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點醒所有父母:您怎樣看待孩子,就會收穫一個怎樣的孩子

作者:CUP       2019-08-15 04:57:50


"

果莓媽媽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今天遠嫁三年的表姐,帶著小外甥回來了,剛見到小外甥的時候覺得肉嘟嘟嘟的樣子非常討人喜歡,但是沒過多久,小外甥就開始「搞破壞」,只要是他所到之處的地方必定會引起「風起雲湧」,乾淨整潔的衣服上很快就弄的髒兮兮的,這時表姐就開始抱怨道小外甥的種種罪行,最後還不忘給小外甥貼上「混世大魔王」的標籤。

難道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天生的壞孩子嗎?當然不是,其實這世界上從來都沒有天生的壞孩子,只是我們家長給孩子貼上的標籤,孩子不斷的被標籤化,若父母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信任,給孩子貼上「好孩子」的標籤,孩子也會盡全力來證明自己是個聽話的好孩子。

這讓我想起了近期熱播的國產動漫《哪吒》,動畫中的哪吒因為是魔丸轉世,所以周邊的百姓在他一出生就給他貼上了「妖怪」「壞孩子」的標籤,所到之處人人喊打,即便是做了善事也會被村民誤會,因為眾人的偏見,哪吒乾脆就破罐破摔,最終變得越來越頑劣不堪,但幸運的是,在他身後永遠站著無條件支持和愛他的父母,「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你是誰,只有你自己說了算」正是父母經常給哪吒說的這句話,最終讓哪吒擺脫了「壞孩子」的標籤。

以上兩個例子只是想說明沒有天生的壞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父母對孩子的愛和包容,是改變孩子命運的重要途徑。

一、沒有天生的壞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心理學上講:「一個人的行為模式、心理態度、人格特質、在早期的親子互動中就已經奠定了基礎。」而剛出生的孩子就像一張白紙,最早在這張白紙上描畫的就是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

就像《哪吒》中魔丸轉世的哪吒,在眾人眼中他是一個無惡不作的「大魔王」,老百姓眼中的妖怪,因為這種偏見,所以他做的任何事情都被大家反感,甚至誤解,所以性格越來越暴戾,但在父母眼中哪吒是個很善良的小孩,即便是性格火爆的殷夫人再忙,也要抽空陪哪吒踢毽子,還變著花樣的給兒子做好吃的。

外表嚴肅,嘴上強硬的李靖,雖然不善於向兒子表達自己的愛,但卻在關鍵時刻,不惜放下自己的顏面,在世人面前替哪吒求情,最後還毫不猶豫的想要用自己的命替兒子受死。最終李靖的舉動感化了哪吒,哪吒從此開始逆天改命。

所以說父母對待孩子,不能只用眼睛去看孩子的一些不好的表面行為,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看,用心感受孩子的內心,與孩子進行心靈上的溝通,勇於撕掉孩子身上的負面標籤,用愛和包容去化解孩子身上的戾氣。沒有訓斥,沒有苛責、在孩子為難的時候堅定的守候在其身旁,在犯錯時,用心接納引導。

當孩子犯錯後家長總是會打著「愛孩子」的名義,不斷訓斥苛責,甚至還對孩子拳腳相向,殊不知這樣不僅起不到教育作用,還會給孩子心理留下巨大的陰影。父母要知道真正的愛是啟發,引導孩子走上正軌:是傾聽理解,傾聽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從而喚醒孩子真實的自我。這也是哪吒父母為我們家長上的一堂課。

二、父母怎樣看待孩子,就會收穫一個怎樣的孩子

當人一旦被貼上某種標籤時,她就會朝著標籤設定的內容方向發展,因為標籤具有導向作用,無論是好是壞,他對一個人的自我意識發展都有非常強烈的影響。

心理學家為了驗證標籤作用對孩子的影響,找來了10位年齡、性格、學習成績、家庭環境都比較相仿的孩子,並把他們分成兩組,其中的一組孩子被貼上「好孩子」的標籤,另一組被貼上「壞孩子」的標籤,這兩組孩子每天都在「被標籤化」的環境中生活、學習。

三個月後,專家發現,被貼有「好孩子」標籤的孩子,性格樂觀向上、自信大方、乖巧懂事,學習成績也提高不少。另一組被貼有「壞孩子」標籤的孩子,性格頑劣不堪、任性叛逆、遇事逃避,沒有責任擔當,學習成績呈現大幅度下降的趨勢。

足以見得標籤效應對一個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它能讓一個平淡無奇的孩子大放異彩,也可以讓一個天之驕子落入凡塵,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少些「差評」,少給孩子貼負面消極的標籤,要知道孩子的年紀越小,分辨是非的能力就越弱,對標籤的認同感就越高。

三、「哪吒」的幸運,是背後有無條件支持他,理解他,愛他的父母

哪吒最終能夠逆天改命背後是無條件支持陪伴他的父母,現在很多父母把孩子的叛逆、不聽話、不良行為習慣的產生都怪罪到孩子自己和老師的身上。殊不知問題學生的出現大多都是問題家庭造成的,所以家長要先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

1、不給孩子貼負面標籤

孩子是最容易受標籤化影響的,而大多數父母也是通常會用粗暴簡單的標籤概括孩子的全部,實際上這就間接給孩子一種負面的心理暗示。若這種心理暗示不斷強化,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習慣,最終孩子也會變成這樣的人。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就事論事,不要亂給孩子加標籤,限制孩子的發展。

2、理解孩子的內心需求

孩子作為一個有獨立意義的個體,他們也有自己的真實需求,由於語言限制他們可能會通過外在的一些行為來表達自己的需求。一般來說分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歸屬於愛的需求、自尊的需求、求知的需求、美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等七個層面的需求,父母要深入了解這七個層面的內容以及表現,只有當孩子這七個需求得到滿足,孩子的人格才能健全發展。

3、創造良好的原生家庭環境

原生家庭簡言之就是孩子從出生到長大成家之前的這段時期,以一家三口為例,原生家庭就包括:爸爸、媽媽、孩子這三個人。生活在良好原生家庭中的孩子,身上那種超強自信和安全感可能是一般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一輩子都模仿不來的。

「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提出一個理論: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

幾年前曾經發生過一起轟動社會的惡性事件——藥家鑫事件,當時在車禍中還有一位倖存者,但是卻被藥家鑫活生生給捅死了,藥家鑫之所以能使出這樣惡劣的手段,是與他的原生家庭脫不了干係的。從小藥家鑫就遭受母親的毒打,父親經常把他關在又黑又潮濕的地下室,導致藥家鑫幼小的心靈蒙上了痛苦的陰影,最終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原生家庭環境給孩子烙上的烙印,會在孩子今後的成長道路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是「熊孩子」,只是父母不懂如何教育,所以日常生活中父母不要吝嗇愛,多給孩子一些理解和包容,或許孩子就能在愛中開出愛之花,結出善之果。

各位家長朋友們,您對給孩子貼標籤有何看法?您在教育孩子時出現過這種行為嗎?歡迎大家留言與果莓媽媽一起探討!

我是果莓媽媽育兒師,也是一位家有萌寶的寶媽,每天都會跟大家分享很多育兒知識,幫助大家解決帶娃的困惑和煩惱,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哦!

"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這種「禮物」正在毀掉孩子,家長再愛孩子也要停止,別不放在心上


幼兒園要家訪了,這樣做給老師留個好印象,切忌「用力過猛」


兒童自閉症困擾每個家庭,10大誘因導致兒童自閉症


孕媽無辣不歡,胎寶寶能感受到嗎?


這樣斷奶,媽媽與孩子無需隔離!請別再讓孩子受到雙重傷害了


給新手媽媽提個醒,這些東西真沒必要買


孩子的幸福感低,可能並非「缺愛」,而是「感知愛的能力低」


別捨不得,家長在孩子這七個關鍵期及時退出,他會越來越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