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也就是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就要到了。這一天的到來,意味著又向秋天邁進了幾步。剛從夏季轉換到秋季,身體需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所以說,大家要來看看中元節將至的養生方法,為身體健康帶來保障。
中元節將至如何養生
中元節將至,雖然說這個時候立秋已過,意味著秋天來了,但是天氣依舊很熱。很多人依舊整日吹著空調,這樣子會致使濕氣變重的。平日裡若是不及時祛濕,導致身體內積累大量的濕氣,會健康很不利,比如說會導致肥胖、風濕等等。因此,到了中元節應該要及時祛濕。
1、避環境濕氣
人體內產生濕氣,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環境有關。經常在潮濕、陰冷的環境中,就容易導致濕氣入侵體內。中元節前後,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留心下列事項:
1、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濕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
2、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
3、不要穿潮濕未乾的衣服,不要蓋潮濕的被子,洗完澡後要充分擦乾身體,吹乾頭髮。
4、房間內的濕氣如果很重,建議多開窗透氣。如果外界濕氣也很重,還可以打開風扇、空調,藉助這些電器保持空氣的對流。
2、多運動
想要趕走濕氣,請一定要運動起來。因為不愛運動的人,身體內更容易淤積濕氣,時間長了很容易導致濕氣攻入脾臟器官裡面,進而引發一系列的疾病。所以說,人們想要祛濕的話,就要多多運動。其中常見的運動有慢跑、打球、跳舞等等。要多動一動,讓自己出汗,這樣濕氣會跟隨著汗液一直被排出去。
3、喝點薑湯
生薑有散寒的效果,利用其煮成薑湯飲用,身體會發熱,從而微微出汗,將身體內的濕氣一點點地逼出來。所以說,平日裡要煮一些薑湯飲用,尤其是淋雨或是著涼以後,更應該喝一些。
中元節民間素有吃鴨的習俗,除了悶鴨肉,也可以做成養生湯。
下面推薦一款非常適合中元節飲用的藥膳湯,禧善堂 - 土茯苓綠豆老鴨湯
《本草綱目》記載鴨肉具有\"鴨肉性昧甘、寒,填骨髓、長肌肉、生津血、補五臟\",\"主大補虛勞,最消毒熱,利小便,除水腫,消脹滿,利臟腑,退瘡腫,定驚癇。\"
綠豆有消腫下氣、清熱解毒、消暑解渴之功;土茯苓解毒散結,祛風通絡,有利水滲濕、健脾調中之效。所以老鴨加上土伏苓和綠豆,既有藥用功效,更能滋補身體。土伏苓不像其他藥材,它沒有濃重的藥材味道,所以一般人都容易接受。
中元節飲此湯,有清熱利水、祛濕消腫、滋補五臟的食療作用哦!
"