度勞累等,都可能導致血壓波動。

但也不是說一旦選中一種藥,就不能再更換。如果用藥一段時間,血壓控制得不好,甚至聯合用藥也不見效,又或者是出現了諸如乾咳、頭痛、水腫、血肌酐升高等嚴重的副作用,就應該考慮及時就醫,並在醫生的評估下決定是否需要更換治療方案。

來源:丁香醫生(ID:DingXiangYiSheng)

本文經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主任藥師 劉子琦審核

本期合作藥師: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副主任藥師 廖日房

監製:何莉

編輯:王朝、李永錫

實習:尹貝兒

轉給家人!

"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白露天已寒,秋風夜夜涼,仲秋已到來,莫再愛貪涼


9款冠心病藥膳食療 活血通絡益氣健脾


做人做事的智慧,盡現於「分寸」之間


人生到了下半場,對手只剩下自己


白露至 秋意濃,4類人4種養生方式,你是哪種?


過來人的感悟:女人身上這些「痕跡」越明顯,後半輩子越幸福


李現「變態級」自律,汪涵定期刪微信好友:擁抱孤獨,快速成長


今日白露,調理腸道的黃金期到了,醫生說多吃這三種菜利於清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