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中寫過:「我們每個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獨的。每個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鐵塔里,只能靠一些符號同別人傳達自己的思想。因此我們只能孤獨地行走,儘管身體互相依傍卻並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別人也不能為別人所了解。」
每個人的成長路上都難免要與孤獨相伴,喜悅可以分享,但悲傷難以傳遞,我們只能一個人,默默走完一場又一場的悲傷,然後成長。
日本有一檔火了29年的綜藝《初譴》,記錄了2-7歲的孩子第一次獨自出門的經歷。
3歲的浬愛第一次獨自出行給媽媽準備節日禮物。陌生的環境,孤獨無助的感覺,哩愛一直在哭。但她想起媽媽,決心要完成任務。掏出出門前爸爸給的安慰糖果,浬愛吃了一個,然後一邊給自己加油,一邊走到了花店,給媽媽挑選了康乃馨。
心疼,擔憂,不安,爸爸卻也只能守在原地,無法幫忙,因為他要讓哩愛明白:「孤獨是成長路上必須的經歷,而不怕孤獨,學會獨立是成長的第一課。」
其實,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會有一些事情讓我們感到孤獨:
小時候離開爸媽獨自出門;長大後離開家鄉去遠方求學;成年後,親人的離世,愛人的離開;工作後,追夢路上的不被理解,被嘲笑,被質疑……
每當這時,孤獨感總是默默的侵蝕著我們的內心,我們無助害怕,我們迷茫彷徨,就算有人可以傾訴,就算有人理解我們的感受,卻沒有人可以代替我們走出來。要麼逃避,要麼硬抗,只有走出孤獨,才能成長。
三木清曾說:「孤獨不是在山上而是在街上,不在一個人裡面而在許多人中間。」
每個人的成長都要經歷孤獨。忍受住質疑,熬得過嘲諷,耐得住寂寞,獨自一人也能從容地走到下一個路口,遇見陽光。
暑假最紅的人大概就是「現男友」李現了,從《親愛的,熱愛的》播出後,在兩個月內上微博熱搜69次,平均一天一次。
但爆紅的李現也有過不被看好,不被理解的孤獨時光。
在出演了《戀曲1980》《萬箭穿心》後,大學畢業的李現進入了無戲可拍的低潮期。最難熬的時候,20個速凍餃子分兩頓吃,卡里只有32.8元,取不出來。
但他依舊堅持健身、減肥、看電影,鑽研電影中演員的每個表情和每句台詞,日復一日,無比自律。
很多人不理解他為何還要這樣勤奮,「都沒戲拍這麼拼幹嘛?」「這是三線演員的垂死掙扎嗎?」……
面對質疑和不看好,李現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獨。
但他記得自己的演員夢,也深知鍛鍊心智的重要性,於是他堅定不移地執行著自己的計劃,矢志不渝。
「夠強大,一個人也能是一支隊伍。」即使不被理解,李現對自己依然沒有一絲懷疑,他心中的方向很明確,他知道自己的路該怎麼走;即使路上沒人作伴,他依然能夠靠著堅定的信念和強大的內心毫不猶豫地走下去。
走過了孤獨與失望,才長成了如今演技炸裂,被稱為「變態級自律」的「現男友」,才有了現在的「爆紅」。
切·格瓦拉曾說:「我走上了一條比記憶還要長的路。陪伴著我的,是朝聖者般的孤獨。我臉上帶著微笑,心中卻充滿悲苦。」
成長的孤獨要自己走過去。不被理解,不被看好,無人傾訴,只能自愈。只要內心有光,一個人也能走出黑夜,抵達黎明。
汪涵被稱為「最孤獨的主持人」,原因是他喜歡獨處。
他會和家人約定好一個時間,自己待在書房,這段時間家人都不可以去打擾,自己看書,或思考問題。
他會定時刪掉不聯繫的人的微信,微信朋友保持在100位以內。當錢楓質問他為什麼刪除自己時,他說:「范冰冰,陳坤我也刪掉了。因為這樣子我就有更多的時間獨處,能思考我自己需要專注的事情。」
擁抱孤獨,喜歡獨處的汪涵,才有時間去閱讀大量的書籍,對著鏡子練習演講,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因此,他才能積累無數的學識,提升自己的應變能力,成長為一個學識淵博,救場能力超強的主持人。
叔本華曾說:「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誰要是不熱愛獨處,那他也就是不熱愛自由,因為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是自由的。」
擁抱孤獨,我們才能戰勝內心的恐懼與悲傷,一路披荊斬棘,穩步前進;學會獨處,我們才能在嘈雜的塵世中冷靜下來,保持內心的平靜和淡定,才能在繁蕪的生活中不斷沉澱自己,為追夢的旅途做好積累。
學會與孤獨相處,我們才能在迷茫中摸清自己的方向,在日復一日的匆忙中找到自己的節奏,穩步前行。
「低質量的社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高質量的獨處,讓我們能和自己對話,探尋並滿足自己內心深處的渴望和需求,從而讓自己更快速成長。建議可以這樣做:
1. 獨處時,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你可以躺在沙發上,悠哉地聽一首歌;也可以坐在窗前閱讀那本遲遲沒有開始的小說;你也可以對著音樂跳一直想學的那支舞;你還可以拿出自己的手帳,用心製作最近發生的點點滴滴……
獨處的時間,全世界只有你自己。你不必再為同事的絮叨而煩擾,也不用化身為孩子的超人媽媽,更不用迎合其他人。你大可以無所顧慮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靜下心來享受屬於自己的美妙時光。
2. 獨處時,切斷外界的干擾
獨處時,請將手機調成靜音,將家人鎖在門外,切斷外界的干擾,讓自己有一個獨立的空間,可以靜下心來,專心做自己的事情。
3. 獨處時,多點思考
獨處時,試著與自己對話:我現在的生活幸福嗎?我接下來想要做什麼事情?為什麼?
用記錄下你腦袋中的答案,你會對未來更清晰,會對自己的處境更了解。
獨處時,學會復盤:我最近做了什麼有意義的事情?我這一周的計劃完成了嗎?為什麼?
學會總結,你才知道自己有沒有按照人生規劃前行,才知道自己未來的路該怎麼走。
4. 獨處時,提升自己的能力
獨處的時光用來提升自己的能力,也許這是你和別人拉開差距的機會。
學習專業書籍:專業知識會幫助你在職場上走的更遠
考證:證書是證明能力的一種方式,利用獨處的時間來考證,很有價值。
看過這樣一句話:「任何一顆心靈的成熟,都必須經過寂寞的洗禮和孤獨的磨鍊。」
擁抱孤獨,學會獨處,我們才能更加成熟,更快成長。願我們走出孤獨,歸來是強者。
娃娃愛葫蘆:90後自由撰稿人。左手職場,右手文字。堅信文字能夠打動心靈,開啟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