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剛生下來的時候胃容量是5-7毫升,有些產科醫院要求給新生兒添加的奶粉量都是30毫升,好一些的有建議加10毫升的(這算有良心的了),也就是說,絕大多數寶寶生下來就直接被過度喂養了。
但是無數的老人和新手父母還一直覺得自己的孩子沒吃飽,這是何其悲哀的件事啊。至於醫生所謂的低血糖的說法更是嚇壞了愛孩子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導致過度喂養一直在持續並且不斷加劇。
一.過度喂養的表現
1.經常吐奶
雖然說吐奶對於新生兒來說很正常,但是如果寶寶經常性的吐奶,那麼就要考慮是不是過度喂養了。新生兒的腸胃沒有辦法容納那麼多的食物,所以寶寶就會吐奶。經常性的吐奶,會影響新生兒的腸胃發育。
2.大小便不正常
一般來說,寶寶吃得多,排泄物也會比較多。但是如果發現,在自己平常喂弄方式下,寶寶出現大小便不正常的情況。吃得多,消化系統跟不上就會出現吃得多拉得少,或者是便便的顏色發綠或者是有泡沫,那有可能就是過度喂養了。
3.容易腸脹氣
很多寶媽會發現自己的寶寶經常肚子鼓鼓的,而且還很愛哭鬧。其實這是腸脈氣的表現,也叫腸痛。一般都是過度喂養導致寶寶積食引起的。
可以用飛機抱來媛解寶寶的疼痛,如下圖所示:
4.體重增長過快
對於新生兒來說,他們每周或者是每個月,體重增長都是有定數值的,左右相差不多都屬於正常。很多寶媽帶寶寶去產檢的時候,如果寶寶體重增長過快,醫生一般都會建議寶媽調整
喂養方式。很多老人家經常把「大胖小子"掛在嘴邊,但是其實寶寶體重增長過快是非常不利的。
體重增長可參考下圖
5.對食物很抗拒
對於新生兒來說,他們的食物不是母乳就是奶粉。新生兒餓了,會用哭鬧來表達。但是,如果新生兒太飽了,他不會說話,沒辦法用語言來告訴娟媽。他們只能用一些動作來表達,如果說寶媽在給寶寶喂奶的時候,寶寶出現了抗拒的動作。說明寶寶已經飽了,寶媽就要停止喂養的動作。
6.寶寶嘴裡有味道
積食比較重的寶寶,媽媽可以明顯聞到寶寶嘴裡有口氣或略有酸腐氣味。
二.過度喂養的危害
寶寶各個器官都處於一個稚嫩的階段,它們的活動能力很有限,如消化系統器官所分泌的消化酶的活動比較低,量也比較小。在這種生理條件下,會對寶寶產生不良後果:
1.導致消化吸收不良
過度喂養會加重消化器官的工作負擔,引起消化吸收不良。父母一定要有計劃的供給,使寶寶能始終保持一個正常的食慾。
2. 促進大腦早衰
為消化過多的食物,消化道必然擴張,有限的血液和氧氣從頭部轉移到消化道,腦細胞會因而暫時缺血,所以吃得越多,胃腸需要血液越多,腦供血越少,對大腦危害越大。
研究發現,早衰物質會因飲食過飽於飯後增加數萬倍,易致肥胖症,甚至影響大腦的發育,智力偏低。
3.肥胖
嬰兒期蛋白質攝入過多,會刺激類胰島素生長因子的分泌,刺激蛋白合成和細胞增殖,使肌肉和脂肪細胞增多。
有學者提出下丘腦和內分泌調節學說,即過度喂養使寶寶血清中瘦素濃度增高,導致下丘腦瘦素受體對瘦素的敏感性下降。當體內出現能量正平衡環境時,如青春期和孕期,就很容易發生肥胖。
過度喂養要及時發現及時改善,老人說的話不一定全對,作為爸媽一定要對自己寶寶負責,多做功課。(您的轉發與收藏,是對我們的最大鼓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